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护士长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角色塑造的目标。方法从管理角度,结合VAP护理实践,在我院VAP护理的专科小组框架内,根据专业化护理的要求,重新审视护士长在VAP预防的护理中角色塑造,制定护士长的角色塑造目标,并付诸实施。结果根据VAP预防护理的要求制定的护士长角色塑造目标是切合专业化护理实际的,它在“专业化护理”之上产生了“专业化护理管理”的理念。结论新的护士长角色塑造目标在管理层面加大了对VAP预防护理的支持,保证了VAP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甲状旁腺素(PTH)的相关性,并评估两者在肾性骨病(ROD)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CKD3—5期患者60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ALP及PT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当PTH〉300pg/ml时,ALP与PTH相关性良好,且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865,P〈0.05);当PTH≤300pm/dl时,ALP与PTH无相关性。结论ALP与PTH相关性良好,随着PTH的增高,ALP增高越明显。两者结合,对诊断和治疗高转运骨病(HTO)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ALP检测方法简单,花费少。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SG)不同程度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3、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共纳入24例CSG患者,按脾胃湿热证不同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组,另选择8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胃镜下取胃体上部黏膜,液氮保存,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胃黏膜AQP3和AQP4的基因表达。 结果:中、重度脾胃湿热证组AQP3和AQP4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脾胃湿热证组(P〈0.05,P〈0.01)。重度脾胃湿热证组AQP3高于中度脾胃湿热证组(P〈0.05)。 结论:脾胃湿热程度不同,胃黏膜AQP3和AQP4基因表达亦不同,脾胃湿热程度与胃黏膜AQP3和AQP4基因表达相关,其表达会随着湿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臭牡丹总黄酮对β-catenin过表达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力以及Wnt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构建β-catenin真核过表达载体并转染A549细胞,将其分为6组,分别为未转染细胞、未转染细胞+臭牡丹总黄酮、空载组、空载+臭牡丹总黄酮、β-catenin过表达组、β-catenin过表达+臭牡丹总黄酮。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Wnt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GSK-3β、P-GSK-3β、c-myc、CyclinD1的表达。结果:转染β-catenin过表达的A549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力均明显增强(P0.05),并显著上调wnt通路相关因子β-catenin、C-Myc,CyclinD的蛋白表达,下调P-GSK-3β的蛋白表达(P0.05)。采用臭牡丹总黄酮干预后,能明显降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的能力,减少侵袭小室穿过基膜的细胞数(P0.05)。并下调β-catenin、C-Myc、CyclinD1表达(P0.05),上调P-GSK-3β表达(P0.05)。臭牡丹总黄酮的干预作用对转染β-catenin过表达细胞尤为明显。结论:转染β-catenin过表达的A549细胞其增殖、迁移、侵袭力均明显增强,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臭牡丹总黄酮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中β-catenin的高表达从而调控下游的一系列因子而起到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miR-26a-5p靶向THAP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miR-26a-5p表达水平。构建以慢病毒为载体的miR-26a-5p过表达和干扰质粒,分别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与KLE,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miR-26a-5p及下游分子THAP2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技术分析miR-26a-5p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与KLE均表达miR-26a-5p;miR-26a-5p过表达能增加THAP2的转录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miR-26a-5p下调能抑制THAP2的转录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结论:miR-26a-5p可提高THAP2的转录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明确这种调控机制可能为子宫内膜癌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血管优化技术对腰动脉的显示能力及优化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腹部CT血管成像(CTA)患者的影像数据及临床资料,重建60 keV、74 keV的单能量图像。比较两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分,结合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血管分析观察腰动脉的起源、内径、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异情况及第5腰动脉显示率和起源情况。结果 腰动脉的60 keV单能量图像质量明显优于74 keV单能量图像,第1腰动脉左支CT值、同侧竖脊肌CT值、背景噪声、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中,第1腰动脉显示197支,右支缺失3例,左右共干2例;第2、3腰动脉各显示200支,左右共干分别为7例、5例;第4腰动脉显示180支,左支缺失9例,右支缺失11例,左右共干24例。第5腰动脉显示率为56.5%。第1~4腰动脉内径逐渐增粗、发出处与腹主动脉的夹角逐渐增大,但仅第2腰动脉内径和第3腰动脉发出处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在两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参数在两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7.
总结1例急性肾衰竭合并低位小肠不完全性梗阻的护理。护理要点: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透析护理,禁食及胃肠减压等综合护理措施,并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的心理变化等情况。本例患者救治及时,经积极治疗后肠梗阻解除,出院后定期随访治疗,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8.
江慎辉  余娜  徐玉琴 《包头医学》2016,40(4):207-208
目的:对照研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分别为74.2%、71.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阿立哌唑效果相近,但奥氮平副作用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臭牡丹总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臭牡丹总黄酮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臭牡丹总黄酮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对β-catenin、Tcf-4、CD44v6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臭牡丹总黄酮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比例亦相应增加。PT-PCR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臭牡丹总黄酮作用下β-catenin、Tcf-4、CD44v6 mRNA的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臭牡丹总黄酮诱导HepG2凋亡,能下调β-catenin、Tcf-4、CD44v6基因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抑制其关键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80.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重要药物,能够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提高宿主清除病毒的免疫力,具有抗病毒作用强、血清学转换率高、耐药率和复发率低以及疗程相对固定等优点。然而,干扰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毒副作用,如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抑郁样精神症状等。本文就近5年中医和西医分别在防治干扰素使用过程中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