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补肾活血汤组、模型组和空白组。补肾活血汤组和模型组大鼠双膝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0.2 mL,隔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2周。造模成功后,补肾活血汤组予补肾活血汤中药灌胃给药,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予以蒸馏水灌胃处理,连续给药4周。比较造模前后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体质量、膝关节活动度等。收集各组大鼠双膝关节影像学图像,观察各组大鼠双膝关节面间隙狭窄、关节面磨损及变形、骨赘生成等情况。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旷场实验10 min活动总距离和平均速度,以及水迷宫实验找到平台时间和活动距离等。结果造模后,补肾活血汤组、模型组大鼠较空白组大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双膝关节可见肿胀、活动不利,补肾活血汤组、模型组与空白组体质量比较明显减轻(P<0.05);补肾活血汤组和模型组大鼠双膝关节面间隙狭窄、关节面磨损、变形及骨赘生成较空白组大鼠双膝明显。给药4周后,模型组大鼠较补肾活血汤组、空白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旷场实验10 min活动总距离和平均速度降低及水迷宫实验找到平台时间和活动距离延长(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具有改善膝骨关节炎SD大鼠行为学指标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功效。  相似文献   
52.
的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血压、呼吸等更平稳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53.
护理统计法就是在护理工作中观察各种事物的数量变化,相互关系和规律,最后以数据的形式进行表达的一种方法。 1 对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 统计法是加强护理科学管理的依据。每一个科室的病人数,床位数与相应的护理人员配备,医疗器械设施等。都必须通过统计方法找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目的:探讨电针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洛因成瘾组(简称成瘾组)和海洛因成瘾后作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进行跳台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鼠脑海马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磷酸化CREP(p-CREB)的表达.结果:成瘾组...  相似文献   
57.
刘慧英 《吉林医学》2010,31(28):4954-4955
目的:了解医院职工血脂异常及门诊治疗情况,为防治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我校2030名职工体检资料进行血脂异常情况了解,并对筛选出的561例血脂异常患者进行门诊治疗情况调查。结果: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7.64%,非药物、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率分别为15.69%、8.56%、6.77%,达标率为21.26%,他汀类药物用量最大。结论:本院职工血脂异常患病率高,治疗率低,达标率低,应加强血脂异常方面的防治指导。  相似文献   
58.
目的:早日实现儿童用药安全化、合理化;方法:调查统计目前儿童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儿童用药存在着选择范围小、剂量不可控、剂型不合理、说明书模糊、临床试验空缺等问题;结论:儿童用药标准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59.
刘慧英  王爱风 《医药导报》2001,20(6):390-390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的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法,对氧氟沙星(A)、新治菌(B)、头包他啶(C)、头孢噻肟(D)四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与B、C、D三种方案比较,A对尿路感染有效,费用最低,应为首选,在B、C、D三种方案中,C为最佳方案。结论:药物经济学在选择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水平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23例妊娠15~20周孕妇的血清MCP-1水平,其中HDCP患者23例(妊高病组),正常妊娠100例(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β-HCG水平,并随访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DCP患者血清MCP-1、β-HCG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通过ROC曲线分析,母亲血清MCP-1在妊娠15~20周时预测HDCP和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和0.885,以MCP-1水平≥127.075pg/ml为界值,预测HDCP的敏感度为60.90%,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41.18%,阴性预测值为89.89%;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31.03%,阴性预测值为98.77%。联合MCP-1和β-HCG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敏感度为81.30%、特异度为64.8%、阳性预测值为34.69%和阴性预测值为93.78%。结论血清MCP-1可能对HDCP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该病早期的预测指标。MCP-1和β-HCG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HDCP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