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9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首次换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细胞的培养时间、数量及纯度是影响干细胞移植的关键因素,优化体外细胞培养模式可以提高移植的成效。 目的:观察不同的首次换液模式、相同的后期换液条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时间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首次换液方式分为以下6组:24 h半量换液组、24 h全量换液组、48 h半量换液组、48 h全量换液组、72 h半量换液组、72 h全量换液组,以后每4 h全量换液。记录各组第0~3代培养时间及细胞纯度。 结果与结论:各组培养总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6.455,P < 0.05),48 h全量换液组最短,24 h全量换液组最长,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24 h全量换液组各代细胞纯度均最高,72 h半量换液组各代细胞纯度均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所获细胞CD29、CD90阳性,CD34、CD45阴性,可以向成骨、成脂诱导分化。结果显示首次换液方式能影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周期及其纯度,48 h半量换液为最佳首次换液方式。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比18F-FDG PET-CT脑显像与EEG对颞叶癫痫灶术前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15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脑显像、长程/视频EEG检查,其中29例定位仍不确切者行颅内电极EEG检查,手术切除组织术后送病理检查,比较结果。结果 (1)本组152例患者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为80.92%(123/152),长程或视频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43.42%(66/152),两种检查方法定位致痫灶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1);(2)本组29例患者颅内电极EEG定位致痫灶准确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显像定位致痫灶灵敏、有效,其价值优于长程/视频EEG;18F-FDG PET-CT脑显像对颅内电极埋置有指导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率。  相似文献   
93.
股骨近端骨折在老年人骨科疾患中十分常见,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从解剖上讲,股骨近端血运丰富,骨折后不愈合情况较少发生,但易发生股骨近端畸形愈合。由于股骨近端骨折导致伤后活动明显受限,保守治疗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可引起较多并发症。因此,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目前几乎均采用手术治疗以减少全身并发症、降低畸形愈合的发生率。我科自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1997年2月~1998年3月本院采用河南医科大学生物毒素中心研制的蝎毒抗癌多肽(antineoplasticpolypeptidefromButhusmartensivenom,APBMV)静脉滴注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20例,观察APBM...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化疗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采用该领域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以及积累的临床经验资料。结果:在化疗期间,不考虑老年癌症患者引起的生理变化如癌的浸润损伤,癌的异位内分泌,癌的血液流变学及癌的生物化学反应等特殊性,就会影响抗癌药物在老年人体的代谢,吸收,排泄及骨髓对药物的耐受性,如给患者止吐,升血并配合保护心,脑,肝,肾肺等药物的综合治疗,不仅消除了毒副作用,还保持其良好的生活质量,结论:老年癌症患者应综合治疗才能使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6.
白伟 《吉林中医药》2003,23(4):31-32
我们于 2 0 0 0年 12月~ 2 0 0 2年 10月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 ,应用自拟乙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8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慢性乙型肝炎 16 0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 2 0 0 0年西安第 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的诊断标准 ,且具备下列条件 :①HBsAg、HBeAg阳性 ;②HBV DVA持续阳性 6个月以上 ;③ALT >正常值上限 2~ 5倍 ;④血清总胆红素 <5 1 3μmol L ;⑤肝炎病程 <5年 ,非母婴传播感染者 ;⑥不合并肝硬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非妊娠或哺乳期 ;⑦近半年内未进行过规则…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伴黑棘皮症( AN)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IR)的相关性。方法测定单纯性肥胖伴AN儿童25例(肥胖伴AN组)、单纯性肥胖儿童22例(单纯性肥胖组)及健康儿童20例(对照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体质量指数( BMI)、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 FINS)水平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0.5h血糖(0.5h-PG)、0.5h胰岛素(0.5h-INS)水平。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评价IR的指标,以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 IR-EIS)为评价早期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指标,分析AN与血清SAA、BMI和HOMA-IR及IR-EIS的关系。结果肥胖伴AN组和单纯性肥胖组BMI、W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肥胖伴AN组BMI、WC又均高于单纯性肥胖组( P<0.05)。肥胖伴AN组和单纯性肥胖组FINS、负荷后0.5h-INS、HO-MA-IR、IR-EIS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肥胖伴AN组较对单纯性肥胖组亦均明显升高(P<0.05);而3组间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伴AN组0.5h-PG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单纯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伴AN组和单纯性肥胖组InSAA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伴AN组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nSAA与BMI(r=0.271,P=0.003)、FINS(r=0.222,P=0.014)、0.5h-INS(r=0.206,P=0.020)及IR-EIS(r=0.245,P=0.006)呈正相关。结论 AN儿童SAA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早期分泌缺陷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和肽素、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2MD)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UAER30 mg/24h为单纯糖尿病组61例,UAER为30~300mg/24h为微量清蛋白尿组44例,UAER300mg/24h为大量清蛋白尿组35例,另从体检中心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和肽素、脂联素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取肾门处主动脉(MRA)、肾窦部的段动脉(SRA)、皮髓交界处的叶间动脉(IRA)检测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并计算阻力值(RI)。结果和肽素、脂联素水平在大量清蛋白尿组、微量清蛋白尿组、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中为逐渐降低趋势,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A、SRA、IRA的PSV、EDV值在单纯糖尿病组、微量清蛋白尿组、大量清蛋白尿组中为逐渐降低趋势,RI为逐渐升高趋势,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各级肾动脉的PSV、EDV、R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肽素、脂联素与各级肾动脉PSV、EDV呈负相关(P0.05),与各级肾动脉RI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和肽素、脂联素水平与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有关,与RI相关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伴有其他疾病。无创性的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心脏事件危险评估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老年患者普遍体弱或因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因而不适合采用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ST—MPI)。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三磷酸腺苷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ATP—MP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与ST—MPI相差无几。是老年患者进行心脏事件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回顾分析不同年代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药物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代住院精神分裂症的就诊及治疗状况。方法:抽取1988年2月1日~5月30日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设为A组,共159例;1998年的同期住院患者设为B组,共159例;2008年同期的住院患者设为C组,共167例。统计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药物治疗状况并进行回顾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就诊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在受教育年限、就诊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住院时间方面B组和C组与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研究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氯丙嗪的使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使用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氯丙嗪、碳酸锂、丙戊酸钠以及氯硝西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中单用氯氮平组较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有明显缩短趋势,受教育年限在逐渐提高;新型抗精神病药使用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