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dentify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ils ( HK-2) after injury caused by oxalic acid and 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 COM ) crystal,an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role of renal tubular cell injury in kidney stone formation. Methods Normal HK-2 cells were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初步探讨自制套管行单孔后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5~10月,对12例无功能肾患者行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患者取健侧卧位,腋中线髂脊上斜行切口,长约4cm,钝性分开肌层进入腹膜后间隙,气囊法扩张建立手术空间,自制单孔套管。从单孔通道分别置人常规腹腔镜及手术器械,按照标准的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手术操作步骤完成手术,切除标本均从切口取出。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0~12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60mL,术后住院3~5d。无中转开放及标准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后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术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自制套管及普通腹腔镜器械可降低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2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免疫调节能力,但其对肾移植受者体内CD4+T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目的:探讨ImmuKnow检测技术对肾移植受者CD4+T细胞免疫状态的监测作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对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并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的受者24例,以各项移植前指标匹配、接受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的肾移植受者48例作为对照。两组受者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第14,30,60,90,180天,以及在发生急性排斥或感染时抽取静脉血,以ImmuKnow法检测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结果与结论:移植后6个月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急性排斥和移植后总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巴利昔单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受者移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均明显低于移植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12例、巴利昔单抗组26例发生了移植后感染,这些受者发生感染时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均明显低于病情稳定时(P〈0.01)。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治疗可有效降低肾移植受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ImmuKnow法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可有效反映受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4.
目的: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体内,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存活情况。 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11在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完成。①分离纯化近交系F344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记CD34,CD44和CD90。②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15mg/kg)建立心肌病心力衰竭模型,然后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16只,以5-溴-2’脱氧尿苷标记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股静脉移植;移植对照组16只,移植等量DMEM培养基。③细胞移植后4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量3组大鼠的心功能,心脏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在受体大鼠体内的存活情况。 结果:实验中细胞移植组有4只大鼠,移植对照组有7只死亡,进入结果分析31只。①体外培养的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一表达CD44和CD90,不表达CD34。②心功能测定显示: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均比移植对照组明显升高[(101&;#177;7)比(76&;#177;6)mmHg,(4875&;#177;309)比(3644&;#177;380)mmHg/s,(5075&;#177;336),(3544&;#177;354)mmHg/s,P〈0.05],而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降低[(15&;#177;1),(20&;#177;2)mmHg/s,P〈0.05];移植对照组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心脏组织切片上有5-溴-2’脱氧尿苷标记的移植细胞存活,并且表达心肌特异性抗原β-肌球蛋白重链;细胞移植组室间隔和左心室处血管数量均明显多于移植对照组[(9.0&;#177;1.3)比(6.5&;#177;1.9)血管数/高倍镜,(9.9&;#177;1.5)比(7.8&;#177;1.4)血管数/高倍镜,P〈0.05]。 结论①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归巢至心脏,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草酸和一水草酸钙结晶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毒性作用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上皮细胞受损在肾结石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人HK-2细胞至长满后,换成无血清培养基,加入草酸至不同终浓度,显微镜下观察结晶的形成及其对细胞的粘附.收集结晶以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其成分.CCK-8试剂盒检测1、2、5和10mmol/L草酸分别作用4、12和24 h后对HK-2细胞的毒性反应,Bradford法检测HK-2细胞表达总蛋白量的变化.结果草酸加入含Ca2+的DMEM培养基后,数分钟内显微镜F即可见结晶形成并粘附于细胞表面.FT-IR分析表明结晶成分为一水草酸钙.草酸和一水草酸钙对HK-2的毒性作用呈明显浓度依赖性,但在1~10 mmol/L草酸浓度下毒性作用不随时间延长而增加.1、2、5mmol/L草酸作用12 h和对照组HK-2表达蛋白量分别为(358±51)、(365±43)、(328±52)和(329±60)mg/L,P值均>0.05,而10 mmol/L草酸作用12 h后,HK-2表达蛋白量为(264±76)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草酸和一水草酸钙可对正常人HK-2细胞产生毒性损伤,造成细胞表达蛋白的改变,可能在肾结石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一期多通道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巨大、完全鹿角形肾结石的主要并发症处理和护理要点。方法:行多通道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巨大、完全鹿角形肾结石患者78例,术前积极做好心理指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及肾造瘘管和导尿管的护理,出院前做好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结果:78例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术后KUB结石取净67例(取净率85.9%)。所有患者经积极术后护理和治疗均顺利出院。结论:多通道经皮肾取石术是治疗巨大鹿角型结石的有效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的术后护理是患者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自制套管单孔后腹膜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1例严重的乳糜尿患者行单孔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增加辅助套管,或转为标准3通道腹腔镜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短期随访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孔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其临床治疗效果尚需大样本中远期随访和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移植肾活检术前行腹部加压卧床排尿训练对术后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10月移植肾活检术患者45例,采用术前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穿刺前1d进行常规卧床排尿训练;观察组在穿刺前1d在移植肾区放置0.5kg沙袋腹部包扎再进行卧床排尿训练5次以上,直至患者感到自然顺畅地排出尿液为止。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尿方式(自行排尿、诱导排尿、导尿)。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中有20例自行排尿,3例诱导排尿,无一例需留置导尿;对照组22例患者中有13例自行排尿,5例诱导排尿,4例需留置导尿。观察组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移植肾患者穿刺活检术前进行腹部加压卧床排尿训练,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正常自行排尿,减少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经肾镜取石术(mPCNL)、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三种微创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229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2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RLU(77例)、mPCNL(76例)和URL治疗(76例)。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RLU组和mPCNL组的手术成功率和结石取净率均明显高于URL组,分别为100%vs 100%vs 88.16%、100%vs 98.68%vs 82.09%(P<0.01)。RUL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RLU组和mPCNL组,分别为(41.72±15.6)min vs(90.12±19.0)minvs(88.82±19.1)min、(3.70±1.9)d vs(8.65±1.6)d vs(8.76±2.1)d,P<0.01。mPCNL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RLU组和URL组。结论:RLU、mPCNL及URL均可用于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用何种方法应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存留时间及肾积水情况,遵循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小和经济实用的原则,并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不放置肾盂造瘘管的疗效.方法 输尿管上段或肾结石行PCNL患者240例.男147例,女93例.年龄19~64岁,平均(48.5~9.4)岁.结石直径1.2~5.6 cm,平均(2.8±1.2)cm.患者入选标准:术前无尿路感染病史、单通道、碎石术中无明显出血、无需行二次经皮肾操作者.随机分2组:A组(n=120)术后不放置肾盂造瘘管,B组(n=120)术后放置14 F肾盂造瘘管.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需应用镇痛药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漏尿发生率.结果240例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A组术后6 h、第1天、第2天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2±1.5、2.1±1.6和1.2±1.0,均显著低于B组的5.5±2.4、3.9士1.5和2.5±1.5,P值均<0.01;A组需使用镇痛药者18例,B组为32例(15.0%与26.7%,P<0.05),A组术后发生尿漏3例,B组28例(2.5%与23.3%,P<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1.7±0.6)d,B组(3.1±1.1)d,P<0.01.结论对于无尿路感染、一期手术、单通道、术中无明显出血的患者,PCNL术后不放置肾盂造瘘管可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