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7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医药卫生   7677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国南海粗疣棘柳珊瑚中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粗疣棘柳珊瑚(Acanthogorgia vaga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对粗疣棘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化学性质,结合现代波谱技术(MS,NMR等),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呋喃倍半萜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indenene(1),1indestrene(2),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结论:本文系首次对该珊瑚化学成分进行研究;4个倍半萜成分亦均为首次从该生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indenene(1)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并首次对化合物1indenene(1)及franodiene(4)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另外,对文献报道的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的碳谱数据进行了童新归属.  相似文献   
112.
海洋生物柳珊瑚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柳珊瑚中含有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极大兴趣。本文综述了1998年至2001年问有关柳珊瑚中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类海洋生物潜在的药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3.
异丙酚、氯胺酮、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和依托咪酯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 ,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旨在探讨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适合无痛人流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需做人流患者 15 0例 ,随机分成D组、K组和E组 ,每组 5 0例。D组静注异丙酚 2~ 2 5mg·kg-1,K组静注氯胺酮 0 8~ 1mg·kg-1,E组静注依托咪酯 0 2~ 0 4mg·kg-1。观察用药前后SBP、DBP、HR、RR和SPO2 的变化 ,记录麻醉起效、恢复、离院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K组、E组相比 ,D组麻醉起效、恢复及离院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 ,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其它无明显差异。结论 人流术用异丙酚优于氯胺酮或依托咪酯全麻。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研究LHRH拮抗剂Cetrorelix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周期及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内膜癌细胞生长的机理。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及Westernblotting蛋白分析法 ,研究在Cetrorelix的作用下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 1A细胞生长周期及相关周期蛋白的改变。结果 :1 0 -5mol/LCetrorelix可导致HEC 1A细胞生长停滞于G2 /M期 ,而与G2 /M期停滞相关的p5 3 ,磷酸化p5 3 (phospho p5 3 ) (丝氨酸 3 92 )及磷酸化cdc2 (phospho cdc2 ) (酪氨酸 1 5 )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结论 :Cetrorelix抑制内膜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理是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后引起一系列抑制性信号传递 ,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于G2 /M期 ,主要表现为G2 期停滞。其中p5 3激活及cdc2磷酸化失活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5.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累及尿道并不多见,行膀胱全切术后发生尿道癌的病例更为少见。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乳膏外用治疗局部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毛囊炎、脓疱疮、蚊虫叮咬后感染、皮肤外伤后感染 2 3 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12 0例 ,使用氧氟沙星乳膏涂患处 ,每天 4或 5次。对照组 116例 ,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 ,每天 4或 5次。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74.2 % ,有效率 98.3 % ;对照组治愈率 5 1.7% ,有效率 81.0 %。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氧氟沙星乳膏对皮肤感染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7.
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低负压持续吸引的方法处理全切口脂肪液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8.
肺转移性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少量,鲜红色,当地医院胸片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于2003年4月17日入院。既往史:1995年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切除术。1998年行右股骨软骨瘤切除术。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双侧对称、无畸形。呼吸平衡,两肺呼吸音清。左上肺可闻及呼吸性哮鸣音,心脏无异常。2003年4月25日在全麻下行  相似文献   
119.
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对 5 0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改变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报告相对照。结果 周围型肺癌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 2 7/ 44 ,61.4%)明显高于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 1/ 6,16.7%)及正常人 ( 3 / 2 0 ,15 .0 %) ( χ2 值分别为 4.2 81和11.869,P <0 .0 5 ) ,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p16MSP阳性率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 ( χ2 =0 .13 6,P >0 .0 5 )。鳞癌和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 χ2 =3 .416,P >0 .0 5 )。如果以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作为判断肺结节恶性的标准 ,其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 96.4%,阴性预测值 2 2 .7%,灵敏度 61.4%,特异度 83 .0 %。结论 检测痰脱落细胞 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在行经尿道电切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定期经导尿管给予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30mg/40mL,每周1次,每次膀胱内保留30min--40min,共8次。术后3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如无复发,则进行第2个疗程的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方法同第1个疗程。如发现复发,立即安排进行手术。结果:46例共完成90个疗程的预防灌注。随访4月--27月,平均12.1月。共有5例复发。18例患者有尿频、尿急和膀胱区疼痛不适,程度较重者6例,但均可耐受继续灌注。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吡柔比星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局部反应,未发现全身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