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学科分类
工业技术 | 1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宋进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1,30(3):50-51
介绍了一种具有 8自由度运动功能遥控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 ,详细讨论了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设计要求。该控制系统能完成对机器人示教控制、手动实时遥控和按编制的流程控制程序自动控制机器人的各种操作 ,从而达到用户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2.
电梯间隙测量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间隙的高速、动态及无接触采样。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汁方法,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设计。模块化设计使得系统的试调、维护显得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63.
64.
65.
B4C—SiC/C复合材料高温自愈合抗氧化性能研究:Ⅰ 复合材料恒温氧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制备了B4C-SiC/C复合材料,并对其在800℃,1000℃,1200℃的恒温氧化行为进行了考察。在实验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氧化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对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抗氧化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复事材料在氧化过程中表现出自愈合抗氧化特性,这种性能依赖于复合材料中的B4C、SiC的含量、配比及氧化温度和氧化气氛。经过认为,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抗氧化性的差异可紧因于在氧化条件下,复合材料在表面生成陶瓷 相似文献
66.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高温氧化后的表面形貌,通过对复合材料断面SEM考察获得了复合材料氧化后表面陶瓷层的厚度,据此对复合材料氧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其自愈合抗氧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00℃氧化时,复合材料表面的陶瓷层主要由B2O3/SiC粒子组成,复合材料中B4C含量高及B/Si比大时,可实现较好的自愈合抗氧化;1000℃氧化时,BS2010和BS2020复合材料样品表面形成了熔融流动性好的硼硅酸玻璃相,有着良好的自愈合抗氧化性;1200℃氧化时,随着复合材料中SiC含量及陶瓷总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BS2020和BS1530)表面趋于形成致密的硼硅酸玻璃相,从而有利于高温自愈合抗氧化。 相似文献
67.
基于企业网格具有多层次,多任务,多用户以及需要对不同访问采取不同的权限限制等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工作流安全认证模型。在网格环境中,任务执行时需要有特定权限,如果赋予权限不够,则不足以完成任务;如果赋予权限过大,对企业安全又起到了威胁。因此该模型在执行一个任务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种类的企业客户及不同的授权任务指定一个适当的具体权限,从而确保任务安全,高效的完成。 相似文献
68.
采煤工作面下端头设备多,控顶面积大,支护困难而复杂。如煤层倾角大,直接采用铰接顶梁及在下顺槽打超前抬棚的方法支护,使工作面顶板与顺槽巷形成顶煤高差H(图1),致使下安全口支护困难。 相似文献
69.
在渭河陕西段选取眉县、咸阳、西安、临潼、华县5个研究点,通过对河床沉积物样品的采集与粒度分析,分别采用Folk-Ward图解法公式和McManus矩法公式,对5个研究点沉积物的粒度参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5个地点沉积物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基本相同,但偏度和峰度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图解法计算结果中除西安草滩外,其他4个采样点粒径均符合正态分布;矩法计算出的偏度和峰度的数值超出了所规定的描述范围。从两种分析方法来看,渭河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更适合用图解法进行计算和描述。 相似文献
70.
以碳纤维为代表的碳材料具有质轻、导电性好、化学稳定性强等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其作为吸波剂使用可以提升材料的吸波性能、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重量。通过“电场取向优化+基体灌封固化”的工艺完成了不同组分阵列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采用SEM、FT-IR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材料在2~18 GHz频段内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进行表征,分析了微观结构对材料电磁参数、界面阻抗匹配及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碳纤维空间排布形式、复配粉体成分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材料的电磁损耗机制由电介质损耗、干涉相消、界面极化弛豫、磁损耗共同构成;当复合材料厚度为2.0 mm时,反射率<-10 dB(6.1~7.6 GHz),在6.5 GHz处最大衰减值为-15.2 dB,热导率达到3.2 W/(m·K);验证所制备的材料在满足电磁波吸收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