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文化教育   10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由于文字多是用梵文写成的,在我国古代有“梵本”、“梵夹”之称。从语言学角度看,一事物有两个名称是历史上常有的现象,但从图书史角度来说则颇不寻常。古代佛教文化活动曾在中国版本学、图书学上有着突出贡献,这其中就能昭示一二。 一、梵本 六朝时期汉文佛教著述里,“梵本”一词已经大量出现。在僧祐(445—518)《出三藏记集》中,“梵本”出现多达八十余处。如卷十三《安玄传》:“沙门维祗难者……赍《昙钵经》梵本来至武昌。”《祐录》(学人对《三藏记集》简称)卷六至卷十二共辑录了一百二十篇翻译佛经的序、记,这些序记一般是译经人在译事完毕所作的,其中一些写作年代在两晋,里面也往往有“梵本”之名,可见,“梵本”早在两晋就已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它直接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及范式特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图书馆学两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产生的数百种有关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整理总和说、图书馆管理说、图书馆事业说、知识交流说、信息资源说和知识组织说,论述了它们的认识过程和范式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如何向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对改革开放贡献最大但收益最小,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庞大弱势群体。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低、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但求知欲强烈,渴望利用图书馆。在国家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环境下,图书馆应通过实行全面免费服务、以合作方式多办临时或半临时图书室、扶持社会力量自办农民工图书馆等制度创新来向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加强农民工图书室的业务管理、利用流动书车送书、设立开放的农民工推荐书架、定期为农民工开展培训与文化活动,是图书馆服务农民工的积极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服务与老年人阅读现状及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老年人的阅读以及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作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5个城区的205位老年人,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下辖6个乡镇300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在阅读目的上以休闲消遣为主,在阅读时间和花费上投入较少,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和以前职业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状况.农村老年人阅读的被动性和限制性较强,影响因素较多,实际投入较少.图书馆在老年人阅读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总体而言,他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度和利用率偏低,图书馆应在布局、馆藏、设施和服务上完善自身,为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社会力量是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事业进入近现代时期的一个标志是分化出了国家、公共、大学、专业以及私人图书馆系统.无论哪种类型的图书馆.社会力量都是其初创过程中的原动力或发动机.那些早期捐助图书馆事业的知识精英、社会贤达、公益慈善家们,皆对图书馆的伟大作用有着深刻认知.他们的善举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他们的公益意识也成为了珍贵的思想资源而被后人所珍视.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残疾人阅读及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残疾人的阅读以及图书馆利用情况,作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4个城区的306位残疾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在阅读目的上以提高修养、休闲娱乐为主,喜欢阅读,但在阅读时间上投入较少,文化程度和年龄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状况.图书馆在残疾人阅读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残疾人使用图书馆的意愿十分强烈.但距离远、对图书馆的误解、设施使用不方便等因素成为他们经常使用图书馆的阻碍.图书馆应在布局、馆藏、设施和服务上完善自身,为残疾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九十年回望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走过了九十年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20-1949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开端及第一个繁荣期;1950-1977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二次繁荣并跌落的阶段;1978-2008年为图书馆学教育的第三个繁荣期及其走低与再兴.在对早期图书馆学学科形成过程以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与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认为未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理性发展应将专业注意力转移到"知识"上来;对以往丰富的办学层次重新进行定位;继承前贤"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思想,使专业教育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论文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送审稿)》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用语及表述上欠缺准确性,文本结构有疏漏及混乱之处,一些内容显得空泛、原则性太强,对其他国家图书馆法规借鉴不足。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围绕着浅阅读与深阅读现象展开了多年争论.双方争辩的焦点在于浅阅读是释放了人类的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浅阅读的流行,体现了消费主义、后现代思潮向文化领域的渗透,也是大众文化抵抗精英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表征着视觉文化正在取代印刷文化.浅阅读可以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但获取知识则应该通过深阅读.培育人们利用新媒体进行深阅读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沉迷和依赖浅阅读是有害的,因为浅阅读的流行正在摧毁人类建立在书写印刷文化之上的怀疑精神、思考能力、理性思维,人类文化的深度模式将被平面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误读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王子舟 《图书馆》2000,(5):1-4,27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学最根本的元问题。80年代以来,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对原始文献的曲解、概念使用上的混乱以及分类归纳中的随意等现象。不但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同时暴露出不实的学风。面临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应深以为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