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锚固技术及其理论研究现状和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国内外大量而广泛的锚固技术实践与研究,全面概括分析了锚固技术与理论研究的现状。指出必须引入岩体锚固系统才能有效研究和解决锚固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孔恒 《煤》1996,(6)
矿井设计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只对指标进行极大一极小型处理,造成准确性差。矿井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也存在区间型,为了能对各类指标进行综合决策,给出一种通用求解各项指标的等效函数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实用和易于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核心土留设对隧道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部分暗挖区间隧道地表沉降远超过控制基准的问题,通过三维有限元法系统地分析了台阶长度和核心土长度对隧道工作面的内空水平位移、工作面前方土体的地层沉降及其主应力分布等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对浅埋暗挖法隧道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围岩动态监测与反馈的锚固巷道稳定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的稳定控制问题 ,以锚固系统的变形协调条件出发 ,提出了围岩动态监测与反馈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指标的选取、确定以及运用准则给予了分析和说明。最后通过实例论证了围岩动态监测与反馈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岩体锚固系统的串、并联模型及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恒  马念杰  王梦恕 《煤炭学报》2002,27(4):361-365
针对目前以单一锚杆为主体研究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岩体锚固系统的概念并分析了构成岩体锚固系统的4个单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量化分析,建立了岩体锚固系统的串、并联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锚固系统可靠度的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解析式。最后就模型对锚杆的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实践给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分段前进式超前深孔注浆地层预加固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分段前进式超前深孔注浆和TGRM分段前进式超前深孔注浆工艺的构成与特点,并用北京不同地层条件下的工程实例,进一步显示了该工艺适合在北京绝大部分地层注浆施工、注浆材料性能针对性强、机械设备成本费用低、工程质量有更大的安全系数、更环保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在采用锚杆支护动态设计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锚杆支护控制煤巷底臌的一套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支护技术工艺简单、先进合理且安全可靠性高,是控制煤巷底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孔恒  黄江伟  肖勇 《辽宁化工》2020,49(3):306-308,311
印刷品溶剂残留超标主要为凹印产品。对生产实践中凹印环境及生产条件对溶剂残留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生产操作方法方面保证印刷溶剂残留产生一致性的前提下,提出在相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将同种类产品生产参数设置进行数字化管理,做出溶剂残留与开机速度、添加溶剂、油墨溶剂残留检测值公式,可模拟生产后溶剂残留值,降低产品的溶剂残留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深圳地铁实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应力分布特征,揭示了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围岩应力重分布的规律,提出了浅埋隧道围岩应力的分区概念。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17个地铁施工项目中施工作业人员在个人防护缺失、凭经验冒险作业、作业时未核实环境安全性、无监督引导人员或信号工和无证上岗或使用无许可机器这5方面的不安全行为情况,以及项目在安全生产费用、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监督检查5个安全管理方面的履行情况,借助SPSS软件,构建得分函数,并结合回归性分析方法,得出:(1)项目安全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为安全教育及演练、安全监督管理、安全费用;(2)管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相关性显著;(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考核体系、积极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及落实整改情况有助于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