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7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评价心率对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97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检查,根据心率的快慢分为5组,利用最佳收缩期或舒张期图像进行重建,评价各段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比较不同心率组最佳收缩期及舒张期图像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心率与DS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7例患者增强扫描时心率为52 ~ 120次/min,平均(80.49 ± 14.99)次/min,心率与最佳舒张期图像质量间呈负相关;心率> 80次/min时,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部分节段图像质量开始出现差异.结论:心率≤80次/min者,采取最佳舒张期图像重建,心率> 80次/min时,结合双期图像进行重建,或者采用收缩期图像进行重建,可获得优良图像,提高工作效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2.
背景:血管支架置入后靶血管部位易发生炎症反应。目的:利用siRNA技术抑制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观察其对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测定脂多糖刺激EA.HY926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 mRNA的时间梯度与浓度梯度,针对白细胞介素6构建短发卡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EA.HY926,抑制其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结果与结论: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转染EA.HY926细胞后,脂多糖刺激下EA.HY926细胞表达的白细胞介素6 mRNA及蛋白明显减少。共培养模型中,转染pGensil-1.1-白细胞介素6的EA.HY926细胞作用下,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及蛋白明显降低,结晶紫染色显示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迁移数量减少。说明siRNA技术可抑制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并通过降低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减弱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飞行员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方法:招飞学员中3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研究组)采用CR、DR机行立位拍摄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X线片,其中9例并行腰椎CT扫描。分析合并腰骶部隐裂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L5峡部及椎板结构特点,并与L4进行对照。结果:(1)研究组腰骶部隐裂发生率为56.67%(17/30),与对照组26.00%(26/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X线斜位片示L5峡部裂隙形态呈多样性如线型、尖角型、缺损型、星型。(3)L5峡部及裂隙两端骨质发育细小、变尖甚至呈缺损改变。(4)CT检查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峡部裂断端立体形态和骨质结构。结论:本组腰椎峡部裂的发病原因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64.
第58届国际航空航天医学大会(5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viation & Space Medicine,ICASM)暨第7届亚太地区航空航天医学大会(7thAsia Pacific Congress of Aerospace Medicine,APCAM),于2010年10月10-14日在新加坡滨海金沙国家会展中心召开,大会主题是“航空航天医学的新纪元”,由国际航空航天医学会和亚太地区航空航天医学会主办,新加坡航空医学会承办,来自52个国家或地区的300名代表(中国19名)参会,会议主要内容包括:航空医学(民航、军航)、医学鉴定、事故调查、人的因素、航空生理学以及航天医学。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骨髓移植术后腹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机遇性感染的CT表现以确定有助于鉴别诊断的CT特点.方法:纳入25例腹腔GVHD和15例腹腔机遇性感染患者,机遇性感染包括巨细胞病毒性感染(n=4)、真菌性感染(n=6)及细菌性感染(n=5).对所有病人进行CT扫描.CT征象包括肠壁增厚、异常黏膜增强、肠管扩张、大量积液、胆管扩张、腹水以及邻近肠系膜条状征.分析病变的位置和范围.对两组病人的CT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胃肠道不连续性多发分布多见于GVHD;而连续性分布多见于机遇性感染(P<0.05).胆管扩张是GVHD最常见的肠道外病变,然而非常少见于机遇性感染(P<0.05).皮肤斑丘疹见于60%的GVHD,但是不见于机遇性感染(P<0.05).对没有皮肤病变的病人,肠管病变的不连续分布和胆管扩张更多见于GVHD.结论:GVHD和机遇性感染的CT征象有较大重叠,尽管如此,一些临床和CT征象,例如皮肤斑丘疹、胆管扩张和肠管病变的不连续多发分布有利于诊断GVHD.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640层动态容积CT连续运动功能成像对腰椎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97例应用640层容积CT运动功能成像检查的腰椎间盘(L3-L5)的扫描数据。所有受检者先应用640层CT进行常规仰卧位静态扫描作为对照,再进行从屈曲到伸展的连续运动CT扫描,分析不同角度时腰椎间盘的变化情况,及腰椎间盘突出角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体位关系。结果常规CT扫描阴性的97例受检者应用动态腰椎检查发现的腰椎间盘突出者18例,其中有腰腿痛症状者17人。动态扫描腰椎间盘突出角度与临床症状加重体位完全符合者13例。结论腰椎间盘连续运动扫描方法,能更灵敏的显示常规CT扫描不能显示的椎间盘的变化情况;更有助于腰椎疾病的显示及早期诊断,减少腰椎疾病的漏诊。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CE—MRA)与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肾动脉狭窄检查的价值。