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免疫PCR检测沙门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Sano等人[1]首次报告用免疫PCR方法检测微量的牛血清白蛋白.该方法将PCR技术的高敏感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持异性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使PCR技术应用于对蛋白等非核酸类物质的检测.髓后的报道大都用于检测HBsAg[2]、TNF[3]等可溶性蛋白.本文利用链亲和索和生物素之间的高度亲和力,采用生物素化羊抗鼠IgG作二抗,将单抗与DNA相连接,建立免疫PCR检测方法,用以检测颗粒性抗原细菌,并与ELISA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在医院中心供应室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对照组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尚没有实施细节管理前移理念的中心供应室,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已经实施了细节管理前移这一理念的中心供应室作为观察组。比较细节管理前移理念实施前后中心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效率变化情况,并检查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管腔清洗的合格率(94.33%)、棉布包装的合格率(95.51%)、包装标示的合格率(94.71%)、器械附件丢失的合格率(44.25%)、攒包的合格率(9.54%),均高于对照组(59.21%、40.36%、44.25%、3.6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去污区得分为(96.22±1.18)分,包装检查灭菌区得分为(96.56±1.27)分,无菌物品存放区得分为(97.86±1.24)分,技能知识得分为(93.81±1.29)分,满意度得分为(92.26±1.23)分,均高于对照组[(82.38±2.75)、(89.21±1.26)、(81.62±3.48)、(87.52±1.39)、(86.22±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前移理论规范了中心供应室的相关管理。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研究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单独以及与雌二醇联合染毒对小鼠肺组织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ER-β)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B[a]P所致小鼠肺癌中的作用。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1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5只,正常对照组(橄榄油灌胃和皮下注射)、雌二醇组(900μg/kg雌二醇)、B[a]P组(75μmol/kgB[a]P),B[a]P+高剂量雌二醇组(75μmol/kgB[a]P和900μg/kg雌二醇)和B[a]P+低剂量雌二醇组(75μmol/kgB[a]P和300μg/kg雌二醇),B[a]P灌胃,雌二醇皮下注射,灌胃和注射每周一次,持续8周,之后给予8周的恢复期,共16周。手术切除全肺,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测定小鼠肺组织中ER-β的表达水平。结果B[a]P组和B[a]P+低剂量雌二醇组ER-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ER-β基因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高剂量雌二醇组和...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基于人胎肝干细胞的维持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和传代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为深入研究乙肝病毒的生命周期和发病机制提供必要的工具.方法 原代分离12~20周胎龄的胎肝干细胞,用乙肝病毒阳性血清感染胎肝干细胞;荧光定量PCR追踪检测细胞上清和细胞内乙肝病毒DNA及细胞内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体-闭合环状双链D...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建立基于盐酸羟胺晶种法的金增强的免疫渗滤法,快速、灵敏检测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0157:H7.方法 以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粒径约为18nm的免疫胶体金;采用羟胺晶种法对胶体金粒子进行生长放大,考察金生长液中盐酸羟胺与氯金酸的物质量的比对胶体金粒子生长放大的影响;借助透射电镜观察胶体金粒子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比较水体中病毒的三种浓缩方法,评价各方法的浓缩效果,为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指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PV1)加入经高压灭菌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采用钙离子法、牛肉汤洗膜法和载阳电荷滤料法对水样分别进行浓缩,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灵敏度,观察指示病毒的某一特征基因片段P...  相似文献   
108.
纳米颗粒在生物学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材料是指颗粒大小为纳米级(一般在1~100nm之间)、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区域内的粒子,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纳米微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数、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加,表现出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界面与表面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从而导致纳米微粒的光、热、磁、敏感特性和表面稳定性等不同于正常粒子,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铝(平均粒径为20nm)对液相条件下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接合供体菌为大肠杆菌HB101(RP4),受体菌为Salmonella aberdeen Kauffmann 50312(strR),供、受体菌液均为109cfu/ml(浓度比为1∶3),纳米Al2O3浓度分别为0.005、0.05、0.5、5、50mmol/L,25℃静止接合8h后计算转接合子数,然后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研究。结果RP4的接合转移随着纳米Al2O3浓度的升高具有上升趋势。5mmol/L和50mmol/L纳米Al2O3组接合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50倍和40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只能观察到单个供、受体菌接合,5mmol/L和50mmol/L纳米Al2O3组能观察到多个细菌同时发生接合的情况;50mmol/LAl2O3组一些细菌观察不到完整的细胞膜结构,该损伤可能是引起50mmol/L纳米Al2O3组接合率低于5mmol/L纳米Al2O3组的原因。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提示纳米Al2O3能损伤细菌的细胞膜,细胞膜的损伤程度与进入细菌的纳米Al2O3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纳米Al2O3能够促进接合子的产生,其影响机制可能是因为纳米Al2O3能够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间接影响接合过程,或者直接促进接合基因的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制备一种表面包被有大肠埃希菌O157:H7多克隆抗体的纳米级葡聚糖免疫磁颗粒.在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同时,对磁颗粒的应用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FeCl3和FeCl2在氨水条件下与葡聚糖反应生成纳米葡聚糖磁颗粒,利用高碘酸钠将其氧化后,在表面包被上大肠埃希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制成纳米免疫磁颗粒进行检测.结果 该方法可在15 min内完成对样品的分离,检测限为10 1 CFU/ml甚至更少,当样品中含有10 8 CFU/ml的杂菌时,检测限为10 1~10 2 CFU/ml,杂菌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微.结论 利用纳米级葡聚糖免疫磁颗粒分离目的 菌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