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水浸预处理后的五味子中的木脂素,考察了虹吸次数、液固比、颗粒粒径及乙醇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五味子醇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8.05%(j),液固比67.20 mL/g,颗粒平均粒度0.33 mm,该条件下理论萃取率为80.90%,实际萃取率为77.17%;五味子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6.38%(j),液固比72.52 mL/g,颗粒平均粒度0.21 mm,该条件下五味子甲素理论萃取率为77.11%,实际萃取率为74.31%;五味子乙素的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96.38%(j),液固比72.52 mL/g,颗粒平均粒度0.21 mm,该条件下理论萃取率为77.13%,实际萃取率为74.23%. 各因素对木脂素提取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乙醇浓度>液固比>颗粒粒径.  相似文献   
42.
膜蒸馏(MD)适合在偏远地区小规模制备淡水,有脱盐率高、接近常压操作、可利用太阳能等优势。但MD膜润湿影响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是制约MD脱盐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MD膜润湿的评价方法,包括测定透水压力、临界膜孔润湿深度及可视化在线监测膜润湿进程等;简述了膜污染、MD操作变量、膜蒸馏形式及不同结垢晶体各因素对膜润湿的影响;从防垢和强化通量、掌握合适的膜清洗周期、物理干预及提升MD膜性能等方面分析了抑制膜润湿的措施;并分析了一些脱盐实验时间较长的MD膜润湿情况;指出具有自清洁性的光催化膜及防垢性能更强的双疏膜和Janus膜,具有抑制MD膜润湿的巨大潜力。本文有助于对脱盐过程中MD膜润湿的预测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3.
考察了将茂金属载体催化剂用于乙烯与 1-己烯、1-辛烯的共聚合反应 ;在反应温度为 40℃ ,反应时间为30min ,浸渍液茂锆浓度为 13 .6mmol L ,n(Al) n(Zr)为 5 0 0的条件下 ,分析了第 2单体与乙烯单体物质的量的配比对聚合活性及聚合物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乙烯与 1-己烯和 1-辛烯共聚合时出现了“共单体效应” ,共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熔点、结晶度均随第 2单体物质的量的增大而下降 ,产物均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44.
在基于公共仓库元模型(CWM)建立元数据的过程中,参与建立元数据的团体的不同经验以及描述数据的不同视角不可避免地带来元数据的冲突和冗余等问题,然而CWM的图形化特点使之缺乏精确的语义,所以如何在其上进行推理以自动发现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研究了利用描述逻辑--一个一阶谓词逻辑的可判定子集形式化CWM元模型和元数据并进行推理的方法,将一致性检测分为水平一致性和演化一致性分别处理,在处理演化一致性的过程中对CWM元模型进行了扩展,使之支持元数据的版本能力从而能够推理由于演化引起的不一致问题,然后利用推理引擎LOOM对两种情形进行推理检测以发现不一致信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旨在合成一种用于改善热镀锌汽车板材料成形性能的无机预润滑试剂,以期降低热镀锌板表面摩擦系数,进而减少冲压过程中开裂等缺陷的发生。方法以磷酸、金属硝酸盐等为主要试剂合成机预润滑试剂,在热镀锌汽车板材料表面得到均匀、连续的无机预润滑薄膜。采用扫面电子显微镜、辉光光谱仪等手段对材料表面所形成的无机预润滑薄膜的基本形貌、厚度等进行表征。采用平板摩擦、深冲实验对材料涂覆预润滑膜后的表面摩擦系数及冲压性能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汽车板材料认证特点,对无机预润滑处理后的热镀锌汽车板材料的焊接/胶接、涂装性能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辊涂法在热镀锌汽车板材料表面可形成厚度为50~60 nm连续、均匀的薄膜。较之普通热镀锌材料,上述表面涂覆无机预润滑薄膜后的热镀锌材料表面摩擦系数可有效下降13%。,且伴随板面温度升高,无机预润滑热镀锌材料表面摩擦系数的下降愈发明显;同时,无机预润滑处理热镀锌材料的焊接性能(包括焊接窗口、焊接寿命)符合同等厚度汽车板材料的认证需求。涂覆无机预润滑薄膜热镀锌板表面与汽车结构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此外,汽车主机厂挂片实验结果证实,现有的脱脂工艺可将材料表面无机预润滑膜彻底脱除,所得磷化膜厚度、晶粒大小与普通热镀锌板无异。结论当前所研发的无机预润滑试剂在热镀锌板表面形成薄膜,在不影响材料其他各项性能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材料摩擦系数,为减少冲压缺陷的发生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46.
国内首例井下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开采稠油现场试验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介绍了国内首次井下催化降粘开采稠油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水热裂解催化剂,配合适当的注入方式,在蒸汽吞吐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井下催化降粘开采稠油的目的。辽河油田稠油经处理后,采出稠油的粘度大大下降,油井产量增加;采出油的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减少。本项研究的成功,为更有效地开发我国稠油油藏资源提供了一种新的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47.
以N15机械油为基础油,二元羧酸与石油磺酸钡复配作为防锈剂、OP类与Span类作为乳化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螯合剂,合成了一种环保型防锈乳化油,旨在用于热轧钢焊管结构件的短期防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配方为:m(N15机械油)∶m(硼酸)∶m(三乙醇胺)∶m(氢氧化钠)∶m(复合乳化剂)∶m(复合防锈剂)∶m(螯合剂)=7.1∶0.4∶0.3∶0.1∶0.5∶0.5∶1.1。将其与民用水按质量比1∶9混合均匀并涂覆到Q500热轧钢板、热轧焊管母材及焊缝处,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室外暴露试验及电化学测量法评价了其实际防护效果。结果显示,所得防锈乳化油层可为基材提供3个月以上的户外防护。  相似文献   
48.
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证明当十二烷基苯硫酸钠(SDS)与OP-10的比例为1∶3时,乳液的稳定性好;当乳化剂用量为4%时乳液机械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都能达到要求;适当提高预乳化体系的温度(大于45℃),可以在相对短的预乳化时间内得到稳定的预乳化液。加料时间大于45m in可以得到稳定的预乳化液。搅拌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对预乳化液稳定性不利。聚合反应中随着活性交联单体丙烯酰胺加入量的增加,涂膜吸水率先下降然后又增加,丙烯酰胺含量为2%时,涂膜吸水率最低。  相似文献   
49.
PBTCA有良好的阻垢和缓蚀性能。本文采用旋转挂片法对比考察了PBTCA存在下工业常用的数种钢质在水中的结垢与腐蚀情况。结果表明,越容易腐蚀的钢质防垢效果也越差,5mg·L-1加量下除铸铁组外防垢率都能达到90%,其中321不锈钢组防垢率最好达到96.7%。在15mg·L-1加量下,除铸铁组外缓蚀率都超过80%,且PBTCA与Zn2+复配后有更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50.
将实验室合成的一种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型小阳离子聚合物(PDE)与聚乙二醇(PEG)进行复配,通过钙基膨润土静态防膨率实验,证明体系具有协同防膨效果。结合显微观察,激光粒度分布测定和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小阳离子聚合物PDE和PEG具有协同防膨效果;PDE-PEG体系可与膨润土颗粒形成体积较大的稳定的颗粒结构;PEG分子可插入蒙脱石晶层间进行吸附;而阳离子聚合物PDE分子没有进入蒙脱石晶层间,只在蒙脱石颗粒的表面发生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