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4月期间,74例Ⅰb2~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进行NACT,观察NACT的疗效。结果74例宫颈癌NACT总有效率为77.03%(57/74),Ⅰb—Ⅱa期的有效率为88.46%(46/52),Ⅱb-Ⅲa期有效率为50.00%(11/22)。NACT后手术治疗46例,3例(6.52%)切缘阳性,8例盆腔淋巴结阳性,占17.39%(8/46),7例(15.22%)深部问质浸润。随访56例患者,随访时间8~72月,中位随访时问29月。结论由于NACT对宫颈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让更多患者获得了手术机会和保留性功能,可作为一项有用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地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将300例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常规给催产素,观察1组(100例)在催产素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2组(100例)在催产素的基础上加用麦角新碱。记录胎儿娩出后0.5、1、2、24 h出血量、血压、心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1、2组产妇产后1、2、24 h出血量均少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产妇产后1、2、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1、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和6%、2%,观察1、2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明显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临产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每卵子雌激素水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预测妊娠率的临床价值。方法: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中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HCG注射日血清E2浓度。结果:每卵子E2水平为70~140pg/ml时妊娠率最高。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注射HCG日的每卵子E2水平是预测妊娠成功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6.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方法及垂体后叶素在术中的作用。方法:腹腔镜下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38例为A组(垂体后叶素组),于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加入0.9%氯化钠10mL,30例为B组(对照组),予局部创面电凝止血或明胶海绵填压止血。结果:6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A组出血(50.62±43.67)mL,B组出血(105.76±83.25)mL;手术时间:A组(97.72±43.65)min,B组(120.76±42.48)min。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讨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提高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5月-2013年5月6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56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7%,使用最多的药物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占47.7%和44.1%;在使用抗菌药物的256例病例中术前30min~2h给药的235例,占91.8%,术前>2h给药的5例占1.9%,术中追加用药1例占0.4%,术后当天给药的1例占0.4%,术后>1d给药的3例占1.2%;总用药持续时间<24h59例占23.0%、24~48h54例占21.1%、48~168h107例占41.8%、>168h36例占14.1%。结论 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给药时机、持续用药时间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首次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提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真菌性阴道炎的病因和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医院门诊检查的12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用2%碳酸氢钠液体冲洗外阴阴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卫生宣教、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和局部加用硝酸咪康唑阴道栓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7 d后的疗效以及治愈者1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复发率为3.6%;对照组有效率为73.3%,复发率为15.9%;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卫生宣教、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及局部应用硝酸咪康唑阴道栓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好、复发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9.
用评分法预测心肺复苏术后昏迷病人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CPRROSC)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价方法 ,提高该类病人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分析文献,找出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昏迷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赋予每个因素一定分值,建立CPRROSC预后评分法.用该评分法回顾性评价115例CPRROSC住院病人的预后,比较不同预后病人CPRROSC预后评分的差异,计算其对两种严重不良预后(死亡或植物状态)与其他类型预后区别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5种不同预后(正常、轻度神经功能障碍、重度神经作者单位: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盂新科、赵志刚、吴光风、魏刚、刘德红、郑晓英、苏顺庭);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产科(石少权)功能障碍、植物状态和死亡)病人CPRROSC预后评分比较.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1,P=0.000).其中正常组与神经功能轻度异常组、死亡组与植物状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2±3.03 vs 4.88±3.52,P=0.318;15.47±3.31 vs 14.04±3.84,P=0.108);其他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植物状态组vs重度神经功能异常组为14.04±3.84 vs 10.70±3.30,P=0.011;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均为P=0.000).CPRROSC预后评分在8分以下对预后良好(正常或神经功能轻度异常)的病人区别能力最强;13分以上对预后严重不良的病人区别能力最强.CPRROSC预后评分对严重不良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结论 CPRROSC预后评分对病人严重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和区别能力,可以作为心肺复苏后昏迷病人最终预后预测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