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惠星  张维 《现代免疫学》1990,10(5):262-264
用血清斑点杂交试验证实 DHBV DNA 阴性的芙蓉鸭,采其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用 PHA刺激,建立了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发现 PHA 浓度20μg/ml、细胞浓度3×10~6/ml、孵育温度以 41℃最适宜。观察到加 10%正常鸭血清刺激指数明显高于 10%小牛血清。同时研究了不同鸭龄(1周龄~12周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发现 1周龄鸭淋巴细胞在 PHA刺激下无转化能力,4周龄鸭已有部分鸭的淋巴细胞能转化,8周龄的鸭淋巴细胞均能转化,说明8周龄鸭细胞免疫已成熟。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TGF-β1抑制T细胞的增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是否MSCs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SCs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分泌水平,应用抗TGF-β1抗体中和MSCs上清中的TGF-β1后,用^3h掺入法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PH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MSCs上清减少活化的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它的这种抑制作用能够被抗TGF-β1抗体部分逆转。结论:MSCs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检查慢性实质性腮腺炎25例,Sj?gren氏病31例,用花环形成试验测定外周血T和B淋巴细胞数;加PHA培养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查T细胞对PHA刺激的应答能力;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根据淋巴细胞致敏和抗涎腺抗体水平评定自身免疫反应;测定血清IgG,IgA,IgM和循环的免疫复合物(CIC)含量.对照组为30例健康人.检查结果慢性实质性腮腺炎患者,血淋巴细胞相对数(百分数)增高(P<0.05),T细胞绝对数增多(p<0.05),B细胞增多,血清IgA含量增高(p<0.05),T细胞对PHA刺激的应答能力下降,血清  相似文献   

4.
人IL-2的提纯、性状及其对B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Morgan氏等报告了将PHA刺激的人末梢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加入骨髓细胞中,它能够有选择性地使骨髓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长期持续培养。继之,1977~1978年Gillis氏等报告用同样的方法长期培养小鼠KillerT细胞,其抗原特异性与功能不变。于是,这种存在于淋巴细胞刺激培养上清液中的、能使T细胞在体外增  相似文献   

5.
应用FITC和PE双色荧光试剂并经流式细胞计分析了人扁桃腺T淋巴细胞亚群组成,以及用PHA刺激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活化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人扁桃体T淋巴细胞以CD4~+细胞占优势,CD4~+与CD8~+细胞比值约为5.32±0.55;2),经PHA刺激培养72小时,CD4~+CD8~+细胞明显增加;3)经PHA刺激培养后,IL-2受体(CD25)和HLA-DR抗原表达增加。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人扁桃体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提供了客观指标,对进一步探讨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PHA在小鼠体内诱发淋巴细胞转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 植物血凝素(PHA)在体外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已广为开展。本文观察了PHA在小鼠体内活化淋巴细胞的作用和几种在体外有显著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药物对它的影响。现将实验结果介绍如下。 材料与方法 PHA为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生产,批号810514,动物为本院饲养之雄性小鼠,随机分组,每组6只,  相似文献   

