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2篇
  免费   847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医药卫生   11804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713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旨在探讨用PHA刺激癌症病人转化与未转化的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以期较全面地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指标。为使细胞数与ANAE(+)%的变动较少,用适量的秋水仙素使PH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约控制在一次转化与分裂中期。  相似文献   
102.
<正> 为了解决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出现的口咽部干燥,灼热感,避免因口干而喝水过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我们和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合作,共同研制微型饮料——“利喉乐”。于1985起应用于体育、文艺、教育等部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利喉乐”的配方,剂型、包装,药理、毒理以及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回顾性调研江苏省部分三级公立医院微信公众号中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普工作情况,以微信应急科普调查为出发点,探讨公立医院健康传播品牌建设。方法:选择江苏省各地级市的三级公立医院共14家,关注后浏览江苏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与二级响应期间,各家医院官微中的相关健康科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家三级公立医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共发送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科普141条,有4家医院的官微上未找到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科普微信,科普总阅读数为75.5万次,原创科普与转载科普的阅读量有统计学意义(P=0.002),科普的形式对阅读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公立医院应急医学科普的发布和阅读量不均衡,在大数据时代,原创微信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提高公立医院健康传播的可及性、提高医务人员健康传播素养、提高与媒体的专业深度合作有助于建设公立医院健康传播品牌,提高应急科普可及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禽蛋中壬基酚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用丙酮对样品进行提取、高速离心后,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0.10~20 μg/kg范围内,壬基酚的线性方程为y = 712.9x - 0.356,相关系数为0.999 6,最低检出限为0.05 μg/kg,回收率在84.6%~109%,相对标准偏差为3.63%。结论 本法灵敏、准确,适合于禽蛋中壬基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蝮蛇咬伤诊治过程中相关凝血指标的改变情况,评价蝮蛇解毒汤在对蝮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蝮蛇咬伤患者114例,其中西医对照组患者51例,治疗组患者63例。对照组方案为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蝮蛇解毒汤口服。统计分析两组出血凝血相关指标[常规凝血实验(C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试验血栓弹力图(TEG)]。结果 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治疗组PLT较前改善(P <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PAgT中相关指标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较前均改善显著(P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花生四烯酸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EG中凝血因子活性R、纤维蛋白原功能K、纤维蛋白原功能α、血小板功能MA...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 1次/d,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两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手肿胀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UE)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手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MA-U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改善患者患肢灵活性、疼痛水平及手肿胀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侧肩、肘、手部关节肌肉疼痛和肿胀,提高患...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VEGF)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64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34例骨软骨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骨肉瘤、软骨瘤IMP3、survivn、VEGF表达情况及MVD,分析IMP3、survivn、VEGF表达水平与MVD的关系,分析IMP3、survivn、VEGF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患者IMP3、survivn、VEGF表达阳性率及MVD水平均高于骨软骨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患者中IMP3、survivn、VEGF表达阳性者MVD表达水平均高于表达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IMP3、survivn、VEGF染色评分与MV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性别、年龄、临床分期骨肉瘤患者IMP3、survivn、VEGF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及转移情况骨肉瘤患者IMP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与无转移情况骨肉瘤患者survivn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骨肉瘤患者survivn、VEGF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骨肉瘤患者VEGF阳性率高于无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P3、survivn、VEGF表达情况与骨肉瘤患者MVD水平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均存在关联,骨肉瘤患者IMP3、survivn、VEGF的表达情况少用于患者病情的评判。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固有肌层来源胃黏膜下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STER组(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n=30)和ESE组(行内镜下黏膜挖除术治疗,n=30),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的应激指标。结果两组的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虽手术时间长于ESE组(P<0.05),但整块切除率高于ESE组,创面长径小于ESE组,住院时间短于ESE组(P<0.05)。术后,两组的MDA水平均高于术前,SOD水平均低于术前,但STER组的MDA水平低于ESE组,SOD水平高于ESE组(P<0.05)。结论STER与ESE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黏膜下肿瘤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STER的创面长径较小,并能提升整块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保健对新生儿黄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保健法,研究组采用新生儿早期保健,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3天的黄疸值及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皮肤接触后不同时间的黄疸值。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3天黄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A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1、2天黄疸值,明显低于B组(P<0.05);研究组中A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黄疸值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保健应用于新生儿中,可影响新生儿黄疸水平变化,与母亲皮肤接触时间长的新生儿黄疸水平较低,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究双叶酸靶向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简称纳泡)制备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的寻靶能力。方法制备双叶酸靶向纳泡。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实验细胞,根据加入纳泡种类不同将细胞分成3组,分别为无靶向纳泡组、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及双叶酸靶向纳泡组。利用纳米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检测纳泡的粒径和Zeta电位,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纳泡对乳腺癌细胞的毒性,利用流式细胞仪和Cr释放实验检测靶向能力。结果纳米激光粒度检测双叶酸靶向纳泡的粒径为100nm左右。无靶向纳泡组、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及双叶酸靶向纳泡组毒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靶向纳泡组、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及双叶酸靶向纳泡组的结合率分别为0.52%,33.33%,96.76%,双叶酸靶向纳泡组结合率明显高于无靶向纳泡组和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叶酸靶向纳泡组黏附能力明显高于无靶向纳泡组和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叶酸靶向纳泡具有良好的超声增强显像能力和乳腺癌细胞靶向结合能力,有望成为乳腺癌细胞分子诊疗的理想造影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