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il,APC)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胆囊良恶性病变中β-catenin和APC基因的表达,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β-catenin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异位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0%、80.0%和25.0%(P<0.01),与胆囊癌分期及转移均有一定的关系(P<0.01);APC基因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85.0%及90.0%(P<0.01)。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APC基因缺失和β-catenin异常表达是胆囊癌发生的早期事件,Wnt信号转导通路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间黏附功能的丧失也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2.
背景与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p-L型)感染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应用革兰染色、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Hp-L型感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分别比较胃癌组织Hp-L型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上述指标的表达结果,分析Hp-L型感染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结果: 13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免疫组化及革兰染色Hp-L型同时阳性的病例有88例,胃癌组织的Hp-L型阳性率(67.69%)明显高于对照组(24%)(P<0.05);透射电镜观察Hp-L型位于癌细胞胞质内及癌细胞间质。胃癌组织中VEGF和MMP-2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p-L型阳性组的MMP-2、VEGF表达阳性率也均高于Hp-L型阴性组(P<0.05);且Hp-L型阳性与VEGF和MMP-2的表达阳性均呈正相关(r=0.45, r=0.30, P均<0.01)。胃癌中Hp-L型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无关,但与癌细胞的浸润深度、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相关。 结论: Hp-L型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胃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3.
于东红  贾继辉  王萍  姚敏 《检验医学》2001,16(Z1):33-3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erbB-2、P53表达在食管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2例食管癌和30例对照组做Hp-L型、PCNA和CerbB-2、P3基因蛋白,对Hp-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PCNV、CerbB-2和P53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癌组的革兰染色L型检出率(67.9%)与对照组(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免疫组化Hp-L型抗原阳性表达率(65.2%)差异无显著性(P>0.05),Hp-L型检出阳性率为61.6%(69/112).癌组的PCNA、CerbB-2、P53表达阳性率也高于其Hp-L型阴性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5).表明Hp-L型感染与食管癌相关,与食管癌的PCNA、CerbB-2、P53表达也相关.结论Hp-L型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加速和引起基因突变而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4.
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革兰染色等技术,对129例鼻咽癌、20例鼻咽粘膜慢性支进行细菌L型、EB病毒检测,同时对L型阳性、EBV阳性和L型阴性、EBV阴性组织的P21、P53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的L型检出率为69.8%;EBV检出率为27.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组的P21、P5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炎组(P<O.005)。L型阳性、EBV阳性伴P21、P53阳性的表达率也分别高于L型阴性、EBV阴性伴P21、P53阳性的表达率。表明L型、EBV感染与鼻咽癌关系密切;P21、P53过度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也有关。此外,L型和EBV感染与P21、P53的过度表达存在着相关性。提示,L型和EBV参与了P~(21)、P~(53)基因突变,并在鼻咽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质(Rb)和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中Rb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80例NSCLC组织中, 分别有56例(70.00 %)和47例(58.75 %)显示Rb和p16蛋白表达缺失。两者之间有一定相关性(P<0.05)。p16蛋白在鳞状细胞癌比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P<0.05),而Rb蛋白的表达异常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结论 Rb/p16路径的中断是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常见事件。  相似文献   
116.
于东红 《黑龙江医药》2009,22(5):732-733
目的:观察a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不良反应及对其护理对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慢性乙肝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a干扰素治疗,分别观察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组进行以心理护理为主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单纯对症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92.77%,对照组为93.5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95.1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7.
胃恶性肿瘤与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应用组织切片革兰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等技术,对136例胃恶性肿瘤进行幽门螺杆菌L型检测。结果,革兰染色幽门螺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为77.2%,免疫组化染色L型检出阳性率为71.3%,两者具有一致性(P>0.05)。此外,革兰染色在91例瘤细胞的胞浆内同时查见L型菌,透射电镜在腺癌和淋巴瘤细胞质内也见到L型菌。提示,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胃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很可能是其致癌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8.
患者 男,37岁.发现右前臂软组织肿块4个月余,近1个月渐增大,无特殊不适.体检:右前臂中远端内侧软组织内可触及4.2 cm×2.3 cm×1.4 cm质硬包块,稍有活动,边缘清楚,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survivin和APC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可能关系。方法:收集胆囊癌标本50例、胆囊腺瘤20例、慢性胆囊炎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和APC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胆囊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survivin蛋白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2/50)、20%(4/20)和10%(2/20),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囊癌组与胆囊腺瘤组及胆囊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病理资料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2)APC蛋白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24/50)、85%(17/20)及90%(18/20),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囊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胆囊腺瘤组和慢性胆囊炎组(P〈0.05)。APC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病理资料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3)Survivin阳性表达与APC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530,P=0.000)。结论:胆囊癌组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胆囊腺瘤及胆囊炎组,说明凋亡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和APC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相关性,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奥曲肽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及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OCT)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OCT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应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等.[结果]OCT在(0.005~2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OCT(O.25~5.0)μg/ml作用48h后,光镜可见SGC7901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凋亡峰,其测得的细胞凋亡率以及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CT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