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曲面数控加工中刀具轨迹生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坐标数控加工自由曲面为研究对象,对复杂曲面刀具路径生成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常用的三坐标曲面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给出了步长、步距的计算公式以及走刀方式、进/退刀方式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22.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部边缘齐古组普通稠油油藏采用了密井网高速高产的开发模式,初期采油速度高达12%,后期产量递减率在30%以上,自然递减率高达50%,油藏含水上升快,稳产形势严峻。以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部边缘齐古组普通稠油油藏为例,对浅薄层普通稠油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和后期稳产策略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递减的主要措施,通过治理,油藏绝对油量递减率下降到20%,稳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开发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筒子纱染色原理,分析了影响其染色的因素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筒子纱染色的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流程,并对羊绒针织筒子纱染色工艺要点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对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针对辽河油田杜84块馆陶组油层SAGD开发存在顶水下窜风险,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顶水下窜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揭示了汽腔与顶水层沟通后汽腔发育程度、累计产油量、油汽比和汽腔压力的变化规律。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油藏中多相流体渗流和传热原理,建立了预测顶水下窜速率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汽腔与顶水层沟通后,SAGD的累计产油量和油汽比将大幅下降,且顶水层压力越高,对SAGD生产效果的影响程度越大;在汽腔与顶水层之间维持一定的隔离段厚度是降低顶水对SAGD后期影响的最有效手段,在目前操作条件下,建议汽腔与顶水层之间的最小隔离段厚度为20 m。该研究为制订顶水稠油油藏SAGD操作技术界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选用黛棉丽染料三原色黄CL-2R、红CL-5B、蓝HF-RL,分别对16.7 tex×2羊绒纱和28.1 tex × 2棉纱同浴染色,采用3种工艺方法,保证染料总用量1%(owf)不变,染色过程中分阶段加入不同的染料量,达到绒与棉得色相近、色差最小的效果,且色牢度合格.再按照优选工艺对深色(三拼色)进行实验,从而确定浅、中和深色的最佳工艺.该工艺大大缩短了传统2种染料两浴法染色的时间,简化了工艺,使染浴条件温和,保护了纤维的性能.是一种创新性的染色工艺,对指导企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储量分布、开发利用现状、资源潜力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煤层气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明确提出煤层气资源是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发展煤层气资源符合我国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7.
复合蒸汽吞吐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新疆油田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寻求更全面、更有效的油井增产措施,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8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用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试验。采用物理模型和数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复合蒸汽吞吐技术机理研究,对不同原油粘度下复合蒸汽吞吐增效剂进行了筛选,对复合蒸汽吞吐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复合蒸汽吞吐注入方式及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为提高蒸汽驱油效率和油藏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28.
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在汽柴油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目前汽柴油消费特点,以1998-2006年汽柴油年消费量为基础样本,采用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分别预测了2009和2010我国汽柴油的需求量。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预测结果表明,今后两年,汽柴油的需求量有较大增幅,相比于2006年的消费量,2010年汽柴油需求分别增加了37%和43%,并简要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29.
根据传热学和热采理论,利用程序设计的方法,对考虑边界效应的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非稳态热传导模型和开发关键指标解析解及开发指标的快速预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现有的非稳态热传导模型对传热外边界的温度假设存在局限性,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修正传热外边界条件,建立传热深度与累积传热量的解析关系,可定量计算上覆和下伏地层的热损失;(2)在巴特勒经典SAGD产量模型基础上,推导的蒸汽腔上升及横向扩展阶段和下压阶段的产水量、油汽比和蒸汽热利用率等解析模型,可实现SAGD特定开发阶段或全生命周期开发关键指标的快速预测;(3)通过与实际指标对比,井组生产6.4 a预测油汽比和含水率的符合率均在95%以上,证实了解析模型和程序设计的可靠性;(4)根据准噶尔盆地风城油田重32井区油藏参数,预测分析的不同油层厚度条件下SAGD蒸汽热利用率和关键开发指标表明,蒸汽热利用率大于35%、油汽比大于0.15对应油层厚度应大于12 m。  相似文献   
30.
新疆浅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备流动性;注蒸汽热采,随吞吐轮次增加,递减加大,采油速度降低,存水率升高,油汽比下降,效果变差,开采难度加大。为提高稠油开发效果,通过稠油注氮气作用机理研究、物理模拟研究、注蒸汽加氮气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油藏物性界限条件、氮气注入方式及合理的注采参数与时机。进行稠油注氮气提高开发效果试验取得成功,并首次将大规模工业化注氮应用于新疆九7+8区齐古组浅层特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显著。为改善稠油开采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稠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