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5篇
工业技术   8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海水淡化旋转式能量回收装置(RERD)高、低压流体间的泄漏主要在转子与端盘的配合间隙中发生,这种泄漏直接影响到装置的能量回收效率水平。本文通过在平面端盘上引入阻尼孔和静压支承槽,构建了静压支承端盘方案,将静压支承技术应用到自主开发的电驱RERD装置中,以解决其运行过程中泄漏量大、能量回收效率低等问题。在转子与上、下端盘配合总间隙为0.04mm、转子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RERD分别使用平面端盘和静压支承端盘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4.5MPa和处理量为13m3/h的工况下,与平面端盘相比,采用1#静压支承端盘(静压支承槽槽宽为2.0mm)时,装置的泄漏量从0.45m3/h减小至0.28m3/h,能量回收效率从91.3%提升至92.7%。采用2#静压支承端盘(静压支承槽槽宽为3.0mm)的RERD在相同工况下,装置的泄漏量可降低至0.11m3/h,能量回收效率提升到95.0%。上述研究显示静压支承技术对于减小RERD装置泄漏量、提高装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对RERD装置密封结构设计与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PVAm/PAN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CO2/CH4的分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董传明  吕强  王世昌 《化工学报》2003,54(8):1188-1191
New polymeric membrane materials——polyvinyl amine (PVAm) with different primary amine contents were synthesized.By covering polyacrylonitrile(PA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with PVAm, the PVAm/PAN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CO2/CH4 separation were prepared.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containing more primary amino groups have higher selectivity for CO2/CH4.The cross-linking of acid or glutaradehyde could improve the gas permsele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With decreasing CO2 content in the feed gas, the CO2/CH4 separation factor increased.When the feed gas was 25%(vol) CO2 and 75%(vol) CH4, the CO2 permeation rate was 4.1×10-9cm3(STP) •cm-2•Pa-1•s-1, and the CO2/CH4 separation factor was 180.  相似文献   
24.
A new membrane material having two kinds of CO2 carriers was obtained.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with the material and support membranes. The facilitated transport of CO2 through these membranes was performed with pure CH4 and CO2 as well as CH4/CO2 mixtures containing 50 vol % CO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mbranes possess better CO2 permeance than that of other fixed carrier membran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e measurements with pure gases, at 26°C, 0.013 atm of CO2 pressure, the membrane with polysulfone support displays a CO2 permeance of 7.93 × 10?4 cm3 /cm2 s cmHg and CO2/CH4 ideal selectivity of 212.1. In the measurements with mixed gases, at 26°C, 0.016 atm of CO2 partial pressure, the membrane displays a CO2 permeance of 1.69 × 10?4 cm3 /cm2 s cmHg and CO2/CH4 selectivity of 48.1.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6: 2222–2226, 2002  相似文献   
25.
借鉴国内外焦化污染的治理技术,找出了投资省、见效快、具有自己特色的治污之路,使焦化污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并通过了各级环保部门的验收。  相似文献   
26.
新能源汽车中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对其准确估算有重要意义.所提的算法参考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将无迹变换(UT)融入到扩展H∞滤波中,用以估计锂电池系统状态均值和协方差,避免线性误差累积、增加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在仿真实验中,在不同动态工况下分析了该算法的估计误差,证明算法在面对噪声干扰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算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256台SY300(300kA)电解槽的设计和在河南豫港龙采铝业有限公司200kt/a电解系列的生产实践进行剖析,应用多模式智能控制技术和“四低一高”操作工艺。电解槽运行平糖、高效。三场设计合理.实际测试和设计值吻合。实践证明。SY300电解槽从设计到生产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8.
采用嵌入原子法,通过拟合Mg,Ti,Zr六方晶体的晶格常数,内聚能,弹性模量,空位形成能和双原子分子的键长、键能等物理参数,分别得到Mg,Ti,Zr等hcp金属的嵌入原子势。用拟合所得的嵌入原子势计算具有相同原子体积的fcc,bcc结构的能量表明:hcp结构的能量低于fcc,bcc结构的能量,这说明hcp结构的势函数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9.
在金属间化合物Ni_3Al(0.1B)中注入能量为120keV,剂量为1×10~(16)ion/cm~2的Mg~+离子用多次扫描循环极化曲线测量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其腐蚀行为.发现经Mg~(+)离子注入后的样品在0.5mol/L H_2SO_4溶液中的抗蚀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对Mg原子的偏聚现象进行实验测试和计算机模拟,增进了对Mg~(+)离子注入提高金属间化合物抗蚀性能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30.
用单源低能氩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法制备了非晶碳薄膜.氩离子能量为400-1500eV.膜面光滑致密,与衬底的结合力较高。用Raman,FTIR,HRTEM,TED,SEM,ERD及RBS研究了薄膜的形貌、结构和组分,测量了膜的电阻率、显微硬度及摩擦系数.薄膜为无定形的类金刚石(DLC).其中含氢约为205at.-%,碳原子与氢原子几乎没有形成C-H键.随着离子束能量及束流的增加,显微硬度、摩擦系数增加,电阻率减小.硬度增加是由于薄膜致密度的增加,而电阻率降低是由于膜中金刚石键(sp~3键)含量减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