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随近视眼屈光度及眼轴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方法:将近视眼60例108眼分为低、中、高度近视组和正常对照组25例32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直径3.46mm圆周的RNFL厚度测量,研究近视眼平均RNFL厚度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组平均RNFL厚度及上、下、鼻、颞4个象限的RNFL厚度,分别比较各近视组与正常组RNFL的差别。结果:近视眼平均RNFL厚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535,P<0.05),与眼轴成负相关(r=-0.693,P<0.01)。分区分析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近视眼各象限RNFL厚度最早变薄的是鼻侧象限,低度近视组即与正常人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组上、下、鼻象限RNFL厚度均明显变薄(P<0.01)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颞侧象限RNFL反而增厚,但与正常人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随眼轴长度及眼屈光度的增加而减少,分区分析上、下、鼻象限变化与平均相一致,而颞侧增厚,这可能是近视眼RNFL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出现异常数值时,要考虑屈光度及眼轴的影响,综合评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applanationtonometer,GAT)与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tonometer,NCT)测量眼压的差异,以评价NCT与GAT测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65例志愿者(529眼)分别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与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非接触眼压计的测量结果低于Goldmann压平眼压计,且差异有显著性(19.13vs23.43,t=22.644,P<0.01),随眼压值的升高,两者相差幅度增大,差异在眼压〉30mmHg时更为明显,但相关系数逐渐变小。结论:非接触眼压计眼压测量值较Goldmann眼压测量值偏低,非接触眼压计眼压值为临界眼压时,需应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校正,以便及时发现病理性眼压升高,避免青光眼的漏诊和失治。  相似文献   
63.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CHF患病率约为1%,总患病人数在800万左右~([1])。为提高CHF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及再入院率,改善患者预后,国内部分地区对基于社区全科医师为主导的CHF社区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2-4])。但由于我国的全科医生护士制度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n epithelial cells,LECs)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照射剂量为15mJ/cm2的中波紫外线(UVB)分别照射用0(对照组),0.05,0.1,0.2mg/mL的PC,牛磺酸(TAU),维生素C(VC)预处理的LECs,未处理组未给予紫外线和任何抗氧化剂处理,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分析各PC组LECs DNA单链断裂的程度,并与其他各组的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各PC组的尾长、尾部DNA百分比、尾力矩在数值上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PC实验组的尾部DNA百分比、尾力矩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下,PC,TAU和VC组的各检测指标数值逐渐增大。结论:外源性PC对UVB照射诱导损伤的人LECs DNA有保护作用。PC的保护作用明显强于TAU和VC,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5.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重建三级视功能的作用。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斜视术后训练组采用双眼视功能训练软件进行三级视功能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训练。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wk及术后12mo进行三级视功能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比较两组术后12mo的眼位回退率。结果:训练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术后12mo训练组三级视功能形成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mo训练组眼位回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恢复与重建三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回退率。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比较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tonometer,NCT)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测量眼压的差异,以评价非接触式眼压计在临床青光眼患者及疑似青光眼患者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志愿者174例348眼分别由专人进行非接触眼压计(NCT)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眼压测量。结果:非接触眼压计(NCT)的测量结果低于Gold-mann压平眼压计且差异有显著性(19.6vs23.4,P<0.05),两者相关系数为r=0.783,差异在眼压>30mmHg组更为明显,相关系数为0.334。结论:非接触眼压计(NCT)可以用于临床普查,在青光眼的临床工作中建议使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矫正。  相似文献   
68.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时的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方法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49例(7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时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3个月屈光度数与术前预测值的差异。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43眼(56.58%),最佳矫正视力≥0.5者61眼(80.26%);3个月裸眼视力≥0.5者48眼(63.16%),最佳矫正视力≥0.5者66眼(86.84%)。术后3个月实际屈光度数与术前估计值相差≤±1D者49眼(64.47%),±(1~2D)者25眼(32.89%),±(2~3D)者2眼(2.63%)。SRK-T公式对各眼轴长度组计算值的预测性明显优于其他公式(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患者的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不仅要精确术前的生物测量、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还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视力需求进行人工晶体度数的设计。  相似文献   
69.
发生糖尿病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环境因素是热卡和营养过剩及体力活动减少,静坐时间过长所致。“生命在于运动”,目前世界各国公认运动疗法和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两大基本疗法,许多病情较轻的患者仅采用控制饮食和坚持适当的运动,就可以控制糖尿病。  相似文献   
70.
目的:针对不孕不育患者展开临床研究,了解患者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以及对药物作用的耐药性,旨在优化临床药物使用。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共280例作为不孕不育组,同时选取270例已生育正常人作为已生育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解脲脲支原体的细胞材料培养并实施体外药敏试验,对比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了解不同类型支原体构成比与分离率、解脲支原体生物分群情况以及女性感染情况。结果55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了210株支原体,Uu(解脲脲支原体)分离率为26.37%;Mh(人支原体)分离率为0.91%;Uu +Mh 分离率为10.91%。由此可见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率最高。而不孕不育组经解脲脲支原体培养后结果为47.62%的女性为阳性,39.29%的男性结果为阳性;已生育组9.23%的男性为阳性,7.14%的女性为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210株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后发现,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最强的为环丙沙星,敏感性最高的则为普那美素。结论对于不孕不育患者而言,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是主要因素,因此需重视对解脲脲支原体的检测与筛查,同时依据患者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以降低不孕不育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