方法对进行肾动脉狭窄检查的50例患者同时行DCE—MRA与SCTA检查,其中证实有狭窄的25例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然后以DSA为标准,评价这两种检查方法。结果50例患者的100根肾动脉,DCE—MRA与SCTA诊断的K系数为0.831,诊断一致性好。CE—MRA诊断的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4.0%,阳性预测值为91.8%,阴性预测值为98.0%;SCTA诊断的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5.7%,阳性预测值为93.4%,阴性预测值为96.7%。DCE—MR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要略低于SCTA。结论DCE—MRA与CTA都能较准确地诊断肾动脉狭窄,但DCE—MRA更安全。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slice CT (MSCT)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diagnosing lumbar spondylolysis (LS) of pilots.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eighty-five transformed pilots, who were grouped by age (23-28 yr, 29-34yr, 35-40 yr and 41-46 yr) and by flying hours (≤800 h, 801-1600 h and 1601-2400 h), underwent volumetric MSCT scanning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n various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and volume rendering (VR) were carried out at workstation for getting the LS information of pilots. The efficacy of MIP, MPR and VR were compared in diagnosing LS. Results There were 16 cases (at 33 places) of LS in 385 pilots,including 13 bilateral and 3 unilateral LS. Nine cas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The diagnosis rate by MPR images was 100% (33/33), and in which "collar sign of Scottish hound","double articular process sign" and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was respectively and clearly revealed on oblique sagittal plane, oblique axial plane and median sagittal plane. MIP images also screened out all LS cases but the viewing of soft tissue was not as good as MPR's. The diagnosis rate by VR imagines was 75. 76% (25/33) but it showed closely to the real anatomy structure of lumbar spine and stereoscopically displayed LS. Conclusions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such as MPR, MIP and VR show good ability in diagnosing spondylolysis and its secondary abnormity. The oblique sagittal (along vertebral arch) and oblique axis (parallel to arch) MPR images are the first choice of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 diagnosing spondylolysis of pilots.  相似文献   
69.
目的:计算机已经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但是IT系统的迅速发展与医院临床工作者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进步却极不平衡.讨论如何适应信息技术及医疗信息系统,合理整合IT资源,基于调查,提出了对医院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看法.方法:追踪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从早期诊断治疗、介入治疗、以至最后冠脉搭桥手术及康复整个诊治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针对计算机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主要对这个治疗团队中医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进行调查分析,抽测了调查对象的一般状况、计算机技能、知识结构、对计算机应用的接受程度.结果:该治疗链条中所有计算机相关数据的主要特征为软件变异性大,从属门类多;病历时间跨度大;数据的类型多,且为不常见数据类型;动态数据和三维数据较多.计算机知识调查可以明显看出医务人员个人IT技能不足使自己不能熟练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自身IT知识自我评估结果来看,护理人员和技师似乎比医生在IT技能方面更为缺乏,部门教育、自学、互联网是他们的主要学习途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对IT办公系统比较熟悉,他们对目前应用的IT也比较满意.护士和多数高级别的教授或主任医师感觉IT学习不容易.但是,多数护士喜欢自己的办公系统.31~40岁的调查对象最容易接受IT系统.结论:加强计算机研究开发者与应用者的密切合作互动,在目前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多层块薄层重迭采集( MOTSA) 与移行预饱和组合序列(TSC) 在颈部动脉MRA 中的应用,以选择颈部MRA 的优化序列组合。材料和方法:正常人组40 例,疾病组4 例。均同时行MOTSA、TSCMRA。结果:MOTSA 技术空间分辨力高,血管/ 背景对比好,病变显示清晰,但检查时间长,层块间可见饱和伪影;TSC MRA 血流信号强度高,块间连接简便,无饱和伪影,缺点是对涡流敏感,空间分辨力较低。结论:以2D TSC 观察血管全长,3D TOF- TONE 观察血管局部是颈部动脉TOF 法MRA 较好的序列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