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7篇
  免费   1178篇
  国内免费   756篇
医药卫生   26381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1116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968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1091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1235篇
  2006年   1224篇
  2005年   1297篇
  2004年   1248篇
  2003年   1087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863篇
  2000年   949篇
  1999年   935篇
  1998年   738篇
  1997年   783篇
  1996年   788篇
  1995年   770篇
  1994年   588篇
  1993年   427篇
  1992年   445篇
  1991年   395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10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0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人类微小病毒(HPV)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两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早发严重贫血且进行性加重,输血治疗无效。排除导致贫血的其他原因,综合骨髓穿刺活检、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V DNA等方法诊断为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经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等治疗后2例患者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不明原因、进行性加重的贫血患者,特别是伴随网织红细胞缺乏者,应考虑HPV B19感染致纯红再障的可能性。骨髓穿刺及荧光PCR检测结果是诊断纯红再障的主要依据,免疫抑制剂减量和应用IVIG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经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902.
目的:调查女性吸毒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相关高危行为对HPV感染的影响,为HPV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和检测525例女性吸毒人员的HPV感染情况,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HPV 感染与年龄、婚姻状况、静脉吸毒、共用针具无关(P>0.05);与婚外性行为、性伴侣个数、避孕套使用、初次性交年龄、性传播疾病(STD)病史、尿路感染有密切关系(P<0.05),发生婚外性行为、性伴侣个数≥2、未使用避孕套、初次性交年龄<18岁、曾经STD疾病史、曾经尿路感染是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HPV感染的前三位危险因素为STD病史、初次性交年龄、婚外性行为,OR值分别为7.436、4.831、2.952。结论吸毒人员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且伴有较多的感染HPV病毒的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903.
目的探讨碘代谢检测指标在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碘营养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1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晨尿和24 h尿标本,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本中的碘浓度,比较健康者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碘、晨尿碘、晨尿碘/晨尿肌酐、24 h尿碘和24 h尿碘排泄量的差异,并分析健康者碘代谢检测指标的测定值对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和奎斯特诊断公司提供的参考范围的验证率。结果甲状腺疾病术前组的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血清碘、晨尿碘和24 h尿碘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健康对照组各项碘代谢指标的中位数均在3个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内,但仅有血清碘、晨尿碘及41~70岁人群的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提供的参考范围的验证率大于90%;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37。结论晨尿碘/晨尿肌酐比值可能用于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患者碘营养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904.
硼替佐米是全球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抑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与骨髓基质的连接和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于MM赖以生长和生存的环境,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1]。MM在欧美发病率为2~4/10万[2]。约占所有恶性肿瘤1%,国内男女比例为1.5~2:1。硼替佐米于2005年开始应用于初治MM,国际多中心研究已显示其疗效较好[3]。  相似文献   
905.
906.
缺血后处理与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采用大鼠体外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缺血后处理组全心缺血30 min后,再灌注30 s后,缺血30 s,反复3次,然后持续灌注57 min;对照组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心肌组织中ATP的含量、灌流液腺苷(adenosine,ADO)含量,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结果:缺血后处理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15.32±2.05)%],与对照组比较[(40.2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ATP降解[(3.32±0.63)μmol/g],与对照组比较[(4.73±0.59)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冠状动脉流出液中ADO清除速率[(4.33±1.87)nmol.min-1.g-1]小于对照组[(6.17±1.80)nmol.min-1.g-1],P<0.05;心肌SOD、CAT和GR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更大的抗氧化能力。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延缓ADO清除,减少ATP的降解,减轻活性氧的损伤作用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选取2013年1~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08.
<正>神经型布鲁杆菌病(neurobrucellosis,NB)是布鲁杆菌病的一类,发病率占布鲁杆菌病的1.7%~10%,病死率0~7%[1]。NB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脑膜炎、脑膜脑炎[2]。开颅术后NB鲜有报道,由于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我院近期收治并误诊为开颅术后细菌性颅内感染的NB 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9.
目的:探讨液体石蜡油对预防术中皮肤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麻醉科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3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护理措施:清洁患者面部皮肤,将患者受压处垫自制棉垫,保持面部受力均匀等。观察组在全麻气管插管成功后,取俯位卧前,用棉签蘸液体石蜡油涂抹在患者面部皮肤与头托的接触部位,以滚动法翻成俯卧位后,在前额、两侧颧弓等受压处垫上棉垫,观察患者面部与头架上的海绵垫接触部位是否受力均匀,有无压迫眼部,气管导管及气囊是否固定牢固,有无受压。观察记录术后面部皮肤受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面部压疮发生率及压疮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石蜡油可以有效地预防手术中患者面部压疮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0.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参芪扶正治疗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 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3、7 d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细胞凋亡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10)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3 d 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后1 d明显降低,并持续到治疗后7 d,且参芪扶正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分:10.05±3.71比13.15±4.65,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外周血TNF-α、IL-6水平均逐渐下降;IL-10水平先升高,到7 d时又下降;7 d时参芪扶正治疗组TNF-α和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NF-α(ng/L):204.6±18.1比218.9±21.3,IL-6(ng/L):3.68±0.30比3.95±0.49,均P<0.05〕;而参芪扶正组与常规治疗组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L:173.8±23.3比174.8±18.9,P>0.05).两组治疗后1、3、7 d CD4+T细胞和CD4+/CD8+先下降后上升,CD8+T细胞逐渐下降及CD4+、CD8+T细胞凋亡率先升后降,参芪扶正治疗组治疗后7 d CD4+T细胞、CD4+/CD8+及CD4+T细胞凋亡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38.3±4.7)%比(35.5±5.5)%,CD4+/CD8+:1.55±0.29比1.36±0.27,CD4+T细胞凋亡率:(11.2±3.8)%比(14.1±5.5)%,均P<0.05〕;两组各时间点CD8+T及其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CD4+T细胞凋亡率,增加CD4+T细胞和CD4+/CD8+,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