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给出了方程 ?u/?t-Lu=0的基本解系数的递推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炉铜冷却壁的热变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某高炉使用的镶砖铜冷却壁建立了全尺寸三维模型.以有限元为手段,采用热、结构耦合的方法计算了高温状态下铜冷却壁的应力和应变,计算结果与热态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表明:铜冷却壁在高炉炉况下的基体温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热应力都不足以使其很快产生裂纹.通过计算比较得出,铜冷却壁在高炉中的热变形趋势不仅与其温度分布有关,也与安装冷却壁的方式和定位销位置有关,计算结果为高炉铜冷却壁的安装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1〕给出具有实解析系数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L〔u〕=a(x)(d~2u/dx~2)+b(x)(du/dx)+C(x)u=0的基本解及其Hadamard展式。本文给出了 L〔u〕=a(z)(d~2u/dz~2)+b(z)(du/dz)+C(z)u=0的基本解及其Hadamard展式,并给出通过该基本解表达方程Cauchy问题解的通式。  相似文献   
14.
首次建立了移动床炉料一维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两个新的准数,首次提出了移动床炉料运动稳定性的概念,应用该概念研究了移动床炉料运动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通过对模型的简化,研究了空隙度,煤气流速度,炉料比重,炉墙摩擦力及渣铁水浮力对移动床炉料运动过程的影响,发现了移动床炉料运动过程的分歧现象及移动床风口以上高度与移动床平均直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首先采用二维传热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现场采集的炉缸热电偶数据,用VC 编程计算出高炉炉缸6个典型轴向剖面各个节点的温度,再以每个剖面的节点温度为基础,采用切片合成法构造更多的空间散乱节点,用Matlab编程,采用三维插值法求出整个高炉炉缸任何一点的温度。取出高炉炉缸内温度为1150℃的空间等温节点作为控制点,绘制双三次Bernstein B啨zier(B B)三角光滑插值曲面,此光滑曲面即为炉缸侵蚀形状。通过Matlab与VC 的混合编程,开发出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应用软件,实现了炉缸炉底三维侵蚀形状的可视化。所开发的软件已经纳入高炉专家系统软件中,丰富了高炉专家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6.
邢钢竖炉生产能力已经远远大于设计能力,原有的热平衡已被打破。通过对目前生产过程进行热平衡分析。发现导风墙水梁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和成品球带走的热量占整个输出热量的60%以上。造成了热能的巨大损失。通过对冷却水蒸汽、成品球的yong和熵的分析,计算出其损失能量的大小,提出通过循环利用减少能量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一种新方法给出了变系数抛物型方程与椭圆型方程基本解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Tichmarsh升维结构关系,也即通过低维椭圆型方程的基本解去构造高维的椭圆型方程基本解。  相似文献   
18.
高炉炉墙热负荷的传热学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传热学理论计算了冷却器设计参数,炉衬厚度,渣铁凝固层厚度以及对流换热系数对炉墙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炉炉墙的热负荷与冷却水管直径,冷却水管间距和镶砖的导热系数成正比,与冷却水管距冷却壁热面的距离,镶砖厚度和面积成反林;改变冷却壁的设计参数虽然使炉墙的热负荷增大,但炉墙的热面工作温度却反而降低。这有利于保护炉衬。  相似文献   
19.
正常炉况下炉衬和冷却板稳态温度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程素森  孙磊  杨天钧 《钢铁》2004,39(2):14-17
鞍钢新1号3200m^3高炉采用冷却板作为冷却设备,优化冷却板材质及结构是高炉长寿的基础。优化的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冷却板前端温度,保证凝结一层渣铁壳。建立了冷却板及炉衬三维稳态温度场数学模型,开发了冷却板及炉衬温度场计算软件,研究了冷却板材质导热系数、壁厚、冷却水流速等参数对温度场变化的影响,从而为冷却板的设计和制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我国高炉的风温一直在1000℃左右徘徊,比国外先进水平要低200~300℃。风温不高的原因之一是热风炉使用的是低热值煤气,如高炉煤气(热值仅为3700kJ/m~3左右)。要想提高热风炉的拱顶温度以及风温,必须设法提高热风炉理论燃烧温度。提高热风炉理论燃烧温度有多种措施,例如,可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