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非识字型高龄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识字和非识字者定义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读写简单的文章为识字者,否者即为非识字者。”中国是亚洲的人口大国之一,尽管非识字型人口的比例较低,但由于人口数量的关系,实际上非识字型人口的总量仍然不少。非识字者因为不会读书写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个人生活质量以及对后代的教育,妨碍了他们对社会作出贡献和履行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次在海口市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检测及资料收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血液透析患者694例纳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9.5%,其中HBsAg、HBeAg、抗HBe及抗HBc阳性率分别为5.5%、3.0%、6.6%、12.5%。以上1项阳性者104例、2项阳性者5例、3项阳性者26例,分别占77.0%、3.7%、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438)、透析年长>3年(OR=2.956)、血管通路方式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OR=1.917)、透析频次≥3次/周(OR=1.682)、有既往肝病史(OR=4.495)是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乙肝疫苗接种史(OR=0.265)是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年龄及透析年长增加、透析频次高和有肝病史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乙肝疫苗接种史是保护因素,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及接种疫苗等干预措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的最佳方法,减少不溶性微粒进入体内。方法以≥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数为指标,采用光阻法对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在不同配液器具下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测定。结果≥10μm不溶性微粒测试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药物后两组微粒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μm微粒的数据分析中,加入1支药物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6支药物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组合式配液装置能明显减少不溶性微粒的产生,且随着加药数目的增多减少较大微粒数量的优越性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7mg,隔天1次;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60mg,2次/d,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7mg,隔天1次;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93%,比较对照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紫草膏联合封闭和冰敷治疗抗癌药物渗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草膏联合封闭和冰敷治疗抗癌药物渗漏引起局部损伤的疗效。方法 52例抗癌药物渗漏的患者发现后及时局部封闭,然后间断冰敷,24 h后紫草膏外涂,观察局部组织损伤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1.15%。结论紫草膏联合封闭和冰敷能有效防治抗癌药物渗漏引起组织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提高医学生对核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核医学知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方法 选择2013级与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授课学期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考试、实际病例解决问题能力考核及学生课堂满意度调查等。结果 理论考评中2个年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1)。实际病例解决问题能力考试(t=4.65,P<0.05)、学生满意度调查(t=3.43,P<0.05)中2014级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2013级对照组的成绩。结论 教研室针对核医学知识的特点减少理论课时、增加见习课时及现场实际操作技能练习,在见习课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小测验及情景等教学法的改革措施,明显提高了学生应用核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核医学知识、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乏氧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中叉头蛋白P3(FOXP3)表达的影响,阐明乏氧调控FOXP3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选取人OSCC细胞株FaDu和OECM-1细胞,常氧和乏氧条件下培养18h。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FaDu和OECM-1细胞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定量PCR(ChIP-qPCR)法检测FOXP3基因启动子上组蛋白修饰H3K4乙酰化(H3K4ac)、H3K4三甲基化(H3K4me3)和H3K27三甲基化(H3K27me3)水平。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基因沉默的FaDu细胞,以实时定量PCR和ChIP-qPCR法检测FaDu细胞中HDA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FOXP3mTNA表达抑制率。结果:与常氧条件比较,乏氧条件下FaDu和OECM-1细胞中FOX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别下降65.6%(P<0.01)和75.7%(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乏氧条件下FaDu和OECM-1细胞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氧条件下;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与常氧条件比较,乏氧条件下FaDu细胞中FOXP3基因启动子上的H3K4ac和H3K4me3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H3K27me3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无HDAC3基因沉默的FaDu细胞比较,HDAC3基因沉默的FaDu细胞中缺氧诱导的FOXP3启动子上H3K4ac和H3K4me3表达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缺氧诱导的FOXP3mRNA相对表达抑制率降低(P<0.05)。结论:乏氧可通过HDAC3介导的FOXP3基因启动子上H3K4ac水平下调而抑制OSCC细胞中FOXP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三苯氧胺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对早孕绒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案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自愿选择药物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三苯氧胺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终止早孕,米非司酮总量150 mg,三苯氧胺10 mg,2次/d,连续3 d,总量60 mg,第4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米非司酮150 mg,第1天晨空腹口服,第4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中绒毛的bcl-2蛋白在表达程度上有差别(χ2=21.696,P<0.01),研究组中蛋白表达等级较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平均时间,研究组为(8.4±1.9)d较对照组(10.9±2.1)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0 mg三苯氧胺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合用可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合用三苯氧胺后使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缩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