7.
人脐血源性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蒙  杨媛  杨东明  王序全  许建中 《免疫学杂志》2007,23(3):287-290,294
目的 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探讨其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利用贴壁筛选法通过多次传代得到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将获得的MSCs分别以不同数量加入到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和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体系中,用H3-TdR标记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增殖,观察脐血来源的MSCs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 从人脐血中分离获得的贴壁细胞,呈成纤维样的细胞形态,CD29、CD105和CD166表达阳性,CD14、CD34和CD45表达阴性;人脐血源性MSCs在体外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从人脐血中可以成功地分离出MSCs,其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为其作为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来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对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扩增UCBMSC并鉴定其表面标志及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UCBMSC与淋巴细胞直接共培养并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或在TranswellTM非接触体系中,用PHA刺激共培养。两个培养体系均分为阴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单独培养组)、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加PHA刺激组)、实验组(淋巴细胞加PHA和UCBMSC组)。四氮唑衍生物MTS还原法测定细胞增殖并计算抑制率。结果在共培养与TranswellTM非接触体系中不同数量UCBMSC对淋巴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UCBMSC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P0.05),具有剂量依赖性。但两体系中UCBMSC与淋巴细胞比值相同时,共培养体系抑制作用较非接触体系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BMSC能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且共培养体系抑制作用较非接触体系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质粒DNA体外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状况,建立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评价豚鼠细胞免疫水平的试验方法。方法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豚鼠全血,经植物血凝素(PHA)和质粒DNA刺激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增殖状况。结果豚鼠全血经PHA和D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不同;未免疫组经DNA和PHA刺激后增殖的差异显著,免疫组差异不显著。DNA质粒在体内外均可作为刺激源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活细胞染料CFSE染色的豚鼠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方法,可方便、快速、有效地评价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植物种子血凝素,例如从芸豆提取的植物血凝素(PHA),从刀豆提取的刀豆素A(Con.A)或从美洲商陆提取的商陆促有丝分裂因子(PWM)等等,在试管内刺激淋巴细胞可引起特有的淋巴细胞转化现象。最近无论在细胞学上或免疫学上都极其重视。不仅植物种子血凝素,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LPS)也能刺激B淋巴细胞使其活化。引起淋巴细胞活化,特别是淋巴细胞增殖的物质总称为促有丝分裂因子,其种类很多,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促有丝分裂因子(Mitogen)作用于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其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及扩增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将获得的MSCs在成骨诱导体系中诱导分化并鉴定,将诱导后的成骨细胞分别以不同剂量加入到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和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体系中,用3H-TdR标记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增殖,观察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从人脐血中分离获得的MSCs,呈成纤维样的细胞形态,CD29和CD105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在成骨诱导剂诱导下,具有成骨细胞样表型,可表达碱性磷酸酶,并形成矿化结节;人脐血源性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在体外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结论:脐血源性MSCs诱导为成骨细胞后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为其作为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来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灵  彭代智  陈博  左海斌  刘敬  周新 《免疫学杂志》2012,(4):295-299,30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PHA、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对Balb/c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及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初步了解这3种刺激剂与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研磨法分离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HA、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分别刺激培养淋巴细胞,收集细胞上清,用Traswell法测定细胞上清对淋巴细胞迁移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趋化因子XCL1、CCL4、CCL5、CCL3、IL-16、IL-8及CCL20的水平。结果 PHA组各个浓度刺激下淋巴细胞的迁移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onA组的刺激浓度为20μg/ml时,其对应的淋巴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D3ε单抗组,其浓度分别为2.5、10μg/ml时,对应的淋巴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各个刺激组中,ELISA测得的多种趋化因子水平在总体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分别刺激小鼠淋巴细胞后,其分泌趋化因子的功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趋化因子影响着小鼠淋巴细胞的迁移功能。趋化因子XCL1、CCL4、CCL5、CCL3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说明这几个因子在淋巴细胞迁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荐CD3ε单抗可以作为小鼠淋巴细胞迁移试验中的首选阳性对照,次选为ConA。  相似文献   

13.
细胞免疫试验(E花环试验,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由于影响因素众多,重复性较差,难于对临床研究提供可靠信息。国内虽曾集中多家医学院校对E花环试验等制定出统一的操作流程,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可能与缺乏统一参考品(淋巴细胞)有关。目前,液氮供应在国内已十分普遍,液氮冻存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3H]TdR掺入试验方法,观察不同浓度Leptin的单独作用及其与PHA的协同作用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Leptin的单独作用对人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均无刺激增殖作用,但可协同PHA的刺激增殖作用,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瘦素可协同PHA刺激人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检测用猪Ⅱ型胶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的异种异体细胞免疫反应。用Ⅱ型胶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60d,定期抽取血浆检测抗Ⅱ型胶原抗体;第60d取兔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兔脾细胞、淋巴结分别分离淋巴细胞,进行体外二次Ⅱ型胶原刺激,检测由此引起的反应性的细胞增殖规律。实验分为二组,第一组加入不同浓度植物血凝素(PHA)作阳性对照,并测定非特异性免疫;第二组加入不同浓度Ⅱ型胶原,检测特异性免疫。正常兔的淋巴细胞在PHA刺激下发生增殖,但对Ⅱ型胶原的第一次刺激不发生增殖,而免疫兔对PHA和Ⅱ型胶原的刺激均能发生显著的增殖。表明异种Ⅱ型胶原在一定浓度下.可以引起免疫兔的抗Ⅱ型胶原抗体的升高。并可引起兔脾、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异种Ⅱ型胶原能在体内引起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正> 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试验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已为许多实验室采用。本文用正交设计,以PHA淋转系统分析比较了影响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的多种因素,选择了较佳试验条件。以此条件进行  相似文献   

