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7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医药卫生   583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讨VEGF促进EPCs分裂生长的合适浓度。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接种至人纤维连接蛋白(HFN)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4 d后收集贴壁细胞,换用配有不同浓度(对照组、10 μg/L、20 μg/L、50 μg/L)VEGF的培养基继续培养3 d后进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EPCs,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 从人外周血能成功分离EPCs细胞,并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从冠心病患者分离的EPCs增殖能力较非冠心病患者弱;VEGF在较低浓度(10 μg/L和20 μg/L)时即能显著促进EPCs生长的各项生物学指标,但高浓度(50 μg/L)时并不能进一步增强这一效应;低浓度(10 μg/L)下VEGF对冠心病患者作用较非冠心病患者弱,高浓度时对两者促进作用相近。结论: 冠心病患者EPCs功能显著减弱,较低浓度的VEGF即可显著增强EPCs的各项生物学功能,可能对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有益。  相似文献   
92.
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B群人格障碍的人格五因素特征。方法:先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 4)在被试中筛查,再用个性障碍晤谈手册(PDI-IV)做半定式查询确定B群人格障碍患者,用NEO个性问卷(NEO-PI-R)做问卷测查。结果:66例B群人格障碍患者表现为高神经质(61.97±10.57)、低顺同性(38.39±11.46)和低严谨性(38.40±11.19),外向性(45.88±11.52)和开放性(45.00±9.30)得分接近低限。212例被试的PDI-Ⅵ和NEO-PI-R得分的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反社会型与顺同性负相关(r=-0.25,P<0.01),边缘型与神经质正相关(r=0.32,P<0.01),与顺同性和严谨性负相关(r=-0.22,P<0.01;r=-0.22,P<0.01),表演型与顺同性和严谨性负相关,(r=-0.16,P<0.05;r=-0.15,P<0.05),自恋型与顺同性负相关(r=-0.31,P<0.01)。结论:B群人格障碍患者的五因素人格特征较正常成年人有较大偏差,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冲动,人际关系冷漠,缺乏自信等。本研究中B群人格障碍的五因素特征不典型。  相似文献   
93.
中草药叶下珠不同品种和制剂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2.15细胞为模型,对不同品种,剂型和添加成份的叶下珠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七种受试药物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HBV活性。其中以沱茶珍珠草、胶囊1号作用最明显,在浓度为500mg/L时对HBsAg的抑制率可达100%,而未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Southern印迹杂交显示,胶囊1号对细胞内外HBVDNA的抑制呈剂量依赖型。还观察到,药物对病毒颗粒产一的抑  相似文献   
94.
目的:将体外转染了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给经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观察该基因对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经5-Fu预处理的供体小鼠骨髓有核细胞,体外转染由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然后移植给经85Gy致死剂量照射的同系受体小鼠,以紫杉醇(Taxol)、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筛选,观察小鼠血象、生存期和生存率变化,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人多药耐药基因在小鼠中的整合与表达。结果:致死剂量辐照后,移植组小鼠造血功能逐渐恢复,未移植组15d内全部死亡。腹腔注射紫杉醇或静脉注射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后,实验组生存率和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MDR1基因能保护骨髓细胞,并且具有体内选择和富集作用,PCR分析提示,实验组外周血、骨髓、肝、脾组织中均检测到原病毒整合,RT-PCR与FCM检测到MDR1基因表达。结论:人MDR1基因修饰的小鼠骨髓细胞,能有效重建经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造血功能,一定程度上保护骨髓免受化疗药物所致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5.
