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肿瘤坏死因子α是介导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效应因子,许多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在OL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肿瘤坏死因子α与口腔扁平苔藓癌变的关系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分别佩戴纯钛金属基托与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树脂基托全口义齿患者的计算机语音学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上颌义齿基托对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CSL)Model 4150及语音分析软件PRAAT4.4.34软件在同一患者分别佩戴纯钛金属基托义齿、PMMA树脂基托义齿时提取辅音/x/、/sh/、/r/、/zh/、/ch/、/j/、/q/第一强频集中区(CFA1)频率值、辅音/g/、/k/、/zh/、/ch/、/j/、/q/嗓音起始时间VO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组舌根塞音三维语谱图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x/、/sh/、/r/、/zh/、/ch/、/j/、/q/CFA1值纯钛金属基托义齿组均低于PMMA树脂基托义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h/、/ch/、/j/VOT值纯钛金属基托义齿组大于PMMA树脂基托义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k/VOT值纯钛金属基托义齿组小于PMMA树脂基托义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舌根塞音/g/、/k/三维语谱图发现患者佩戴PMMA基托义齿时,78.6%在正常冲直条前约1 ms位置出现冗余冲直条,而佩戴纯钛金属基托义齿时相应语谱图则无此现象.结论 选择纯钛金属基托义齿,减少舌腭区基托厚度有利于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PMMA树脂基托全口义齿由于基托厚度较大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上颌义齿舌腭区基托厚度越小,越有利于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CSL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提取分析CFA1和VOT等语音学参数对患者佩戴全口义齿后语音清晰度分析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PTEN、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和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cyclinD1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OSCC中FHIT、PTEN、cyclinD1蛋白表达的情况,以12例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结果 在正常口腔粘膜中PTEN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OSCC中24.2%(15/62)表现为PTEN蛋白表达的缺乏或减少;而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中也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OSCC中17.7%(11/62)表现为FHIT蛋白表达缺乏或减少;cyclinD1在正常口腔粘膜中91.7%(11/12)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OSCC中53.2%(33/62)表现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PTEN与FHIT均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时,37.8%(28/74)cyclinD1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其中11例为正常口腔粘膜(占正常组的91.7%)。结论 PTEN、FHIT在OSCC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PTEN/FHIT的表达与cyclinD1有关,提示PTEN、FHIT能够下调cyclin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OSCC、9例口腔癌前病变、12例正常粘膜中FHIT蛋白情况的表达.结果 正常粘膜的FHIT蛋白100%(12/12)高表达;癌前病变组中均为中度和高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4例OSCC中,例为阴性表达、8例低表达、4例中度和高度表达;OSCC中FHIT蛋白缺乏或减少的比率为17%(11/64),与正常组、癌前病变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与OSCC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FHIT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全国新生儿护理单元皮肤消毒剂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4—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全国93个新生儿护理单元皮肤消毒剂的使用情况,内容包括消毒剂类型、消毒工具、清洁与消毒次数、消毒剂待干情况、脱消毒剂情况和消毒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25个省/直辖市71所医疗机构的93个护理单元。新生儿病房中,使用最多的3种消毒剂分别是乙醇(79.57%)、碘伏(74.19%)、安尔碘(62.37%),氯己定在护理单元(<2个月龄婴儿)中的使用情况分别为禁用28个(30.11%),慎用23个(24.73%),可用9个(9.68%),无统一要求33个(35.48%)。13个(17.57%)护理单元使用乙醇时仅擦拭1次,部分护理单元对消毒剂擦拭次数未做统一规定。使用碘伏后,去除残留消毒剂情况,包括29个(42.03%)护理单元使用生理盐水,8个(11.59%)使用乙醇,19个(27.54%)未做统一规定。消毒剂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接触性皮炎,引起不良反应的消毒剂有乙醇、碘伏、安尔碘及氯己定。结论 临床实践中,新生儿皮肤消毒剂使用尚缺乏统一规范,选择和使用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基于point-of-care (POC)理念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手卫生设施的设置现状。方法 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该院各诊疗区域主要供医务人员使用的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位置、设施完备程度,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的消耗量。结果 调查102个区域,1 165间诊疗用房,手卫生设施配置率为96.48%,洗手池完备率为91.37%%,不同区域完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53%的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59.51%的普通病区病室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比例高的科室手消毒剂消耗量相对较高。结论 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和改进应强化POC理念,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环境表面及陪护人员自身的接触行为。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7月对2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DRO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直接观察。由训练有素的观察员使用自行设计的观察量表记录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环境表面及其自身的接触情况和频次。结果 陪护人员最常接触的为患者(89.82%),其次为近患者区(88.94%)。陪护人员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包括床栏(80.09%)和床面(68.58%)。陪护人员自我接触时触摸口罩和躯干的比率分别为46.02%、36.73%。陪护人员手部与环境表面总接触频次在不同科室存在差异,内科的接触频次高于外科(P<0.05)。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接触频次在不同陪护时段有差异,治疗护理高峰期、探访时段的患者接触频次高于晨晚间护理时段(P<0.05)。结论 陪护人员在为MDRO感染患者提供照护时,频繁与患者、环境表面及自身接触,可能导致MDRO感染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cagA及vacA亚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石家庄地区慢性胃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及空泡毒素基因(vacA)亚型的流行情况;探讨H·pylori cagA、vacA亚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自石家庄地区慢性胃病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得到55株H·pylori,抽提各菌株的总DNA,采用特定引物对各菌株cagA3′端、vacA信号序列(s)及中间序列(m)进行PCR检测。结果H·pylori cagA的阳性者占89·1%(49/55),其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376,P=0·540)。H·pylori vacA基因亚型有s1a/m2、s1a/m1b-m2、s1a/m1b三种组合,各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90·4%(47/52)、5·8%(3/52)、3·8%(2/52),其中最常见的vacA亚型s1a/m2在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P=1·000)结论石家庄地区慢性胃病患者感染的幽门螺杆菌以cagA 、vacA s1a/m2亚型占优势,未发现H·pylori cagA及vacA亚型与特定胃肠疾病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以下简称"隔离规范")在全国各级医院的实施情况,为"隔离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全国抽查12个省(市)的253所医院,调查"隔离规范"颁布前后医院隔离措施实施情况,包括隔离制度的修订,开展培训、督导等管理工作,建筑布局与设施设置,手卫生工作的开展,标准预防相关工作的开展,防护用品的使用及职业暴露管理等的实施情况。结果 2017年在调查的253所医院中,99.21%(251所)已经建立了隔离预防制度,97.23%(246所)定期对隔离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开展手卫生工作在2009年达到高峰;76.28%(193所)设立肠道门诊,79.84%(202所)设立发热门诊,88.54%(224所)设立门急诊预检分诊;99.21%(251所)医院开展了标准预防相关工作;与2010年相比,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量增长超过1倍;98.02%(248所)医院有针刺伤报告流程与制度。结论 "隔离规范"的颁布对规范各医院的隔离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