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21.
断流术与分流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断流术与分流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方法:对照组9例、断流术组14例和分流术组12例,采用术前及术后3个月胃镜检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测凋亡指数(AI)和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Caspase-3 mRNA表达量.结果:对照组AI值为(2.31±0.11)%,Caspase-3 mRNA表达量为0.51±0.03,其他组与对照组比较,AI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断流术后AI值由术前的(12.83±1.54)%增加到(16.24±1.68)%,(P<0.05),PHG病人2例由轻转重,PHG病变程度加重(P<0.05);分流术后AI值从术前的(12.18±1.32)%回降至(8.58±0.72)%(P<0.05);术后PHG病人1例由重转轻,4例痊愈,PHG病变程度得到缓解(P<0.05).Caspcse-3 mRNA表达量与AI值有类似改变,两者呈正相关(r=0.86,P<0.05).结论:PHG胃粘膜细胞凋亡增加,断流术后凋亡加剧,PHG病变程度加重;分流术后凋亡改善,PHG病变程度缓解.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间,我院109例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6例患儿并发阴囊水肿,发生率0.05%;3例并发阴囊积液,发生率0.03%,未有复发,其余105例患儿术后一周左右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痛苦小,一般仅需15~50min;且术中出血量少,疝囊结扎可靠,便于腹壁修补,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相对较低,切口小而不影响美观,有利于术后患儿尽快恢复,其安全性及精准性较高。目前认为,是临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5例直肠经腹低位切除术(Dixon's术)后吻合口复发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了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时间、治疗情况和疗效.结果:本组13例(86.7%)于术后2年内复发,9例再次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无瘤生存2年4例,5年1例,带瘤生存2年2例.结论:保肛术应慎重,术后吻合口复发仍以外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掌(足)背五角形皮瓣重建术在先天性并指(趾)指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诊的先天性并指(趾)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掌(足)背五角形皮瓣重建术对所选病患进行治疗,综合分析本组的疗效,予以3~14个月的随访,统计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者例数,并利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本组患儿家属对指蹼外观的满意程度。结果:本组60例患儿的指(趾))蹼伤口均获得一期重建,在术中不需要进行植皮。随访发现,无1例患儿在术后发生皮瓣坏死、远期指(趾)蹼爬行与皮瓣感染等并发症。2例患儿的双足背侧出现增生瘢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观效果,但趾蹼美观基本不受影响,患儿屈指功能比较好。经问卷调查发现,本组60例患儿家属对趾蹼外观的满意度为100.0%。结论:选择掌(足)背五角形皮瓣重建术,并将之合理运用于先天性并指(趾)中,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并发症少,指蹼外观较好。  相似文献   
26.
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普外科于近6年收治5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发病平均年龄48岁,40岁以下43例(77%),急性单纯性结肠梗阻49例,并发穿孔6例,弥漫性腹膜炎3例。肿瘤部位:盲肠部6例,升结肠3例,肝曲5例,横结肠7例,脾曲9例,降结肠11例,乙状结肠15例。1.2手术治疗:(1)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法30例,癌肿位于右半结肠15例,均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与横结肠端端吻合。癌位于横结肠4例,均行横结肠切除手术,升结肠与降结肠吻合术。癌肿位于左半结肠11例,行左半…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0例NEC患儿和140例非NEC新生儿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NEC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统计NEC患儿治疗方法,将手术治疗患儿按照其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手术年龄≤7 d)和晚期手术组(7 d<手术年龄≤28 d),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NEC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喂养方式与非NEC组存在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新生儿体重<2.5 kg、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是新生儿NE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母乳喂养是新生儿NEC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早期手术组手术指征、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与晚期手术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NEC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败血症和母乳喂养,需根据NEC患儿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8.
78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对 78例先天性肛门闭锁病人施行会阴肛门成形术 42例 ,横结肠造瘘术 3 3例 ,直肠瘘管扩张术 3例。二期行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2例 ,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3 0例。结果  1例术后出现肛门失禁 ,2例术后出现肛门严重狭窄 ,3例瘘管复发 ,4例横结肠造瘘术后放弃治疗 ,其余均治愈。结论 先天性肛门闭锁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方式为 :高中位肛门闭锁一般应在新生儿期行横结肠造瘘术 ,待 6~ 12个月时实施骶会阴或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中位闭锁合并较大的会阴瘘或直肠舟状窝瘘可先作瘘管扩张以利排便 ,6个月后行会阴肛门成形或骶会阴肛门成形术。低位闭锁可在新生儿期行会阴肛门成形术。  相似文献   
29.
我们于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收治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和隐睾共36 0例。其中 2 30例采用耻骨上皮肤横纹切口 ,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0例 ,男 2 0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0d~ 12岁 ,腹股沟疝15 0例 ,其中 5 3例为急诊腹股沟嵌顿疝 ,鞘膜积液 5 8例 ,隐睾 2 2例。1 2 手术方法 小儿腹股沟韧带上方约 2cm处有一明显的皮肤横向皱纹 ,我们即利用此皱纹 ,于病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1~ 2cm处向耻骨结节上方作一横切口约 2~ 4cm ,依次切开皮肤 ,浅筋膜 ,利用小拉钩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后切开 ,暴露腹…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伴阴茎下弯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62例小儿尿道下裂伴阴茎下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包皮内板岛状皮瓣加盖尿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一次手术成功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伴阴茎下弯可获得显著的手术效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