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5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鸡毛信》是小语第七册第八组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十四岁的儿童团长海娃经过一夜的机智、勇敢的斗争,把鸡毛信——一份重要情报送到了游击队张连长手中,游击队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课文虽然比较长,但故事性强,情节曲折,语言通俗易懂,学生是爱读的。根据教材实际,结合重点训练项目,我认为《鸡  相似文献   
32.
阐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论述了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的是矛盾与制约和依存与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效果,需要认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现状,分析影响培养效果的诸多因素,才能探索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35.
36.
今年5、6月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两次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其后教育部起草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培养目标的确定对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整体的教育操作框定、指向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37.
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情与其载体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厘清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而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1.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热门的状态.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外部性特征、管理与引导以及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理论研究较为集中,这中间必然涉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天津社科院刘毅在其撰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到,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相似文献   
38.
《禹贡》研究概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禹贡》是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地理、社会性质的重要文献 ,特别是一部我国上古时代地理知识的结集性著作。历代学者们对《禹贡》本身的研究从宋代开始渐入佳境 ,至近现代则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39.
《我的心事》是小语九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它以细腻的外表和内心描写,生动刻画了三个天真活泼、心灵纯洁的孩子的感人形象。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得又富有真情实感,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我在备课过程中,着眼于雕琢学生美好的心灵,通过自学指导,以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一、把握自学难点,认识人物内心世界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语言通俗浅显,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初步读懂课文是不难的。但是要让学生由表及里地来认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就必须在教学中加以点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主人公大林这一自学难点,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后,我设计了下面三组问题让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40.
阐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论述了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的是矛盾与制约和依存与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