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工业技术   9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单晶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热端部件,需要在高温和高腐蚀的环境下长时服役,这就需要单晶涡轮叶片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较高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而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作为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首选材料,近几十年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进一步提高先进镍基高温合金的承温能力,需不断提高先进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难熔元素(例如Re和W)的含量。同时,铸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存在成分不均匀(严重的显微偏析)和组织不均匀(大量的枝晶间析出物)的缺陷,这种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如果不能被高温固溶处理消除,则将显著恶化单晶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与长时服役性能。因此,有必要探索适用于先进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固溶处理工艺。固溶处理工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代单晶高温合金,由于合金中不含Re元素,合金只需要在γ'回溶温度和初熔温度之间保温较短的时间即可实现合金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第二阶段:从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开始,合金中难熔元素(尤其是Re元素)的含量不断增加,合金的成分均匀化难度显著增大,即固溶温度显著升高、固溶时间显著延长。因此,先进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固溶处理工艺的研究重点从关注合金中各相的溶解温度和合金的初熔温度转变为合金中各元素的均匀化程度。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段固溶的目的是通过固态相变的方式消除枝晶间析出物,而高温段固溶的目的是通过固相扩散的方式消除或降低合金元素的显微偏析。随着单晶高温合金的发展,先进单晶高温合金中难熔元素(例如Re和W)的含量显著提高,一方面,难熔合金元素在Ni中具有较低的互扩散系数;另一方面,难熔元素在铸态单晶高温合金中的显微偏析程度较高。因此对于先进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实现元素均匀化和制定合理的固溶处理工艺的难度显著提高。同时,单晶高温合金的相变温度也受到固溶处理工艺的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单晶高温合金固溶处理制度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第二代和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固溶处理制度,阐述了固溶处理对显微组织和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对比了单晶高温合金传统的台阶式升温固溶处理工艺和新型的连续升温固溶处理工艺,并对重熔固溶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2.
文中介绍了获取Ka波段海杂波的试验条件,并利用获取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杂波特性分析.发现:HH极化与VV极化下海杂波的幅度分布区别不大,与瑞利、韦布尔及K分布拟合程度较为接近,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海杂波时间相关性很短,在不同极化方式下变化不大;其空间相关长度约为4 m,且随着擦地角增加而略有增加.此外比较分析了HH和VV两种极化下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随擦地角的变化趋势,在低擦地角情况下,VV极化条件下的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高于HH极化.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海杂波背景下低空小目标的检测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有利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3.
MEMS环式陀螺仪是一种基于哥氏力效应设计出的测量角速度的惯性传感器,其性能与驱动模态直接相关。因此,在传统PLL-AGC驱动控制方法中引入参数激励信号,按照参数激励法驱动陀螺仪,陀螺仪的刚度产生周期性变化,降低驱动信号从而抑制因电馈通导致的驱动端对敏感端产生的误差信号,提高陀螺仪灵敏度。对参数激励的效果进行研究,经实验表明,通过改变参数激励信号的参数,可在驱动响应稳定的前提下对驱动信号进行抑制,在实际测试中驱动信号的幅值下降22.75%。  相似文献   
114.
高压限流熔断器发生爆熔等故障,是影响组合式变压器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针对风力发电组合式变压器用高压限流熔断器爆熔问题,分析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选型时未满足熔断器降容要求、引线铜片处渗油、长时间热量累积造成绝缘加速老化。经额定电流为31.5A的熔断器温升试验表明,高压限流熔断器内部温度比外部油温高出25K是可能的,即外部油温在75℃或以上时,圆干筒内的温度将达到100℃。本文提出设计时应根据熔断器实际安装位置合理降容,并以1600k VA组合式变压器为例,给出了设计选型改进实例。文中的研究对高压限流熔断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5.
针对分布式新能源高渗透率并网后,配电系统有功潮流、电压分布将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动配电网调压降损优化调控方法,增强调控决策对间歇性新能源预测误差的适应性。在采用变时间窗滚动优化策略时,为提高其决策结果的稳定性,采用数值优化算法,以降低网损和设备寿命折损为目标,考虑设备逐级调节约束和分组化投切约束,建立基于连续变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模型。模型中挖掘了负荷侧功率-电压响应潜力,并计及其满意度约束,实现基于电压调控的有功、无功协调控制。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配电网运行的综合成本,提升系统调控决策对新能源预测误差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6.
PTN技术以MPLS VPN来保证业务的安全隔离,以线性保护和环网保护来确保业务的可靠性,在IP业务承载效率方面与传统SDH/MSTP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电力通信网中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和组网模式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结合绍兴电力PTN网络的试点应用情况,指出在电力通信业务日渐IP化的情况下,PT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7.
提出了目前通用的调节门的缺点,据此结合实际经验设计了新型调节门,介绍了结构原理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并阐明了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8.
张晓峰 《山西建筑》2006,32(15):218-219
针对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在建筑中常使用的内保温、外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等外墙保温技术,指出还应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19.
以一起风力发电用箱变低压断路器触头烧损为实例,对断路器进行温升试验和直流电阻测量,结果表明,触头烧损的主要原因在于断路器触头接触电阻大,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0.
高精度电动舵机模糊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现代高性能飞行器要求,对电动舵机系统采用了模糊自适应PD控制设计。这种控制吸收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对系统的参数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尤其适合于数学模型未知、非线性和复杂的对象。通过在位置环上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对前向通道P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最后在非线性舵系统模型上仿真证明,其动态特性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