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3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医药卫生   5988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型β_2激动剂SPFF对豚鼠气道的扩张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SPFF对组胺和乙酰胆碱所致气管收缩的抑制作用。方法离体豚鼠气管条和豚鼠引喘试验。结果SPFF可完全抑制组胺所引起的气管收缩作用 ,但不能完全抑制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气管收缩。SPFF灌胃给药时对由于组胺和乙酰胆碱混合喷雾所引起的豚鼠喘息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强于同剂量的沙丁胺醇。结论SPFF对豚鼠气管具有显著的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62.
汪细和  王珍亮  刘洋 《药学进展》2003,27(5):307-309
对当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1-氨基茚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合成1-氨基茚。方法:以苯丙酰氯为初始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1-氨基茚。由TLC确定每步反应终点。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确证,纯度经GSMS测定达97.8%。结论:该法合成了1-氨基茚,收率达39.2%。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2-(4-氨基-3-氯-5-三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盐酸盐(SPFF)对豚鼠气道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方法: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为对照考察SPFF对离体豚鼠气管条的松弛作用,及对离体豚鼠左心房的正性变时作用,并使用离体气管条考察特异性β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对SPFF的拮抗作用。以沙丁胺醇为对照考察SPFF下对豚鼠药物引喘的保护作用。通过放射配基竞争结合实验,测定了SPFF对肺组织β受体的特异结合。以蛋白竞争结合法考察了SPFF对肺内CAMP含量的升高作用。结果:SPFF对离体豚鼠气管条的松弛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相当,且这一作用可被ICI 118551竞争性拮抗,而SPFF对离体豚鼠左心房的正性变时效应为异丙肾上腺素的60%,SPFF对β2受体的选择性是异丙肾上腺素的163倍。SPFF下对药物引起豚鼠喘息的保护作用比沙丁胺醇强约7倍,对肺内β受体的结合能力分别是异丙肾上腺素的4倍和沙丁胺醇的约200倍,而对肺组织内cAMP的升高作用约相当于同剂量沙丁胺醇的3倍。结论:SPFF是-种强效、高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65.
天麻促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天麻促智颗粒 (TMC)治疗血管性痴呆 (VD)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方法分为 3组 ,口服(TMC) ,治疗 6 0d。结果 :低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 4 0 % ,中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 5 0 % ,高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 5 5 %。 3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行为能力分析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剂量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同时治疗药物在改善血液流变学上有一定疗效 ,随着剂量增加改善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66.
刘洋 《河北中医》2003,25(11):868-872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on,V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 (WHO)已将VD列为 2 1世纪的重点研究项目。目前 ,国际上对VD尚缺乏治疗或控制疾病进展具有肯定效果的药物 ,探索非药物疗法治疗VD已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近年来 ,针灸的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 ,现将近 1 0年针灸治疗VD的研究综述如下。1 体针治疗黄文川等[1 ] 开展针刺对 3 1例多发性脑梗死痴呆 (MI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 0 潜伏期的研究。方法 :选取百会、神庭、风池、神门、大钟作为针刺主穴 ,配以丰隆、太冲、…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前后Maspin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s2O3处理Ec109前后Maspin蛋白的表达。结果未经As2O3处理的Ec109细胞Maspi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9.74%),经As2O3作用后Ec109细胞Masp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3.1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2O3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上调masp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8.
刘洋  李艳  李银玲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97-1598
胃幽门螺杆菌(HP)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近年来HP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等皮肤病相关性研究已多见报道。我科与消化内科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仪(^14C-UBT)对65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HP检测.对HP阳性进行三联疗法治疗,并观察其症状改善程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双向转诊制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探讨了双向转诊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希望能有助于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屈光状态的改变及恢复情况。方法 收集 39例 (39只眼 )手术复位成功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于术前及术后 1周、1、3、6月分别进行检影验光 ,A超测量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计检查 ,观察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本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 ,近视眼占 82 .0 5 %。 >4 .0 D者占 6 9.2 3% ,眼轴长度>2 6 mm者占 6 9.2 3%。 3例环扎术后 ,全部眼轴加长 ,近视度加深。术后 1周及 1月时 ,散光值 >2 .0者为 12 .82 % ,术后 3个月逐渐减少。放射状加压术后散光值更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 6个月内能恢复原状。结论 术前眼轴越长 ,近视度越高 ,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机会越多。环扎术后 ,眼轴变长 ,近视度加深 ,且半年内无明显改善。环形加压术或放射状加压术后早期 ,近视度数降低 ,向远视方向改变 ,从 +0 .5 D~ +5 .0 D不等 ,1月时最为明显。放射状加压术更易引起角膜曲率改变 ,散光值更大。但这种屈光改变是暂时性的 ,术后 6个月逐渐恢复原状 ,并趋于稳定。临床上适宜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 6个月重新验光配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