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从我国医疗卫生系统角度出发,评价卡巴拉汀胶囊剂对比卡巴拉汀透皮贴剂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经济性。方法:构建马尔可夫模型,模拟患者终身的质量调整生命年和增量成本-效用比,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检验模型结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透皮贴剂组患者比胶囊剂组多获得1.10个QALYs的同时,少花费79 758.79元,增量成本-效用比为-72 507.99元/QALY,为绝对优势方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对模型最敏感的3个因素分别是胶囊剂每周期成本、贴现率及重度状态效用值;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无论意愿支付值多大,透皮贴剂组始终更具成本效用优势。结论:卡巴拉汀透皮贴剂相对于卡巴拉汀胶囊剂成本更低,效用更高,是更具经济性的优势方案。  相似文献   
22.
民间诊疗技术的争议很多,难以管理。对民间技术要加强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就需要有合适的评价体系,在标准上应当区别于现行的西方医药评价标准和学院化的中医药评价标准,减少一些硬指标,增加一些软约束,主张用综合的评价量表,加大对民间诊疗技术的社会学考察,对它的来源、地域、沿革、群众基础等做深入调查,防止"坏"的民间诊疗技术被鉴定为"好"的民间诊疗技术。民间技术的研究应从调查入手,进阶到专家评审、临床验证,摆脱原地踏步的窘境。民间技术的管理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应发挥好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液变化进行特征分析,以期获得能够表征脓毒症发展变化的新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液样本8例,健康志愿者血浆样本7例;应用固相萃取技术处理样本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法,探讨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主要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患者组和正常组代谢轮廓分析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发现了8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6种为花生四烯酸类物质。结论: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花生四烯酸类物质在重症脓毒症疾病发生过程中存在一定代谢变化,具有成为表征疾病发展变化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七叶皂苷A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 在体外用平衡透析法模拟七叶皂苷A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过程,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低、中、高3个浓度的七叶皂苷A及其转化产物七叶皂苷C在透析袋内血浆中和透析袋外缓冲液中的浓度,计算七叶皂苷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低、中、高3个浓度的七叶皂苷A在体外与大鼠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5.8%,96.6%和95.9%,3个浓度之间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叶皂苷A与大鼠血浆蛋白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26.
红景天的临床功效与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鑫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14-14,18
红景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论述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红景天有抗衰老、抗有害刺激、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指出红景天可以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健康食品调味品——蒜、盐、乙醇对空气中杂菌和“腌菜”的协同抗菌防腐作用。方法:采用把空气中落下的杂菌培养后生长的杂菌总数测定和在试管内对黄瓜进行防腐试验,检测三者的协同抗菌防腐效果。结果:将低浓度的蒜、盐、乙醇三者组合后,能协同抑制引起食品发霉腐烂微生物的繁殖及对黄瓜有协同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 我院ASAⅠ~Ⅱ级择期行LC的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PR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2.5 μg/ml、瑞芬太尼3 ng/ml;I组持续吸入浓度1%~2%异氟醚.观察手术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和血糖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麻醉结束后的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随访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I组比较,PR组在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时(t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P<0.05);术后检测的各个时间点PR组的血糖水平都较I组低(P<0.05);PR组的恶心呕吐率(18.2%)明显低于I组(48.5%)(P<0.01);PR组在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上比I组短(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较异氟醚麻醉在老年患者LC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9.
摘要:目的:挖掘和分析3种胆碱酯酶抑制药上市后用于阿尔兹海默病(AD)的安全信号与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2016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和卡巴拉汀的ADR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安全信号检测。结果:最终得到多奈哌齐6 688份,加兰他敏530份,卡巴拉汀2 143份ADR报告。除加兰他敏外,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集中于老年患者;欧洲地区的上报数最多;严重ADR中,以其他ADR和延长住院时间的上报数最多。在上报数前20位的ADR中,恶心、腹泻相关ADR在3种药物的说明书中均提及,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病类相关ADR在说明书较为常见。经ROR法检测发现,常见有精神病类相关ADR,加兰他敏信号强度最为显著,高危信号包括异常行为、攻击,卡巴拉汀高危信号最弱。结论:通过对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和卡巴拉汀等胆碱酯酶抑制药的严重和其他重要ADR信号的挖掘与分析,可更深入了解此类药物的ADR特征和潜在风险,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30.
理疗学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于肌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在理疗工作中,探讨患者的心理活动,并给予心理护理,对增强疗效,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