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患者交接流程中交接卡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1年4月-9月选取接受内镜治疗患者328例,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A组(139例)和B组(189例),A、B两组分别采用传统交接方式和在传统交接基础上改进的交接卡交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内镜治疗后首次用药等待时间、满意度、错误用药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术后回病房首次用药等待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接卡交接方式用于内镜治疗患者,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提升科室管理品质。  相似文献   
72.
目的预测各型丙型肝炎病毒(HCV)的MHC-Ⅱ类抗原表位,为HCV的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检索出10条包含6种基因型的HCV完整氨基酸序列,使用在线MHC-Ⅱ类抗原表位分析工具NetMHCⅡpan-2.1 Server,从MHC-Ⅱ类抗原表位在6种HCV型别之间的保守性及与MHC-Ⅱ类分子亲和力两方面评价HCV携带的潜在MHC-Ⅱ类抗原表位。结果位于NS3和NS5B蛋白的3段表位核心序列具有较好的保守性,其中尤以NS3蛋白携带的表位核心序列保守性最好;高亲和力的MHC-Ⅱ类抗原表位主要位于E2、NS5A、NS4A和NS5B蛋白,其中E2和NS5A蛋白携带的高亲和力抗原表位较为丰富。结论 NS5B蛋白所携带的MHC-Ⅱ类抗原表位兼顾了各个HCV基因型之间的保守性及与MHC-Ⅱ类分子的高亲和力,具有较好的疫苗应用前景;NS3、E2、NS5A和NS4A蛋白有可能成为HCV多表位肽疫苗的备选组分。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解表方对上呼吸道黏膜免疫的作用.方法:复制寒冷刺激致上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观察解表方对模型小鼠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对模型小鼠进行滴鼻、腹腔注射感染肺炎链球菌,观察解表方对其死亡率和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琼脂打孔法进行解表方体外抑菌实验,探讨解表方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结果:麻黄汤、银翘散均能提高模型小鼠唾液中SIgA含量和溶菌酶活性,而玉屏风散仅能升高小鼠唾液中溶菌酶活性;麻黄汤和银翘散能降低滴鼻感染肺炎链球菌小鼠死亡率并延长生存时间;但3方对腹腔注射肺炎链球菌小鼠的死亡率没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实,3方均无抑菌作用.结论: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可能是解表方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4.
雷娜  罗锋 《华西医学》2012,(5):775-778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纳米技术不仅可以高效精确地定量检测肿瘤组织的分子标志物,显示微小的恶性病灶和前哨淋巴结,还可为抗肿瘤药物、放射增敏剂、基因治疗等提供良好的药物载体,显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苏木、苏木+黄芪对Lewis荷瘤小鼠肺癌转移过程脾Th17/Treg细胞及其平衡机制影响,为中药逆转肿瘤炎性微环境中免疫逃逸和抑制肿瘤转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复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观察肺转移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Th17/Treg细胞百分比动态变化;RT-PCR检测各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Foxp3、RORγtmRNA动态表达水平。结果:从各组药物抑制肺转移率看出,益气活血药苏木+黄芪优于单纯活血药苏木(P<0.05),与环磷酰胺组相似(P>0.05);除苏木黄芪组外,各荷瘤组小鼠脾Th17与Treg细胞随时间迁移呈现出上升趋势,且苏木黄芪组较其余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Th17/Treg比值亦随时间迁移呈现出上升趋势,与正常组比较均存在比值的平衡失调;Th17与Treg细胞关键转录分子RORγt、Foxp3呈现出与Th17和Treg细胞相应的动态改变。结论:益气活血药苏木+黄芪组在抑制肿瘤形成过程中的炎性微环境优于单纯活血药苏木组和环磷酰胺组;各组药物对肿瘤转移机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益气活血药优于单纯活血药和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76.
刘瑞  雷娜  李杰 《辽宁中医杂志》2012,(8):1532-1534
肿瘤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综合性病机变化的结果。内生五邪是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关键因素,其"发病隐匿,起病缓慢"的致病特点与肿瘤起病特点极为相似,并可通过其发病特点寻求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机,探讨其在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对于临床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痰、瘀、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必须病理因素,其与内生五邪有着类似的致病特点,分析两者之间关系将为中医肿瘤理论基础研究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77.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自体供皮区有限,创面修复较为困难。近年来,我科采用异种皮、微粒皮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EGF)混合移植修复创面,修复效率较高,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肿瘤发热常用药物的规律和特点,为肿瘤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36年的相关文献,将符合标准的118篇文献中的处方用药归类,查出其性、味、归经,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东方灵盾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WTM),对符合标准的360篇专利主题词进行在线统计分析。结果:对文献里涉及中药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柴胡、黄芩、当归、人参、地黄、白术、黄芪、知母、白芍。文献收录的156味中药多为清热药及补益药,性多寒、温,味则以苦味为先,其次为甘、辛,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肺、心经。对WTM数据库检索专利进行统计,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茯苓、生姜(干姜)、党参。结论:苦寒入肝经药物为治疗肿瘤发热的常用药,常用药物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院间转运血糖监测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为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的院间转运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NICU院间转运的270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转运途中及时监测血糖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低血糖及时纠正率达100%。[结论]转运前、转运中及时监测血糖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血清微RNA-22(miR-12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胆囊收缩素-18(CCK-18)水平联合检测对复杂性胆石症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我院复杂性胆石症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常规胆石症患者63例作为对照Ⅰ组、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Ⅱ组。对比三组血清miR-122、HMGB91、CCK-18水平,分析血清miR-122、HMGB1、CCK-18单独及联合诊断复杂性胆石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miR-122、HMGB1、CCK-18水平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miR-122检出复杂性胆石症52例,HMGB91检出55例,CCK-18检出51例,miR-122联合HMGB91检出52例,miR-122联合CCK-18检出51例,HMGB91联合CCK-18检出51例,三者联合检出57例;血清miR-122、HMGB91、CCK-18联合诊断复杂性胆石症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独及两两联合诊断,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单独及两两联合诊断(P<0.05)。结论:复杂性胆石症患者血清miR-122、HMGB91、CCK-18水平异常升高,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便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