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胸外伤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60岁老年人胸部外伤7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使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是靠引起食物的水分子高速运动、互相摩擦而产生热量以达到加热目的。食物中约70%的质量是水分,水受热会蒸发,微波加热也会减少食物含水量,而降低食物的柔软度与口感,但用微波炉快速加热或烹调食物,不会减少食物的营养成分,也不会中毒。  相似文献   
63.
1999年9月,北京终于传来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白血病成功的消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起源地和研究中心,北京的“脐血移植”似是姗姗来迟,但毕竟沉闷终结。  相似文献   
64.
患者 男,53岁.因反复上腹胀满不适2年余,下段胸骨间断性疼痛1个月入院.入院前1个月曾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黏膜隆起(距门齿35 cm处见2 cm大小半球形隆起,黏膜颜色正常),十二指肠球部息肉,在胃镜下行十二指肠球部息肉电切除术.既往无结核病史及其接触史.  相似文献   
65.
GDNF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正> 1993年Lin等从大鼠B49胶质细胞系中分离、纯化并成功克隆了一种新的神经营养因子即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最初,因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特异性营养活性而被广泛重视。后来的研究发现,GDNF对胆碱能运动神经元也有强的活性[1]。此外,其对感觉神经元、交感神经元也有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以蛋白体(proteosomes)佐剂,非共价结合鼠疫F1-V重组蛋白为免疫原,探讨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佐剂与鼠疫F1-V重组蛋白为免疫原非共价结合,滴鼻免疫BALB/c小鼠4次后,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F1-V的IgG和IgA抗体及抗体亚型分类,并检测鼻咽、肺、小肠及阴道灌洗液中特异性抗F1-V的黏液分泌型IgA;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鼻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脾淋巴细胞、肠系膜淋巴结及小肠PP结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第4次免疫后7d,用100 LD_(50)的鼠疫141强毒株进行腹腔攻毒。结果(1)以蛋白体为佐剂的鼠疫F1-V抗原与单纯的F1-V组相比,蛋白体疫苗组诱导血清IgG、IgA抗体显著升高(P<0.01),同时蛋白体疫苗组能诱导鼻咽、肺、小肠和阴道内多个黏膜部位特异性IgA抗体的产生,尤其是肺和生殖道冲冼液内抗体升高极为显著(P<0.01);(2)蛋白体疫苗组主要引起IgG1型抗体,主要诱导T_H2型免疫反应;(3)蛋白体疫苗组NALT和SP中CD4~ /CD8~ 比值比PBS对照有显著增高(P<0.01),MLN和PP中CD4~ /CD8~ 比值与PBS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在100 LD_(50)的鼠疫141强毒株腹腔攻毒后鼠疫F1-V重组蛋白组小鼠免疫保护率为0,而蛋白体佐剂疫苗组小鼠免疫保护率为67%。结论以自制的蛋白体为鼠疫F1-V抗原的佐剂滴鼻免疫小鼠,蛋白体不仅提高鼠疫F1-V抗原的系统免疫应答,而且能诱导小鼠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局部黏膜免疫应答。蛋白体佐剂鼠疫疫苗对100 LD_(50)的鼠疫141强毒株腹腔攻毒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这为鼠疫黏膜疫苗的研制提供候选材料,也为鼠疫黏膜疫苗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开音颗粒的抗炎作用。方法:用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法、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法、大鼠钮扣肉芽肿法和小鼠纸片肉芽肿法,观察开音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开音颗粒能对抗二甲苯、角叉菜胶、钮扣以及纸片的致炎作用。结论:开音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8.
袁源 《大众健康》2004,(12):56-61
2004年8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了这样一件事,为外国留学生及访问学者,设立了一个“杰出校友奖”。  相似文献   
69.
食管破裂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并急性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资料女,52岁。以腹泻、呕吐后左胸背部疼痛1天入院。患者于1天前因进不洁饮食(菌类)后出现腹泻、恶心伴呕吐,随后出现喷射性呕吐,左侧胸背部出现撕裂样剧烈疼痛。查体:体温38·7℃,脉搏100/m in,呼吸30/m in,血压120/83 mmHg。急性痛苦面容,左胸叩击痛( ),叩诊浊音,语颤减弱。血白细胞12·0×109/L,尿便常规、血清淀粉酶以及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提示胆囊壁毛糙、壁厚。考虑为急性胃肠炎并急性胆囊炎。给予禁食水、抗炎、补液以及解痉镇痛、退热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随后摄X线胸片及B超检查结果均提示:胸腔积液(双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以期为脐带MSCs的神经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剖宫产新生儿脐带,酶消化法获取MSCs,进行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志。取扩增3,5,10代的MSCs分别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性标志。结果脐带富含MSCs,且脐带MSCs(UCMSCs)强表达CD13、29、CD44、CD105,弱表达CD106,不表达CD34、CD11a、CD14、CD33、CD45。神经条件培养基诱导后的细胞平均有70%左右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表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不同代数的MSCs经诱导后均表达nestin,NSE,NeuN,NF-M,弱表达GFAP。RT-PCR显示诱导后NSEmRNA表达增加。结论MSCs存在于人脐带中,并且在体外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特定条件下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