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8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277篇
医药卫生   841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S)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8例MS患者和79名健康人进行TNFα基因多态性分析。②对MS组患者分别进行扩展病残状态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发病次数临床资料收集。结果:①MS组TNFα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χ2=0.466,P=0.495;χ2=0.229,P=0.632)。②基因型为TNFα1/1、TNFα1/2、TNFα2/2的EDSS评分、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及发病次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3,P=0.5914;F=1.34,P=0.2699;F=0.37,P=0.6914;F=0.49,P=0.6182)。结论:TNFα等位基因多态性与MS的易患性、EDSS评分、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及发病次数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带尾线双J管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22例,女36例,年龄26~58岁,平均47.3岁。肾盂切开取石18例,肾盂巨大积水成型术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成形12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10例,输尿管黏连狭窄膀胱镜置管4例,肾多发结石ESWL插管10例。上尿路术中置管44例,其中男12例,女32例;膀胱镜下置管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  相似文献   
53.
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体内,外氩氦靶向治疗对肺癌的灭活作用。方法:观察体外细胞培养,动物实验及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病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氩氦刀在空气及水中有快速降温及升温作用,距刀尖越近,温度变化幅度越大。且在水中能快速形成冰球。氩氦刀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人体中也证实能灭活肿瘤细胞,部分小病灶能完全消失。在动物实验中可见,氩氦刀在肝组织中快速形成冰球,但对颈动脉无明显影响,在肺癌患者中也可见对上腔静脉,主动脉等大血管无严重副作用。结论:氩氦刀有快速升,降温作用,体内,外均能灭活肺癌细胞。  相似文献   
54.
肺心病合并心衰,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临床治疗以强心、利尿、扩血管为主。硝普纳(NP)是临床较老的血管扩张剂,它能均衡地扩张动、静脉,松弛血管平滑肌,既能减轻后负荷增加左心室排出量,又能减轻前负荷,缓解瘀血,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我科自1994年~1996年间用NP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32例,治疗期间针对药物性能,给予科学护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5一75岁。病史10~30年。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为急…  相似文献   
55.
一、有关 ACULARS 简介ACULARS 是针灸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Acupunctur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ral Systen)的简称。ACULARS 收录了1984年以来国内外300多种生物医学期刊中有关针灸、针麻、经络方面的文献和专业会议资料约8000余条,收录的期刊有中、英、日、德、法、俄等十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间90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胆道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90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有8例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8.89%),其中吻合口狭窄5例,非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狭窄中,有3例因炎症水肿引起狭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球囊扩张或置入胆道支架治疗后痊愈;另2例因吻合口胆漏疤痕收缩导致狭窄,经ERC置入胆道塑料支架,1例狭窄消失,1例好转.3例非吻合口狭窄者,均为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经ERC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采用球囊扩张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效果不佳,2例行二次肝脏移植后获救,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病因诊断和分析.只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均可有效地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  相似文献   
5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效应机制。方法:从我国研发的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得到芍药甘草汤的主要成分及作用靶点,并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葡萄膜炎相关的疾病靶点,进而筛选出相同的靶点作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平台和Cytoscape进行PPI分析与网络构建。在DAVID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芍药甘草汤成分93个,中药相关靶点214个,疾病靶点1 463个,交集靶点93个。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重要有效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柚皮素、芒柄花素等,主要靶点为AKT1、TNF、IL6、STAT3、PTGS2,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弓形虫病等通路发挥作用。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具备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渠道的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反应的优势,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 AIDS患者HIV毒株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耐药变异情况 ,为开展大规模临床抗病毒药物治疗提供本底数据。方法 RT PCR和套式PCR扩增HIVpol区基因 ,双脱氧法测定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基因序列 ,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变异。结果  (1) 5 3例患者毒株亚型分析结果 :B′亚型 4 7例 ,B′ C亚型 4例 ,A、B亚型各 1例 ;(2 )未发现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原发耐药变异存在 ,但发现存在逆转录酶抑制剂继发变异 :M4 1L(1.9% )、I6 3M (1.9% )、L74I (1.9% )、S6 8G (1.9% )、V75L (3.8% )、V10 6I (1.9% )、I135L T (5 .7% )、V179D (7.5 % )和V189I (1.9% ) ,无症状感染者RT继发耐药变异出现率为 11.8% ,而艾滋病患者为5 2 .6 % (P <0 .0 1)。存在大量蛋白酶耐药继发变异V77I (88.7% )、L6 3P (86 .8% )、E35D (81% )、A71V(2 4 .5 % )、R4 1K (15 .1% )、L10I (9.4 % )、R5 7K (9.4 % )、D6 0E (9.4 % )、N37D (5 .7% )、G16E (3.8% )、I15V (1.9% )、M36I (1.9% )、K5 5R (1.9% )和L89M (1.9% )。未发现明显的亚型特异性耐药变异。结论 在中国东北地区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 AIDS患者中未发现毒株逆转录酶和蛋白酶耐药原发变异 ,但大量继发耐药变异的存在提  相似文献   
59.
家系1 先证者(Ⅲ8)女,15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四肢抽搐,跌倒,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发作时意识丧失,醒后不能回忆发作经过,但倒地时颜面擦伤感觉疼痛,同时口述心里难受。一个月后再发,症状类似。检查:智力、发育正常,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脑电图显示a节律失调,过度换气出现2.5—3.5C/S高波幅尖、棘慢波,以额、颞为甚,持续20s左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中国HIV感染者NK细胞、CD8^+T细胞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3名HIV/AIDS患者(长期不进展组、无症状HIV组、AIDS组),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检测NK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分析其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与NK细胞、CD8^+T淋巴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百分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NK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绝对值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颗粒酶-B表达绝对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绝对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绝对值与CD8^+T细胞内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中国HIV感染者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数量功能的变化与调节性T细胞显著相关,提示高水平的调节性T细胞可能与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耗竭相关,可能为导致疾病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