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声化学法制备Y2BaCuO5纳米晶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Y2O3,CuCl2和BaCl2等为起始原料,采用声化学方法制备了Y2BaCuOs纳米晶。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合成纳米Y2BaCuO5的结晶性能及合成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湿化学过程中施加超声辐射能明显降低合成YzBaCuO5的晶粒尺寸和合成活化能;超声功率从100w增加到300W,合成的纳米Y2BaCu05晶粒尺寸从50nm~60nm减小到20nm~30nm,其合成活化能由87.1kJ/mol降低到53.1kJ/mol。  相似文献   
22.
本文根据超微颗粒的晶化特征分析和阐明了梯温场中发生定向晶化的机制。指出了这种方法不仅与温度梯度有关而且与升温速度有关,并揭示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
24.
金属间化合物MoSi2具有熔点高、断裂强度对温度不敏感、导电导热性能好、抗氧化等一系列的优良性质,因此作为电热元件和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低温断裂韧性和高温强度较低,一般可采用不连续的颗粒、连续的晶须或纤维,也可采用固溶体合金化或第二相复合技术来提高其低温断裂韧性和高温强度。MoSi2及其复合材料因其优异性能,也可用来制备层状复合材料和梯度功能材料,还可用来制备各种耐高温保护涂层。  相似文献   
25.
卫生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干燥收缩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生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复杂性使其很难控制材料成型后的干燥收缩率,尝试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卫生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过程进行识别和仿真,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建立了卫生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催化剂含量和坯体干燥收缩的映射网络模型,从而可利用该模型来预测在一定有机成型添加剂含量下卫生陶瓷的干燥收缩.结果表明,其预测平均误差小于0.65%,而且该模型可以分析任意2种工艺因素对陶瓷干燥收缩的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26.
贺海燕 《陶瓷》2008,(3):17-20
综合评述了石榴石粉体的种类、性能和合成工艺.对固相合成法、Sol-gel法、共沉淀法、微乳液法、水热法、有机溶剂热合成法等合成石榴石粉体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7.
紫红薯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红薯新品种,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该类色素在加工过程中稳定性很差.本文主要以宁紫4号为原材料,在相同的条件下与天然花卉的花青素比较它们的稳定性,为食品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紫红薯色素热稳定性较好,耐酸,常见金属离子中Fe~(3+)和Fe~(2+)引起紫红薯色素的损失较大.而玫瑰花色素在弱酸下较稳定,常见金属离子中Fe~(3+)和Fe~(2+)对玫瑰花色素影响较大,Al~(3+)、Cu~(2+)、Zn~(2+)对玫瑰花色素影响相对较小.两种物质的色素对碱都很敏感,碱使色泽加深.  相似文献   
28.
采用水热电沉积法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涂层,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沉积电压对HAp涂层晶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电压的升高,HAp涂层的衍射峰强度有所增加,涂层结晶程度变好,涂层更加致密和均匀;涂层的沉积量和结合强度随着沉积电压的升高而增加.在沉积电压为10V时,涂层的厚度达到了60μm,结合强度为19.8 MPa.  相似文献   
29.
紫红薯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烹饪加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薯因其表皮和肉质呈紫红色而得名,其外形小巧玲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紫薯在我国的生产概况、营养保健功能以及在食品加工、烹饪中的开发利用,并对其开发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0.
取向铁电薄膜的取向度取决于其制造时的几个主要工艺影响因素,如基片特性、溶液先驱体化学、热处理等。在取向铁电薄膜的研究中已经对这些工艺因素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作者概述了近年来这些工艺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