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1.
接台手术患者相比第一台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更焦虑和恐惧,普遍存在等待手术的时间较长、手术时间不确定、过长时间的禁食、无护士陪送等一系列问题.紧张和焦虑的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1].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对新生小鼠肾上皮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Lowry法检测不同剂量丙烯酰胺作用下培养细胞的蛋白质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肾上皮细胞的形态并对集落形成率比较。结果:低剂量(0.1~1.0μoml/L)的丙烯酰胺对肾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维持生长。当细胞培养物中丙烯酰胺剂量为10.0~10060μoml/L可明显抑制细胞分化,表现为细胞集落数目减少,细胞形态改变,出现蛋白质含量下降。结论:一定剂量的丙烯酰胺对新生小鼠肾上皮细胞有明显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术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及良好的心理护理,术中指导患者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复查,合理用药,做好健康指导。结果14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结论系统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有助于LASIK手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索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联合核型分析在无创产前检测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65例无创产前高风险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在对胎儿羊水样本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采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胎儿羊水细胞基因组DNA,测序结果与人类参考基因组(GRCh37,UCSC release hg19)进行比对分析,然后通过ISC A、Decipher、ClinVar等数据库评估检测到的CNV致病性,进而比较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送检的165例羊水样本中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出21三体44例,18三体10例,13三体1例,与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性染色体异常2例,比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多检出1例;其他类型染色体异常10例,比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多检出4例.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染色体异常的总检出率为53.33%,与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比较,致病性异常检出率提高了 3%.结论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无创产前检测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该技术与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在胎儿非整倍体筛查中临床应用价值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2017—2018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愿行NIPT检测的单胎孕妇8 246例,采集外周血样,抽提胎儿游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对孕妇外周血游离DNA进行分析,提示染色体异常高危者行侵入性产前诊断。期间记录其临床资料、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 对特殊病例进行进一步分析, 对所有病例进行汇总分析, 探讨无创产前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实际临床检测效力以及在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中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本研究检出68例NIPT高风险,其中25例21-三体、8例18-三体、5例13-三体、18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5例其他染色体数目异常、7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行遗传咨询后,有58例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38例阳性病例。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其他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85.70%、25.00%、50.00%、25.00%、40.00%。  结论  NIPT是一项较好的筛查方法,对21-三体、18-三体检出效力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和染色体嵌合体也有一定的检出效力。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MRIT2WI及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诊断胆管结石的预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MRIT2WI及MRCP检查后行外科手术的胆石症病人资料。结果97例中MRCP真阴性66例,假阴性1例,真阳性24例,假阳性6例,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2%,阴性预期价值为98.5%,阳性预期价值为80%,总的正确率为92.8%。横轴位T2WI真阴性71例,假阴性4例,真阳性21例,假阳性1例,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98.6%,阴性预期价值为94.7%,阳性预期价值为95%,总的正确率为94.8%;冠状位T2WI真阴性72例,假阴性1例,真阳性24例,假阳性0例,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100%,阴性预期价值为98.6%,阳性预期价值为100%,总的正确率为99%;97例MRCP中胆管显示率100%,胰管显示率97%,胆囊管显示率68%。结论胆管结石以及结石大小的判断应以冠状位T2WI为主,MRCP可以提供胆、胰系的空间解剖关系及结石的相对位置,因此应综合分析MRIT2WI、MRCP图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徐晶晶  李伟林 《河南中医》2023,(10):1483-1486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主要病机为肝胃不和,中气失职,气机左升右降失常,周流失序,不通则痛,气病日久入血,胃络受损,溃疡乃生。且病程中易出现气郁日久则化火伤阴、久痛入络则气滞血瘀互结等病理变化。因此,治疗核心在于恢复中气之职,调节气机升降,使气机通畅,通则不痛。肝胃百合汤为夏度衡教授经验方,由柴胡、乌药、川楝子、黄芩、百合、丹参、郁金组成,可升木达郁,右降肺胃,调畅气机,恢复中气正常升降,使肝气条达,中气复职,四维轮转,升降有序,从而改善PU症状,使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用于制作胸壁个性化硅胶组织补偿物与常规bolus及直接3D打印的PLA材料(3D-PLA材料) bolus的优势并验证其临床特性。方法 基于定位CT图像获取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胸壁数据,使用3D打印硅胶倒模的设计方法,建立制作胸壁3D打印硅胶bolus (3D-SRB)。分别验证3D-SRB、常规bolus和3D-PLA与胸壁的贴合性,通过Eclipse计划系统比较虚拟计划和使用3种组织补偿物后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本研究成功设计并制作了一套硬度与常规bolus类似的3D-SRB。3D打印的组织补偿物(3D-SRB和3D-PLA)无论是在胸壁贴合性方面还是实际计划剂量分布方面均优于常规bolus;且3D-SRB在重复性、患者舒适性及胸壁贴合性方面优于3D-PLA。在剂量学方面,3D-SRB组与虚拟计划重复性最好,其次是3D-PLA,最后是常规bolus。结论 应用间接法3D打印的胸壁硅胶bolus在实际操作中是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分娩镇痛的大力开展和分娩镇痛技术的不断更新,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引起麻醉科医师的关注.这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改进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可能更适用于分娩镇痛.国外对该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日益关注并开展相关研究,但在我国临床应用较少.本文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的历史发展、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直肠间质瘤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结果:10例直肠间质瘤中恶性7例,交界性3例。肿瘤均位于直肠中下段,肿块最大径3~9cm,平均5.8cm。CT表现为盆腔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呈腔内外膨胀性生长,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肿块局部与直肠壁相连,其中8例呈锁征,6例病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灶,坏死区与肿块实质区分界模糊。10例均未见腹盆腔肿大淋巴结及肝或腹膜转移。结论:直肠间质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表现:肿块呈腔内外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肿块部分与直肠关系密切,呈锁征。掌握这些CT表现有利于提高直肠间质瘤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