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护理记录的质量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及护理记录书写培训,加强护理记录质量管理,推行焦点式护理记录.结果 通过加强护理记录质量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加大监控力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 通过规范护理记录和质控的严格把关,使护理记录的规范性和反映病人实际情况的记录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2.
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阳性患者。采集血浆,设计针对HIV-1全长蛋白酶基因和部分逆转录酶基因(40-250aa)引物,RT—PCR法扩增模板RNA,PCR产物序列测定后,用HIVdb软件进行HIV-1耐药突变相关位点的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核酸序列扩增实验(NASBA)进行外周血病毒负荷的测定。  相似文献   
5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和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多种危害发生,所产生的原因有医护人员、患者、药品销售员等因素,控制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对策有:临床控制使用、患者慎重选择、加强药学人员的配备与培训、制定法规对抗生素生产严格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制备人源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单链抗体(scFv)与重组复合干扰素(consensus interferon,cIFN)的融合蛋白,并鉴定其活性。方法:把人源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pRA-cIFNscFv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之后大量表达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经纯化并变性复性包涵体蛋白后用ELISA、流式细胞仪、MTS非放射性活细胞比色定量法及HBsAg血凝抑制试验等进行融合蛋白的抗HBsAg抗体活性和干扰素活性测定。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在BL21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表达量超过10mg/L培养基;ELISA和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所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抗HBsAg和IFNα的免疫活性,且特异性良好;MTS和HBsAg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具有明显的PLC/PRF/5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HBsAg分泌抑制活性,表明所获得的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具有抗HBV病毒活性和HBV感染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论:用基因工程方法成功制备了人源抗HBsAg scFv-cIFN融合蛋白,此融合蛋白具有抗HBsAg抗体活性和IFNα活性,有待深入探讨此融合蛋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艾滋病妆病及病程进展中的几个重要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地高辛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开展,为洋地黄中毒的诊断和药物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可靠的客观指标。我院自1980年以来,对66例用地高辛治疗患者进  相似文献   
57.
食管癌患者由于术前多有吞咽困难、进食梗阻等症状,热量摄取往往不足.加之术后较长时间不能进食,如果营养治疗没到位,极易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对临床结果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或医疗支出上升等。  相似文献   
58.
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治疗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和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组成的免疫复合物,简称乙肝疫苗)Ⅰ期临床研究中诱生的免疫应答作用。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乙肝疫苗诱生的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用~3H-TdR掺入法进行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使用BD-CBA试剂盒。结果所有志愿者中,乙肝疫苗诱导产生抗HBsAg抗体,其IgG免疫球蛋白亚类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20/20)为IgG1、IgG3双阳性和 IgG2和IgG4双阴性,IgG1、IgG3双阳性者中IgG1均强于IgG3,但每个受试者之间强弱程度有所不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显示,80%(4/5)的志愿者重组HBsAg特异性淋转刺激指数(SI)大于2.0,植物血凝素非特异性淋转刺激指数和重组HBsAg特异性淋转刺激指数无相关性。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第一次注射乙肝疫苗后42d,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和注射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而在71d时所有志愿者(8/8)干扰素γ和7名志愿者(7/8)IL-2高于注射前(P值<0.01或P< 0.05);而其他4种细胞因子在注射后71d没有显著性变化(P值均>0.05)。结论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在健康受试者中有效地诱导出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59.
血液透析中非典型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非典型症状性低血压的防护。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为21%,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为76%:非典型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4%。结论:及时发现、正确治疗血液透析中非典型症状性低血压,可避免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