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8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7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患者的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MSCTA可清晰显示狭窄、闭塞以及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容积重建有利于显示病变血管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综合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和多曲面重建图像分析可清晰显示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即烟雾状血管.MSCT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6.2%(53/80);DS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7.5%(54/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的显示及分布情况与DSA大致相似.结论 MSCTA诊断烟雾病的灵敏度高,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烟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2.
不拆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在会阴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芹  李彬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6):541-542,544
目的 探讨会阴切开后不拆线皮内缝合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用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性缝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术后不拆线,48 h出院.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进行缝合,术后5 d拆线出院.结果 观察组切口均甲级愈合,对照组15例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5.58,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 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98,P<0.05).结论 会阴切开连续皮内缝合不拆线法具有切口愈合快、不需拆线、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提示会阴切开连续皮内缝合的方法有利于产妇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73.
不育症中医证候学特征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清华同方数据库经计算机检索方法收集(其中部分经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料手工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及专著。检索词"男性不育、中医、证候",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上述关键词的文献,然后筛除单纯中医证型研究及单纯西医临床研究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收集到101篇原始文献,有40篇与男性不育症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相关。再次排除12篇单纯中医证型研究及12篇单纯西医临床试验研究,共有16篇文献符合标准,进入综述。  相似文献   
74.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及时总结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为今后全面推广BOHS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深圳市松岗预防保健所(卫生监督所)BOHS试点开展工作数据,从机构和能力建设、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宣传与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结果①松岗预防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加强了职业卫生科建设,为有效开展BOHS试点工作创造条件;②近3年松岗街道工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均明显上升,2008年其覆盖率分别达91.4%和91.9%;③尝试多种职业卫生宣传和培训模式,职业病防治知识普及率达98.8%;④积极探讨多种BOHS工作模式,采用网格化管理及“120”分级管理、专项整治以及执法与服务结合等监督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劳动环境。结论松岗街道BOHS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5.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非靶向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不能终止黏膜炎症活动、疾病发展,且严重的不良反应限制了这些药物的应用。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大小和物理特性,能够通过黏液层将负载药物传递到肠道细胞,也可以通过内吞作用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调节肠道的免疫环境,此外,纳米颗粒还具有改变药物特性的潜力。总结了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合成纳米颗粒、天然纳米颗粒的研究情况,以期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体外荧光方法鉴定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BSB)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BSBp)的町靠性.方法 不同荧光标记物分别标记MB-BSBp的不同部位,观测微泡荧光强度(0、1、2和3级),以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作对照.结果 加入FITC荧光亲和素孵育,生物紊化脂质微泡(MB-B)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无荧光显示(0级).以两个浓度梯度(1:4和1:16)的DTAF荧光二抗(抗抗P-选择素单抗抗体)标记MB、MB-B、MB-BS和MB-BSBp,MB-BSBp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B、MB-BS仅在1:4时显示微弱的绿色荧光(1级),MB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无荧光显示(0级).结论 抗P-选择素单抗通过亲和素桥连有效装配在MB-B表面,体外荧光法是鉴定靶向微泡配体连接可靠性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携带抗小鼠P-选择素单抗的靶向超声微泡(MBp)和对比超声(CEU)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12只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假手术组(SH组),应用"亲和素-生物素"桥连法构建MBp。所有小鼠分别随机(间隔30min)经静脉弹丸注射给予普通脂质微泡(MB)和MBp,10min后行肾CEU检查,测量肾显影的声强度(VI),最后进行肾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第一帧CEU图像显示MBp及MB在IR组缺血再灌注肾分别可见显著及轻度的超声显影,而两者在SH组假手术肾均无明显的超声显影。VI值在IR组MBp较IR组MB及SH组MBp均明显增大(P〈0.05);而在IR组MB较SH组MB轻度增大(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肾血管内皮P-选择素表达较假手术肾明显增加。结论应用MBp行CEU检查可有效评价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将可用于评价微血管炎症或相关的血管内皮反应。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低分子肝素辅助以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几种镍化合物对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及转化细胞的致癌性。[方法]通过细胞转化、体外转化细胞的软琼脂培养和裸鼠接种 ,测定几种镍化合物的致癌性。用全谱直读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镍转化后接种成瘤细胞及肺癌组织中二价镍离子及镉、铬、铍、砷等几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水溶性镍化合物NiCl2、Ni(CH3COO)2、NiSO4 和不溶性结晶型NiS均可使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以NiS的作用最强 ,浓度为110μmol/L时 ,每瓶细胞的平均转化集落为15.7±3.51 ,而浓度大致相同的三种水溶性镍化物 (100μmol/L)的转化集落分别为7.33±3.61、6.3±2.31和5.67±1.53。转化细胞接种裸鼠后能诱发肿瘤形成。在肺癌组织中的二价镍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P<0.01) ,而NiS转化细胞内的二价镍离子浓度则相当于肺癌组织中浓度的二倍。[结论]NiCl2、Ni(CH3COO)2、NiSO4 和NiS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均具有转化活性和致癌性 ,此活性可能与细胞或组织内的二价镍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0.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观、综合观、动态观和黑箱思维等认识论上的相似性,说明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基础。认为在中医学的病因学、体质学、证侯学、诊断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研究等方面,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