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扬中市食管癌流行及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扬中市食管癌流行及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扬中市1991年~1998年食管癌发病、病理、治疗及致病危险因素资料,按《中国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试行规范》的统计方法,分析扬中市食管癌高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结果]扬中市1991年~1998年食管癌标化发病率为82.84/10万,居扬中市恶性肿瘤第二位,男、女性别比为1.211,女性在35岁~64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于男性,并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结论]扬中市食管癌呈持续高发,且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2.
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多态性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CYP1A1突变基因型与吸烟、饮酒因素对胃癌发生的交互作用及作用方式。方法: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胃镜及病理确诊的肠型胃癌,共112例,以同期上消化道肿瘤病例的“健康”同胞、配偶和配偶的同胞为对照组,共676例,用多聚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其基因型,多基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未见CYP1A1突变基因型与胃癌危险性之间有统计学关联;但CYP1A1基因型与吸烟对胃癌发生有明显交互作用,显增加胃癌的危险性,交互作用系数γ为2.82,OReg值为5.00,为2型交互作用中的超相乘模型,进一步分析剂量反应关系显示;突变基因型与吸烟量,开始吸烟年龄均呈“低暴露-基因效应”方式。即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交互作用的强度逐渐降低。CYP1A1突变基因型与饮酒史的交互作用有减弱效应,OReg值为2.22,γ为0.46,但呈“高暴露-基因效应”。结论CYP1A1突变基因型与吸烟、饮酒对胃癌均有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的方式不同。这些结果提示CYP1A1突变基因型的个体应完成戒烟、限制大量饮酒、以预防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胡炯  李宁  陈栋晖  王理伟  万智勇 《肿瘤》2014,(2):158-162
目的:探讨CT或B超图像引导下经皮胰腺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4例经B超或核磁共振/CT检查发现胰腺占位的患者接受CT或B超影像引导下经皮胰腺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对取得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CT引导下穿刺90例,平均穿刺次数为2.8次;B超引导下穿刺104例,平均每例穿刺2.3次。总的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7.9%(190/194)。病理诊断为胰腺恶性病变172例(90.5%),其中导管腺癌160例、囊腺癌和黏液腺癌各4例、恶性间质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各2例;良性病变18例(9.5%,18/190),其中浆液腺瘤4例、黏液腺瘤和结核各2例、慢性炎性疾病和假性囊肿各5例。术后,40例(20.6%)患者出现上腹痛(中度10例,轻度30例),160例(82.5%)患者出现过性血淀粉酶升高;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CT或B超图像引导下经皮胰腺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是种准确率较高的临床诊断方法,定位精确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4.
王理伟 《肿瘤》2005,25(6):517-518
2005年5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会议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会议对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进行了重点讨论[1].  相似文献   
45.
 扬中县是上消化道癌高发区,特别是贲门癌高发,为探讨其原因,作者在1990年3~4月对本地区居民用隐血珠初筛、纤维胃镜检查的普查工作中,对贲门部粘膜作常规活检,现对贲门部活检组织508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裸鼠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接种于24只裸鼠并成功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HIFU组,放疗组(10Gy×3次),HIFU+放疗组。观察肿瘤体积变化、治疗急性损伤情况,再取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Caspase-3、STAT-3、HMGB-1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肿瘤体积明显增大,HIFU组、放疗组、放疗联合HIFU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6.32%、84.49%、70.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与对照组无急性治疗损伤,HIFU组与HIFU+放疗组各有2例休克反应及4例皮肤烫伤反应。HMGB-1表达在HIFU组和HIFU+放疗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放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未见差异。Ki-67与STAT-3在各组均为高表达,Caspase-3在各组均低表达。结论:HIFU联合放射治疗胰腺癌裸鼠皮下瘤未显示协同效应,且不良反应高于单独放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COX-2、MMP-2和MV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COX-2、MMP-2和MVD的表达,分析其与性别、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的关系,并随访观察不同COX-2、MMP-2和MVD表达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OX-2、MMP-2和MVD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COX-2和MMP-2阳性生存率低于阴性生存率;MVD高密度组的生存率低于低密度组。结论:COX-2、MMP-2和MVD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48.
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特异性不高但具有高度灵敏度的炎症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近10年来,CRP对肿瘤预后的预测作用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证实血清CRP水平与肿瘤的生存期相关。本文综述了术前、术后、化疗前及姑息治疗前血清CRP水平对胰腺癌生存期的预测作用,尽管结果尚存在争议,但部分研究表明术后、晚期一线化疗前及姑息性治疗前升高的血清CRP水平均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与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基线CRP水平和一线化疗过程中CRP动态变化将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4组:A1组20例,CRP基线水平升高(≥5mg/L)且化疗过程中维持高水平;A2组11例,CRP基线水平升高且化疗过程中至少1次恢复正常(<5mg/L);B1组17例,CRP基线水平正常且化疗过程中至少1次升高;B2组13例,CRP基线水平正常且化疗过程中维持正常。采用RECIST 1.1标准评价疗效,随访生存资料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6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无获CR者,其中PR 6例,SD 25例,PD 30例,疾病控制率(DCR)为50.82%;截止2013年12月31日,死亡54例,存活7例,中位生存期(OS)为7.2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03个月;A1、A2、B1、B2组的DCR分别为35.0%、54.6%、41.2%和84.6%,中位OS分别为4.97、8.87、7.20、10.47个月,中位PFS分别为1.97、3.83、3.20、6.90个月,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CRP、CRP动态变化、白蛋白及CA19-9水平为影响晚期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RP可作为判断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标志之一,基线CRP水平和一线化疗过程中CRP动态变化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0.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指能识别靶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所提呈的T细胞受体(TCR)—抗原肽,并发挥一定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按其来源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nTreg)和诱导调节性T细胞(iTreg)。nTreg细胞对维持正常机体外周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iTreg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具有高度免疫抑制功能,可以下调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来说,两者的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有一定的重叠。本文就Treg细胞分子表型的多样性及其与肿瘤预后和免疫治疗的临床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