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58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姚雪梅  李美艳  吴栋  肖辉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2804-2808
背景 肌肉减少症与睡眠障碍均在老年人群中高发。睡眠质量差可抑制干扰合成代谢激素,从而影响骨骼肌合成,但关于睡眠质量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为老年肌肉减少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前来乌鲁木齐市某体检中心体检的1 391例≥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睡眠质量)和体格检查(四肢骨骼肌质量、步速、握力)。睡眠质量的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肌肉减少症诊断参照肌肉减少症亚洲工作组诊断标准。睡眠质量对老年肌肉减少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1 391例被调查对象中,194例(13.9%)患有肌肉减少症;PSQI平均得分为(6.22±3.87)分,713例(51.3%)PSQI>5分,即睡眠质量较差。不同年龄、月收入、婚姻状况、饮酒情况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患者睡眠质量较差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减少症患者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非肌肉减少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QI≤5分相比,PSQI>5分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较大〔OR(95%CI)=1.74(1.27,2.38)〕。按性别分层后,与PSQI≤5分相比,女性PSQI>5分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较大〔OR(95%CI)=2.17(1.37,3.43)〕,男性PSQI>5分与PSQI≤5分者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1.51(0.96,2.37)〕。结论 对于≥60老年女性而言,睡眠质量差是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从软硬件环境、基础数据展示模型、医院管理人工智能模型3方面详细阐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医院商务智能系统结构、功能及构建方法,指出该系统便于医院管理者掌握运营动态、精准决策,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估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不同时间、年龄、性别对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28例ACL损伤后不同时间、性别、年龄和半月板与软骨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CL损伤后0~3个月内,女性手术患者多于男性,而伤后≥12个月时男性手术患者多于女性;ACL损伤6~12个月及≥12个月时内侧半月板损伤较伤后0~3个月更严重(P<0.05,P<0.01);ACL损伤后时间、年龄与外侧半月板损伤无相关性(P>0.05);ACL损伤后≥12个月较损伤后0~3个月对软骨损伤的风险更大(P<0.05)。结论 ACL损伤后随着时间及患者年龄的增加,内侧半月板及软骨损伤的风险增大,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患者内皮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临床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以及辛伐他汀降脂,其中小剂量组(33例)辛伐他汀用量10mg/d,中剂量组(34例)辛伐他汀用量20mg/d,大剂量组(33例)辛伐他汀用量40mg/d,观察患者血脂指标[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情况,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流介导的(FMD)、硝酸甘油介导的(NMD)]影响。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TC、LDL-C水平降低,NO上升、ET水平降低以及FMD增加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临床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大剂量使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5.
26.
毛艳  肖辉  刘潇  卢丽  刘少邦 《西部医学》2022,34(11):1693-1696
探讨强离子隙(SIG)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损伤程度的预测价值,为脓毒症AKI的诊疗和恢复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332例,依据是否出现AKI分为观察组(n=174)和对照组(n=158),其中观察组依据AKI分级标准分为1、2、3期。评估观察组各期SIG的水平情况、PSIG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住院时间、血清肌酐(SCr)三者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 SIG、APACHE Ⅱ评分、SCr对脓毒症AKI损伤程度预测价值。结果 SIG与APACHE Ⅱ评分、住院时间、SCr三者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分别为0.4780、0.2924、0.9700。SIG对脓毒症AKI损伤程度预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5.00%、93.03%、90.82%,SCr相应的数值分别为81.82%、90.91%、89.80%,APACHE Ⅱ相应的数值分别为55.56%、97.75%、93.88%。SIG、SCr、APACHE Ⅱ三种指标的AUC分别为90.2%、82.6%、65.8%(P<0.05)。结论 SIG与APACHE Ⅱ评分和SCr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且SIG对脓毒症AKI损伤程度预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更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 BMI)与急性脑梗死后早期康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108例急性脑梗死后行早期康复的患者,根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A组):BMI 18.5~23.9 kg/m2,超重组(B组):BMI>24.0 kg/m2,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比较2组患者康复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 Meyer, FM)、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Barthel index,BI)的提高分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后期FM评分、BI评分提高程度与患者BMI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BMI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1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GFR突变结果将其分为突变组(76例)与非突变组(3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突变组与非突变组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分类、M分期、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N分期、并发脑转移、并发骨转移、并发其他脏器转移、ECOG PS评分,血清CEA、CyFra 21-1、CA15-3、SC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腺癌、M1期、无吸烟史是NSCLC患者EGFR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是NSCLC患者EGFR突变的非独立相关因素(P>0.05)。 结论 临床应加强女性、腺癌、M1期、无吸烟史NSCLC患者的EGFR突变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9.
肖辉  刘杏  黄晶晶  钟毅敏 《眼科学报》2007,23(4):243-246
双眼自发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导致前房波动,进行性近视加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例在临床比较少见。本病例报道了1例25岁女性双眼自发晶状体悬韧带松弛不伴有晶状体脱位及形态异常,出现双眼前房波动,近视加重,最终继发双眼闭角型青光眼。经过局部抗炎、散瞳处理和"PHACO IOL(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植入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将IOL置于睫状沟后,患者眼压得到控制、视力基本矫正至正常。眼科学报2007;23:243-246.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提高对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诊断。结果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占60%、持续性高血压占34、3%、血压正常占5.71%;临床上有三联症状(头痛、心悸、多汗)之一的占94.3%;尿VMA检查35例.阳性率85.7%,B超检查29例,阳性率89.7%,CT检查18例,阳性率100%,MRI检查19例,阳性率100%.131^I-MIBG检查25例,阳性率100%;3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肿瘤位于肾上腺的占85.7%.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占14.3%.其中复发性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结论尿VMA检查是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的依据,B超、CT、MRI、131^I-MIBG检查为定位诊断的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嗜铬细胞瘤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