17.
β_2微球蛋白对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体(MHC)Ⅰ类抗原的分子结构及其免疫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它的分子量小,免疫原性弱,较难获得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本文系国内首次报道,用PHA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及极限稀释技术,从21株抗淋巴细胞克隆中筛选出一株分泌抗HLA Ⅰ类抗原轻链——人β_2M单抗的细胞株,命名为JZ-1。 JZ-1细胞株目前已培养8个月,分泌抗体稳定。它所分泌的抗体能与人β_2M专一性反应;反应滴度甚高,可达10~(-6);能封闭其它试剂对β_2M的反应;它与不同群体淋巴细胞的反应格局符合经典的β_2M分布格局;此外JZ-1单抗是一种补体结合性抗体,它对MLR及PHA淋巴细胞转化反应是有明显的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PHA和电离辐射两种因子,在单独和合并应用的条件下,观察了它们对大鼠胸腺和淋巴结细胞LDH同功酶表达所带来的影响。发现PHA在适宜剂量下,使T细胞LDH_5比例增高。但高剂量PHA对淋巴细胞的LDH_5或总的M型酶的比例均无明显影响。在经250rad~(50)Coγ射线照射后,淋巴细胞表现为LDH_1下降和LDH_5增高,但以LDH_1的下降最为突出,差别非常显著。从亚基分析来看,电离辐射主要使H型酶的比例下降。高剂量PHA虽未见改变正常淋巴细胞的LDH同功酶的组成与谱带分布,但具有明显地防止辐射所引起的LDH_1或H型酶显著下降和LDH_5或M型酶增高的作用。它提示辐射对淋巴细胞的生物效应,受到细胞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这对进一步研究外界刺激的作用与免疫潜能细胞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原位杂交荧光显示法观察了人淋巴细胞在促癌变剂黄芫花提取物(WCE)和12-0-十四烷巳豆醇-13乙酸酯(TPA)处理后,间期核仁rDNA的定位与数量改变,并与丝裂原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的效应作了比较,同时用银染色法观察了核仁。对照组淋巴细胞核仁小,原位杂交的rDNA为少数明亮荧光斑和分散的荧光点。经促癌变剂WCE和TPA处理后,银染色的核仁增大,银染颗粒增多,表明rDNA转录活化。原位杂交证明rDNA信号数目明显扩增,许多荧光小点断续相连形成网织状结构,与PHA刺激核仁转录活化的表现一致。对核仁内所含银染颗粒和rDNA荧光斑点数均值的统计学分析表明,WCE、TPA和PHA各加药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3个加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别。提示两种促癌变剂皆具有刺激核仁rDNA扩增和转录活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用环孢素A(CsA)治疗前后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培养前后早期激活标志CD69的表达及其意义。将外周血在PHA20μg/ml条件下进行全血细胞培养,于0h和4h分别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对CD4+、CD8+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PHA刺激前初治SAA和MDS-RA+MDS-RAS患者CD4+、CD8+细胞CD69的表达率增高,CAA与RAEB+RAEB-T患者CD8+细胞CD69的表达率增高;PHA刺激后AA与MDS患者CD4+、CD8+细胞表达CD69明显增强,AA患者CD4+细胞CD69的表达率高于CD8+细胞。CsA治疗后SAA患者PHA刺激前CD4+、CD8+细胞CD69的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CAA患者CD8+细胞CD69的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治疗后AA患者PHA刺激后CD4+、CD8+细胞CD69的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CsA治疗有效的AA患者治疗前PHA刺激前后CD4+、CD8+细胞CD69的表达率明显增高,治疗后明显减低。初治AA患者PHA刺激前后CD4+细胞CD69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MDS患者。说明T细胞早期活化及其活化潜能增强,以及产生针对自身造血干/祖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在AA和MD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CsA能抑制AA患者T细胞的早期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