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摘要:对中碳钢采用Q&P(淬火 碳分配)和I&QP(临界热处理,淬火 碳分配)热处理工艺,通过对试样的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及其碳含量,硬度及其拉伸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临界加热对中碳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临界热处理的Q&P钢组织中,除了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还存在部分铁素体,同时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较少,马氏体板条更加细小。在相同的碳分配时间下,I&QP试样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都比Q&P试样低,但由于I&QP试样中软相铁素体的存在以及残余奥氏体能发挥更好的TRIP效应,使得临界热处理的实验钢的伸长率更高,加工硬化指数增加,强塑积更大。  相似文献   
52.
在铌微合金高强度钢中,主要利用铌来提高奥氏体的再结晶温度,从而实现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同时,利用铌的析出进行强化来提高铌微合金钢的强度和韧性。结合取向硅钢抑制剂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Nb(C,N)作为抑制剂的可行性。由于Nb(C,N)在钢中的固溶温度低,析出颗粒尺寸小,Nb(C,N)具备作为取向硅钢抑制剂的基本特征和优势,故其可作为取向硅钢中抑制剂。  相似文献   
53.
首先介绍了铁基纳米软磁合金,由于其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矫顽力、低损耗等许多优良的软磁性能,被应用于扼流线圈和变压器等多种磁性部件,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然后对传统纳米软磁合金和新型FeSiBPCu系纳米软磁合金的研究进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对于纳米软磁合金的探索。并将新型FeSiBPCu系纳米软磁合金与传统纳米软磁合金进行对比,列出其具备的优势与不足。然后重点介绍了针对这些不足,对这种新型纳米软磁合金进行的一些拓展研究的进展及现状。最后对这种新型纳米软磁合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
以工业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为基础,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两炉试验钢,其中-炉为基体钢未添加微合金元素作为对比钢,另-炉钢中添加了微合金元素Nb以形成新型抑制剂.采用石英管直接伸入钢水吸取少量钢水后迅速插入水中进行急冷.电子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试样中的大型夹杂物为MnS与Al2O3,和/或Mgo的复合物.基体钢以及Nb微合金化试验钢急冷样品中都弥散分布着细小的析出物,这些细小析出物的直径约为几个纳米.Nb微合金化的高磁感取向硅钢中,不仅有Mns和AlN的细小析出物,还有大量细小的Nb(C,N)析出颗粒.采用Nb微合金化有望降低取向硅钢的板坯加热温度,还可能会进-步增强抑制剂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5.
从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三个方面对微合金化 3.5Ni 钢的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计算了三种强化方式对强度的贡献.结果表明:3.5Ni 钢进行 Nb,Ti微合金化后,通过适当的工艺控制,钢中可以析出较多均匀细小的 Nb(C,N),NbTi(C,N) 球形颗粒和 TiN 方形颗粒.这些细小粒子一方面产生析出强化的效果;另一方面钉扎奥氏体晶界,阻止晶粒长大,从而产生强烈的细晶强化效果.强度的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非常接近,同时,与国家标准 CCS1996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的要求相比,有超过 20% 的余量.  相似文献   
56.
通过水韧处理配合450℃时效热处理工艺,研究10Mn钢在2和5 J冲击载荷下耐磨性能.结果表明,10Mni钢在5J冲击载荷下失重量更少,加工硬化的速率更快,并且在不同冲击载荷下磨损失重量都出现了周期性变化.磨损表面SEM结果表明,表面存在犁削磨损、凿削磨损、裂纹.通过XRD数据对亚表面奥氏体和马氏体体积分数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57.
锆离子修饰可提升羽绒的保温性能,为进一步提高锆离子负载量和坚牢度,缩短工艺流程,采用植酸对羽绒进行预处理后,将其浸渍于硫酸锆溶液中,经螯合吸附制得锆离子修饰功能羽绒,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对修饰羽绒的结构进行表征,远红外辐射发热仪、平板保温仪对修饰前后羽绒的红外温升及保温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植酸预处理的锆离子修饰工艺不损伤羽绒原有的绒小枝及夹角特征形貌,修饰羽绒的蓬松度、清洁度、残脂率指标满足羽绒标准要求;植酸预处理显著提升了羽绒对锆离子的吸附量,修饰羽绒的红外温升和保温系数分别提高40%和8.1%;锆离子、植酸与羽绒纤维之间主要以共价螯合方式结合,具有良好的水洗牢度,经9次水洗锆离子仍维持较高负载量。  相似文献   
58.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X100管线钢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行为。通过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X100管线钢的动态再结晶规律,确定了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变形条件,得到了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图。通过双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X100管线钢的静态再结晶规律,得到了X100管线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通过线性回归得出X100管线钢的再结晶激活能为365 k J/mol,由化学成分算得的再结晶激活能为320 k J/mol,两者比较接近,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59.
60.
微机励磁调节器监控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监测微机励磁调节器WL-04B的运行状况,采用RS-485通信网络,编写了上层监控软件;同时,考虑到Windows环境下串行通信不易编程的问题,利用Visual Basic 6.0调用PComm函数库,用于处理串口通信。结果表明,采用PComm处理串口通信编程具有简单易行、程序可移植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