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5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各类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春  谭松庭等 《中国塑料》2001,15(10):34-37
利用自行合成的多种热致性高分子液晶聚合物对CYD-128环氧树脂进行共混改性,用FTIR方法研究了液晶聚合物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程度的影响,用DSC、TGA研究了液晶聚合物对环氧树脂固化物Tg和热失重温度的影响,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物冲击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端基含有活性反应基团的液晶聚合物可以提高固化反应程度、提高固化物的韧性和强度,同时还使固化物的Tg和热失重温度提高,SEM观察表明,加入液晶聚合物的材料断裂面面积增大,逐渐出现韧性断裂的特征。  相似文献   
32.
根据传统的传热理论计算公式,利用δ函数来计算水热反应釜内溶液温度变化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利用δ函数计算所得到的结果简洁明了.通过在线测定干燥箱环境初始温度分别为50、60、70、80和90℃时反应釜内溶液的实际升温变化曲线,利用Origin 8.0软件将实验数据与由δ函数推导出的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根据δ函数推导出的方程所计算结果与实验实际测试数据拟合得很好,从而找到了一种较好的计算水热反应釜内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SCNW),通过KH550直接水解缩合法制备八氨基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制备POSS接枝剑麻纤维素纳米晶须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其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POSS成功地接枝到SCNW的表面,并且SCNW接枝POSS后,其热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初始失重温度从145℃提高到256℃,共提高了111℃,700℃时的残炭率也高达40%。  相似文献   
34.
材料学概论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该课程学习有利于专业学生构建系统性的材料学知识。作者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出发,以材料学概论为案例,总结当前该课程考核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课程考核改革思路并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以课程考核改革为核心,推进教学改革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5.
采用碱处理、偶联剂处理、醋酸处理等方法,对剑麻柄进行处理,再与自行合成的脲醛树脂(UF)进行捏合、模压,制成剑麻纤维/脲醛树脂共混复合材料。研究了碱处理最佳工艺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水性、电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与木粉/UF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剑麻柄的处理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电性能、热性能和吸水性影响不大;采用乙酰化处理剑麻柄时,复合材料强度较高。耐磨性好,此时剑麻纤维/UF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接近木粉/UF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6.
采用自行合成的双键液晶聚合物(TLCP),通过原位复合的方法制备了不饱和聚酯(UP)/玻璃纤维(GF)/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TLCP用量对UP/GF/TLCP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流变性能和材料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TLCP用量对材料的流变性能、磨损性能和吸水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TLCP时,材料的流动性能最好,熔体体积流动速率达到0.097cm^3/s;当TLCP质量分数为7.5%时,材料的磨损量比未加TLCP的材料减少50%;随着TLCP用量的增加,材料的吸水性降低;TLCP用量对材料电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7.
不饱和聚酯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N'-4,4'双(4'-羧酸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二苯甲烷(BTI),N,N'-4,4'双(4'-羧酸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二苯醚(BEI),N,N'-4,4'双(4'-羧酸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二苯砜(BSI)三种不同结构亚胺二元酸中间体,通过熔融缩聚分别合成出新型含亚胺结构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利用DSC、TG等方法研究了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不饱和聚酯分子链段中引入亚胺结构,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含BEI复合材料的表观分解温度提高了38℃;含BTI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达到186.286g/10 min,提高了76.368g/10min.  相似文献   
38.
余传柏  韦春  陆绍荣 《广东化工》2014,(1):183-183,186
生产实习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作者以多年来指导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困惑、思考和探索实践出发,提出如何有效的改进生产实习教学环节,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39.
采用硼酚醛树脂(BPR)与普通酚醛树脂(PF)熔融共混挤出制备BPR/PF树脂,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BPR/PF复合材料。利用热失重(TG)、动态力学性能(DMA)研究不同BPR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蠕变和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R能显著增强树脂的热性能。700℃,BPR加入质量分数50份时,BPR/PF的残炭率达到了58%,而PF的残炭率只有38.29%,共混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了28%;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18.3℃;复合材料的蠕变和应力松弛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0.
通过静态力学、动态力学实验方法,研究了热致性液晶聚合物(LCP)的种类对环氧树脂共混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通过TEM观察了共混物的相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反应型液晶聚合物(LCPU)比其它种类的液晶聚合物对环氧树脂的改性效果更好;在不同温度下,其拉伸强度和应力~应变行为均比其它材料优越;固化物的动态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型的液晶聚合物键入了固化网络,出现新的松弛。TEM结果表明,反应型的液晶聚合物在基体材料中形成大小在纳米数量级的液晶聚集微区,没有反应基团的液晶聚合物PHBHT在10%的加入量下,与环氧的共混物结构也有液晶聚集微区产生,但是聚集区大小在微米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