正交电子野和光子野衔接区域,一定会有剂量热点和冷点出现,剂量分布不均匀程度与治疗机的物理参数直接相关.本文通过测量了Elekta Precise 治疗机和Elekta Synergy 治疗机X射线和电子线的部分剂量学参数,对正交电子束和X(γ)射线照射野的衔接区域内的剂量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用扩展光子野半影的方法来降低剂量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比较了不同治疗机条件下衔接区域内的剂量分布.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未扩展光子野半影的情况下,还是在扩展了光子野半影的情况下,与使用Elekta Precise 治疗机相比,使用光子射野半影较小的Elekta Synergy 治疗机,电子野与光子野衔接区域内的剂量不均匀程度更强.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2/3肝切除后大鼠肝再生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及其细胞定位。方法 利用比色法对AKP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用酶的原位复性电泳技术分析再生肝中AKP的种类和活性变化;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酶定位。结果 在肝部分切除后的肝再生期间,AKP出现两个活性高峰(16h和19h),在每个活性高峰后,AKP均有显著下降;获得3种肝型AKP同工酶(140、160和180kD),其中180kD的AKP只在肝再生过程中出现;随着肝再生的进展,AKP活性出现在细胞的不同部位。结论 AKP在肝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细胞代谢、物质转运、DNA合成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7.
人格因素是人们心理的重要内容,对人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等方面均有很大影响。对师专生人格状况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其人格发展的基本情况,揭示特点和规律,为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唐山师专93~95级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对1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700人占46.67%,女生800人占53.33%;年龄18~24岁,平均21.1岁。1.2方法采用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量表。在研究过程,就预先确定的师专生人格的基本状况、男女生、知识家庭与非知识家庭、学生干部与学生四方面,对16种主要人格因素分别进行检…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P)对蛋白激酶R(PKR)表达的影响;定位PKR与CP直接结合的区域。方法: 对Huh-7、转染表达CP的Huh-7及含有全长HCV复制子(replicon) Huh-7细胞株的PKR表达水平及干扰素(IFN)诱导前后replicon Huh-7细胞中HCV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表达水平作比较;对CP与PKR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结合试验。结果: Replicon Huh-7中PKR表达水平高于Huh-7及转染表达CP的Huh-7;IFN诱导后PKR表达增加,且明显抑制HCV结构和非结构蛋白的表达;PKR能与CP直接结合,依赖于PKR的N端1-180氨基酸(aa)。结论: CP能直接作用于PKR N端1-180 aa,导致PKR组成性激活,从而干扰PKR介导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CP与PKR的相互作用是HCV病毒蛋白与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又一新的模式,在HCV持续感染及肝癌2者发病机制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乳腺微浸润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微浸润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MI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和其病理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MIC,按文献报道诊断标准分为两个亚型,并对病理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指标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MIC占同期乳腺癌的1.5%,乳腺钼靶拍片85.0%的病例(34例/40例)显示不同程度的泥沙样钙化。粉刺型和高核分级的导管内癌更易形成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2.5%(1例/40例)。31例平均8个月随访显示无复发及转移。两亚型各指标比较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MIC是一种少见、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建议诊断标准:单个浸润灶时,最大径应〈2mm;出现几个浸润灶时,其中单个浸润灶的最大径应〈1mm,且几个浸润灶面积总和不应超过整个肿瘤组织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100.
原发女性乳腺癌术后生存率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女性原发乳腺癌术后生存率是否随时间进展有所改善,学术界曾有争论。一些学者认为有而另些则认为无。本文通过对天津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不同时期的生存率,并与欧美国家同期比较,企图说明天津肿瘤医院治疗乳腺癌技术不断提高,以及在国际所处的位置。方法:1954年至1984年间,天津肿瘤医院收治原发女性乳腺癌4491例,重新复习病历,按UIEC标准(1987)重新分期,全部病人随访5-15a,将病历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50年代,5a,10a和15a的生存率分别为48.4%,37.3%和30.8%;60年代为62.5%,50.9%和43.9%,70年代为69.9%、59.8%和50.7%,80年代仅有5a生存率为79.0%。结论:说明从50年代至80年代乳腺癌术后生存率明显提高。这一结果与美国白人及欧洲生存率最高的国家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