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研究以发酵盒法代替常规管发酵法检验食品中大肠菌群.以外形尺寸为79×36×56mm~3的塑料发酵盒代替9支玻璃发酵管;以0.15%软琼脂代替玻璃小倒. 管观察发酵过程中的产气现象.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燃汽油机动车尾气致核酸分子氧化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燃汽油机动车尾气成分,及其对DNA分子的氧化损伤,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燃汽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与机制。方法:以DNA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作为DNA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C)法对污染物染毒后的DNA中8-OHdG进行定量检测,通过气质联用法(GC-MS)进行有机成分分析和原子吸收法(AAS)对其进行无机元素分析,并从化学组成成分的角度探讨DNA氧化损伤的分子机理。结果:在燃汽油机动车尾气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中分别检出有机污染物85种和46种,无机元素7种和5种。燃汽油机动车尾气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均可在体外直接诱导DNA氧化损伤,尾气颗粒物还可诱导大鼠肺组织DNA氧化损伤,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污染物直接以及间接的氧化作用,源于含有醌类、多酚等具有自氧化作用的化合物,不需要任何生物活化系统,在体外就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并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进攻DNA的碱基形成8-OHdG,产生遗传毒性效应,而8-OHdG是DNA氧化损伤的较好的效应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条件,也是各种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水质卫生细菌学检查对部队平战时的卫生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水的卫生细菌学检查主要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根据卫生学的观点研究水中微生物的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检验内容通常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指标,仅在特殊情况下和必要时方需进行水中致病菌的检查。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查细菌总数是指I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水中细菌总数与水的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结合大肠菌的检查对水源  相似文献   
14.
水源水特别经消毒处理过的生活饮用水,往往存在损伤菌。这些不同程度损伤的细菌在营养条件不适宜时被抑制或致死,使菌数检出率降低,但在适宜营养条件下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f_2与指标菌、T_2噬菌体及Polio 1型和Echo 1型病毒对氯、“69-1”和有机碘消毒剂的耐力比较,表明f_2噬菌体对常用卤素消毒剂比指标菌及T_2噬菌体耐力要强,与肠道病毒相近,可以用作水中肠道病毒灭活初步评价的指标。采用JU型玻璃纤维滤纸吸附-洗脱法定量检验水中f_2噬菌体,通过加CaCl_2及调节水样pH至3.0~3.5,促进吸附作用,并以pH8~9.5%牛肉膏汤过滤洗脱,可浓集水样1L,对人工污染水平均回收率为34~102%,总平均58%。  相似文献   
16.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诸如通过水和食品为媒介引起的食物中毒、伤寒、菌痢,却每年都有发生,甚至有时是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生的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坑道在现代军事斗争中仍能发挥保存实力、积极防御的重要作用。而坑道的环境条件以及由于进驻人员和装备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则是影响各类坑道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在调研我军各类地下工事环境卫生标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各类坑道环境卫生标准的研究概况、指标规定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坑道进驻人员时空气中二氧化碳容许浓度;(2)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要求,包括通风量、微小气候、照度、污染物限值等10项指标;(3)通信机房环境卫生要求,包括微小气候、照度、微波、噪声以及空气污染物限值等9项指标;(4)二炮阵地环境限值,包括微小气候、氧、照度、噪声以及10项空气污染物限值指标。按照有关环境标准执行,将对坑道卫生保障、保护平战时指战员的健康及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固定化细胞技术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LAS)降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为含LAS废水的处理提供有效方法。方法以海藻酸钠作为从环境中筛选的LAS降解菌LAS1的固定化载体 ,通过摇床恒温培养观察其对LAS的降解效果。结果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其降解反应为一级动力学 ,最适降解温度为 30℃ ,并具有较宽的pH值作用范围 ,在pH值 5~ 9范围内其对LAS均有一定的降解效果 ,同时其耐受高浓度LAS的能力较悬浮态LAS1明显增强 ,当LAS浓度达到 110mg·L- 1时仍具有 98%的降解效果 ,在单位时间内降解LAS的能力是悬浮态LAS的 5倍。结论固定化LAS1具有较强的LAS降解能力 ,其所需要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具有应用于实际含LAS废水处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丙烯醛对DNA分子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研究丙烯醛对DNA分子的损伤,探讨丙烯醛的遗传毒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丙烯醛引起的DNA断裂、DNA交联以及DNA.蛋白质交联;应用液相色谱.电化学法研究丙烯醛致DNA分子产生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 丙烯醛可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发生链断裂,但不引起DNA-DNA、DNA-蛋白质交联;丙烯醛与小牛胸腺DNA的体外作用较弱,但在铁离子介导下对DNA的氧化能力增强。可产生一定量的8-OHdG加合物;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醛诱导大鼠肺组织DNA氧化损伤生成少量8-OHdG。结论 丙烯醛具有直接的遗传毒性效应,产生自由基造成DNA氧化损伤是其遗传毒性效应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甲醛污染与人体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甲醛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由于其来源广泛、毒性效应终点多样、危害阈值低,被喻为生活中的隐性杀手,正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甲醛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污染来源、在体内的分布与转化、毒性效应、监测水平和卫生标准等方面,为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甲醛的毒性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