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分析郑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进行HPV检测的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女性22 70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可检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共17种高危型,以及HPV6、11、42、43、81、83共6种低危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 708例研究对象中HPV感染阳性者7 581例,检出率为33.38%。检出率位于前5位的高危型分别为HPV16(12.48%)、52(9.13%)、58(7.33%)、56(5.54%)、53(4.36%);低危型检出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HPV6(8.52%)、43(7.61%)、11(5.44%)。HPV单一感染率为64.53%,多重感染率为35.47%,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为主,占22.48%。2012-2017年每年HPV感染的基因亚型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感染亚型主要为HPV16、58、52,HPV感染类型也基本保持一致。结论该地区HPV亚型分布有其特点,以高危型和单一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活血溶栓汤联合腔内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接收的78例AS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PTA术治疗,且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接受活血溶栓汤联合PT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前、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血管通畅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量、ABI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血管通畅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溶栓汤联合PTA治疗ASO,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足背动脉血流量、ABI,提高血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20例甲状腺病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并对甲状腺结节内是否存在钙化进行观察,对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钙化和无钙化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分别为65.00%(65/100)和4.86%(35/7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5682,P0.01)。超声微钙化以及伴粗钙化组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为96.15%(50/52),显著高于粗钙化组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31.25%(15/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172,P0.01)。结论:甲状腺结节内微钙化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他钙化也存在恶性病变的风险,尤其是不能简单的将粗钙化排除恶性病变,必要时可以对可疑结节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病毒1型(HIV-1)亚型和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广州市2009 — 2014年孕产妇人群HIV-1抗体阳性样本,扩增蛋白酶(PR)和反转录酶(RT)基因序列,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亚型,并与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比对进行耐药分析。 结果 成功获得178份基因片段,其中10份为外籍病例;中国籍病例以CRF01_AE [42.86%(72/168)] 和CRF07_BC [31.55%(53/168)]为主,外籍病例以C和CRF01_AE为主,各占30.00%(3/10)。 中、外籍病例的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样本总体耐药突变率为12.36%(22/178),低度以上耐药率为5.62%(10/178),蛋白酶抑制剂(PIs)、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分别为2.81%(5/178)、1.12%(2/178)和2.25%(4/178)。 耐药突变率最高的亚型为C亚型[50.00%(3/6)]。 5例外籍病例携带耐药突变,其中3例为耐药病例。 3.37%(6/178)样本被预测对单类药物呈高度耐药,未发现对多类药物呈高度耐药的样本。 结论 广州市HIV感染的孕产妇人群中有12种病毒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主,耐药突变率及耐药率低,但存在PIs或NRTIs或NNRTIs的高度耐药毒株且外籍病例具有较高耐药突变率和耐药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了解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注射吸毒人群(IDU)HIV-1感染者耐药株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15年新确证HIV-1抗体阳性、现住址为广州市、传播途径为注射吸毒、确证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pol区蛋白酶(PR)基因全序列与反转录酶(RT)基因部分序列并测序后,提交到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做耐药分析。结果 518例HIV感染者中,有407例(78.57%)血清样本成功获得pol区基因片段。年龄18~64(37.44±8.14)岁,男性占89.68%(365/407),汉族占89.93%(366/407),未婚者占55.28%(225/407),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3.78%,341/407)。HIV-1亚型以CRF07_BC为主(47.18%,192/407),CRF01_AE占23.83%(97/407)和CRF08_BC占22.85%(93/407),其他亚型占6.14%(25/407)。总耐药率为3.44%(14/407),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47%(6/407),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0.25%(1/407),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72%(7/407)。突变发生率为12.29%(50/407),蛋白酶区和核苷类反转录酶区未检出主要耐药突变,非核苷类反转录酶区中V179E突变率更高的是其他亚型和CRF07_BC亚型,其他亚型中的CRF55_01B亚型8例全部发生此突变;E138A突变率最高的是CRF08_BC亚型,为3.23%。有2例病例对NNRTIs的4种药物全都耐药。结论 2008-2015年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IDU HIV-1感染者对现有抗病毒治疗药物敏感。应加强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监测,控制耐药性毒株多重、交叉耐药的流行。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 分析成年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转移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1例成年人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 组织学类型为促纤维增生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显示CD99(+/-)、波形蛋白(Vimen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约5 %阳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约20 %阳性,而突触素(Sy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纤维丝蛋白(NF)、S-100蛋白、细胞角蛋白(CK)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为(-)。术后3年发生椎管内转移。结论 成年人髓母细胞瘤术后转移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手术方式及辅助治疗方案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的患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相关病毒,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热性惊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lO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热性惊厥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入选对象鼻咽处的分泌物.对病毒抗原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病毒感染后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结果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男性居多、月龄较大、首次发生热性惊厥的月龄也大于非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热性惊厥发作时的平均体温显著高于非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88.2%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发热后12h内出现FS发作,显著高于非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49.2%)。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平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非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P〈0.01),发生PPIC的患儿少于非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P〈0.01)。FluA、RSV、ADV三种病毒感染的患儿月龄、最高体温、惊厥持续时间、热程、PP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龄与部分性发作具有相关性(P〈0.05)。长程发作的危险因素是部分性发作:同一热程中多次惊厥发作与年龄、FluA病毒感染有关(P〈0.01);PPIC与长程、同一热程中多次惊厥发作、腺病毒感染相关(P均〈0.01)。结论FluA病毒感染的患儿更容易m现热性惊厥。不同病毒感染的热性惊厥患儿临床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果实、种子类药物在中医临床应用炮制探讨,考证了有关本草对本类药物的炮制记栽以及炮制原理的论述,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充分肯定了历代本草记载的“逢子必炒,见仁即捣”的合理性,认为对于这一传统的炮制原则,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应该发扬光大,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和预防保健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制糖肾康胶囊并拟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将处方中药材分别烘干、粉碎、提取、灭菌制成胶囊,再用薄层色谱法对胶囊中川芎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结论制备方法简单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对增殖前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曾行PRP治疗的241例472眼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视力、眼底新生血管变化情况、黄斑水肿消退情况,观察期为3个月~8年。结果 72眼视力提高大于等于2行,占15.25%;327眼视力无变化,占69.28%;73眼视力下降大于等于2行,占15.47%.32眼新生血管消退不满意或病情发展出现新生血管,其中5眼出现玻璃体积血。病情进展占7.84%,有效和稳定占92.16%;黄斑水肿消退165眼,占34.96%,部分消退231眼,占48.94%,不变甚至加重76眼,占16.10%.结论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新生血管消退,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提高,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