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而痛经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者常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目前,用药物或物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妇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断术日臻成熟,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从2000年3月至2003年10月,在腹腔镜下行骶前神经切断术联合病灶电灼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2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应用抗癌药物高温下隔离肝灌注(IHP)技术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肝癌尤其肝转移癌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主要综述IHP技术(如手术步骤,灌注液温度),药物疗效以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动态观察高场强电磁脉冲辐射 (EMP)对小鼠肝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的影响 ,探讨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高场强EMP发射源对二级昆明小鼠进行全身辐射 ,场强分别选用 8× 10 3、2× 10 4 和 6× 10 4 V m ,发射源相关技术参数 :脉冲上升时间 2 0ns,脉宽 30 μs ,2min内发射 5个单脉冲 ;采用Feulgen染色动态观察小鼠肝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 ,观察时间 1年 ,共设 10个时相点 (n =6 ) ,并用德国IBSA显微数字图像分析系统作DNA含量定量分析和倍体分型。结果 小鼠经高场强EMP辐射后 3个月内 ,肝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以二倍体细胞 (2C)为主 ,四、六倍体 (4C ,6C)较少 ,八倍体 (8C)偶见 ;辐射后 6个月 ,8× 10 3V m辐射组比对照组DNA含量高 (P <0 0 5 ) ,2C数量减少 ,4C和 6C增加 ;至辐射后 9个月和 12个月 ,各辐射组肝细胞核DNA含量比其他各时相点辐射组及同一时相点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并且以 4C为主 ,6C和 8C增加 ,而 2C明显减少。结论 高场强EMP对小鼠肝DNA含量及倍体有影响 ,且表现为远后效应 ,推测电磁辐射对肝的生物学效应中肝细胞核酸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靶点 ,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其损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性依据。此外 ,本研究结果提示要注重电磁辐射远  相似文献   
64.
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不少地区和部门已进行了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作者在对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文章进行检索的基础上,对以往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不足之处对今后的研究展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5.
目的针对普通外科患者在术后进行肠外营养展开分析,了解这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旨在优化治疗方式,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普通外科手术病人共7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另进行肠外营养方式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因肠道问题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氮平衡状态更优,生命体征状态更优。结论对普外科患者进行肠外营养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性,减轻患者痛苦程度,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利巴韦林治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109/L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24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109/L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予皮下注射PegIFNα-2b 80 μg/周(体重<60 kg,剂量为50 μg/周)和口服利巴韦林(300 mg,3次/d),应用PegIFNα-2b前后1天各皮下注射G-CSF 200 μg,治疗24周并随访24周.结果 7例因依从性差、1例因严重皮疹而终止治疗.余16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其中仅1例出现轻度胸骨疼痛,无1例出现肝功能失代偿或严重感染.在应用G-CSF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即升至干扰素适应范围内;治疗期间每周第7天平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1.49±0.32)×109/L;治疗结束后第12、24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抗病毒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终点病毒学应答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1.2%、75.0%、62.5%.结论 G-CSF联合PegIFNα-2b、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安全地应用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  相似文献   
67.
萘普生用于早期人工流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春平  杜桂珍 《当代医学》2009,15(16):136-136
目的探讨萘普生肛门用药在早期人工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对51例妊娠6~10周的初孕妇在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前肛门用萘普生0.4g,半小时后手术观察其效果。结果用萘普生后,宫颈软化松弛,92.1%无需扩宫口,有效率达100%。结论萘普生用于早期人工流产术能缓解或消除病人因器械刺激引起的疼痛,使手术易于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显示出成功率高,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8.
自体大隐静脉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最常用的血管桥材料,但是大隐静脉内膜增生引起的管壁增厚及之后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其远期成功率下降.CABG术后10年移植静脉的通畅率约60%[1].除了降脂治疗外,其他药物治疗尚无证据证明可以改善移植静脉远期狭窄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finogen,Fib)水平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7例未经治疗的HBV相关性HCC患者,按巴塞罗那分期标准分为:早期23例、中期20例、进展期23例和终末期21例。检测HCC患者Fib血浆含量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结果Fib血浆含量分别为早期(3.12±0.80)g/L、中期(4.65±1.38)g/L、进展期(5.90±2.85)g/L和终末期(3.60±1.87)g/L。66例患者AFP〉,20μg/L,占75.86%。AFP阴性HCC患者Fib值在进展期患者中明显升高。结论Fib水平与HCC的形成、发展、恶化、转移呈正相关,对HCC没有早期诊断价值,晚期HCC患者出现Fib水平明显低下时,提示预后差。肝功能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AFP低水平异常时,应关注成像技术检查而排除HCC。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分析研究NADH(nie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和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评价射频治疗后即刻肝组织损伤。方法应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及LeVeen电极针,对5只实验猪肝脏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即刻取肝脏,分别行NADH和HE染色,评价肝组织坏死程度。结果HE染色射频消融中央区表现为核浓缩、胞浆红染,而核碎裂、核消失少见,肝细胞索完整,其细胞核形态和排列较消融前无明显改变。周边带表现为肝窦充血、出血。消融中央区、周边出血带和正常区之间界限模糊,难以准确评价射频消融的组织坏死程度,而NADH染色见消融中央区肝细胞完全失去活力,周边充血出血带肝细胞尚有活力,与正常区呈色截然不同,境界清晰,可准确、快速地对射频消融的肝组织坏死程度作出判断。结论射频是一种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HE染色不能准确评价射频消融对肝组织的即刻灭活效应,酶组织化学NADH染色判定细胞活力简易、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