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渤海BZ油田各井在古近系含油层段内钻遇3.2~42.8m的火成岩,呈单层层状镶嵌在碎屑岩储层中。针对该油田火成岩发育机理认识不清及预测困难问题,应用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总结层状火成岩发育模式及控制因素,利用基于振幅分级及火成岩构型的等效厚度描述技术,开展单层厚层和薄层火成岩发育段的定量刻画。研究结果表明:在渤海BZ油田古近系各层段共发育26个层状火成岩发育区,面积为0.07~2.47km2,平面上叠置连片,纵向上火山活动逐渐增强,火成岩分布规模逐渐变大。该研究可为BZ油田储量计算和井位部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更深入研究聚驱稠油的驱替规律,开展了稠油聚合物驱的微观机理研究。采用逾渗理论,基于计算机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水驱数字岩心模型,并与岩心试验相渗拟合,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考虑聚合物的黏弹性、浓度的扩散、吸附、捕集以及稠油的非牛顿流体特性等,建立了聚驱稠油数字岩心模型,模拟了饱和油和聚合物驱稠油两种驱替过程并分析了驱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字岩心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聚合物驱稠油的微观机理,黏弹性聚合物驱采收率大于水驱和纯黏性聚合物驱,且随着松弛时间的增加,即弹性作用的增强,采收率提高;聚驱减少了剩余油孔隙个数,使得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更加分散,提高了驱油效率。该项研究对于聚驱油藏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化工类、食品类和材料类专业的通用型工具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依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平台、教学评价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此外,笔者还分别以仪器分析、分离提纯和化工生产中的典型案例为学习项目,具体地展示了本课程的改革措施及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低压冷喷涂Al-Al2O3复合涂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艺和性能方面,对颗粒的沉积特性和机理的研究较少。为此,利用低压冷喷涂技术沉积Al-Al2O3复合涂层,研究了不同载气温度对复合涂层沉积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三维轮廓仪对复合涂层的厚度、表面形貌、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载气温度(300,400,500,600℃)制备的Al-Al2O3复合涂层厚度依次为213.34,321.62,920.64,986.97μm,复合涂层厚度随载气温度升高而增加,尤其当冷喷涂载气温度由400℃变为500℃时,沉积层厚度增幅达186.25%;复合涂层表面最大高度差Hmax和粗糙度Ra随载气温度升高呈增加趋势,载气温度为400℃时复合涂层表面质量最优,当载气温度由400℃变为500℃时Hmax和Ra增幅最大,分别为72.68%和52.22%,随载气温度的升高复合涂层表面质量下降;复合涂层中形变Al颗粒的扁平率随载气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复合涂层中Al颗粒由塑性变形量较大的扁平状(300℃)逐渐变为塑性变形量较小的椭球形(600℃),随载气温度升高Al-Al2O3涂层的沉积率突增和颗粒扁平率下降归因于Al颗粒的热软化效应。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盾构施工以安全环保、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在广州、深圳等地区进行盾构施工时,经常遇到强度较高的花岗岩,掘进速度慢、刀具磨损严重,尤其在含水量较大的地层中,易发生"喷涌"现象,管片易发生错台、破损、渗漏水等质量问题,增加了施工难度。文章针对深圳地铁七号线[西丽~西丽湖区间]的富水硬岩段施工情况,详细介绍了盾构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措施,并进行分析总结,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王少鹏  李争显  杜继红 《表面技术》2013,42(5):93-97,111
介绍了钛及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从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陶瓷材料耐磨涂层、固体润滑减摩涂层、生物活性涂层、功能涂层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钛及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涂层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煤焦油沥青的深加工对提高煤焦油沥青利用价值和经济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概述了煤焦油沥青深加工利用的主要技术,重点概述了球形活性炭、中间相沥青、通用级沥青基碳纤维以及针状焦等。对各种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当前在各项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煤焦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通用级沥青基碳纤维以及针状焦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当前研究的难点是提高各项产品的品质,缩短加工周期。另外,中间相沥青的发现与应用拓展了传统碳材料的应用领域,并大幅提高了炭材料的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19.
渤海海域新近系河流相油田储量参数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渤海海域6个已投产的新近系河流相油田储量复算前后的变化,开展了储量参数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含油面积是影响储量评价质量的最关键参数,其次为有效厚度,这2个关键参数变化引起的探明储量变化百分比分别为80%和10%;含油面积变化原因主要为流体界面变化和储层描述的精度,有效厚度变化主要取决于反演资料可靠程度及泥质夹层发育模式。在明确了关键储量参数及其精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提高参数取值精度的对策,有利于提高河流相油藏储量评价质量及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碱化、氯乙酸修饰和离子交换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银(CMCT-Ag+),根据吸附前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计算吸附量,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取代度、温度和pH值测定了羧甲基壳聚糖(CMCT)对Ag+的吸附影响;另外,通过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的CMCT+-Ag+对大鼠牙槽骨吸收(ABL)的影响.结果表明:CMCT-Ag+收率为92.4%,取代度为0.98,Ag+含量为10.21%.CMCT-Ag+为粉红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但溶于稀酸.络合反应时间对Ag+吸附量影响不大;而升温有利于吸附;Ag+吸附量随-COOH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pH值达到5~7时,CMCT与Ag+络合程度趋于最大.表明环境因素影响CMCT-Ag+的络合,而控制实验条件可促进Ag+的络合.牙槽骨吸收实验结果证明,大于100.0 mg/kg的CMCT-Ag+具有较好的修复大鼠牙槽骨吸收的作用,这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