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业科学   5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鸡的注射免疫是一种适用于预防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疾病油苗注射的免疫方式。 1免疫前准备 1.1酒精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浸泡消毒,如是95%的工业酒精,应将其稀释成为75%的酒精,然后放至专用酒精桶待用。  相似文献   
12.
菌渣二次栽培草菇过程中基质内碳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后的菌渣再用于栽培草菇,是目前食用菌栽培基质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试验对杏鲍菇栽培前后以及草菇栽培前后的培养料进行取样分析,检测培养料中总碳、总氮、木质素和总糖含量变化。检测结果发现,杏鲍菇栽培过程,培养料含氮量从1.74%提高到1.89%,含碳量从35.83%下降到31.50%,碳氮比显著下降,木质素相对含量从26.61%降低到20.63%;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含氮量进一步提高,达到2.21%,含碳量35.29%,碳氮比15.97%,木质素相对含量提升到33.92%;经过栽培草菇,培养料含氮量降低到1.94%,含碳量下降到29.52%,碳氮比15.24%,木质素相对含量下降到24.61%。分析表明,杏鲍菇和草菇均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能有效地提高培养料含氮量,栽培过程中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高于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13.
以芋头为研究对象,对其多糖提取进行条件优化,并添加到烟丝中考查芋头多糖对卷烟的保润效果。通过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提取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发现当料液比1∶40,提取温度70℃,提取5 h时芋头多糖提取率最高。当烟丝中芋头多糖1,2,3添加量为0.1%时,烟丝5 d后失水比例最小,分别为11.32%,11.27%,11.41%。当在烟丝中添加量为0.1%时,纯化芋头多糖的保润效果优于传统保润剂丙二醇和丙三醇。芋头多糖有望作为新兴保润剂用于烟草加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奶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业是关乎国民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战略性农业产业,本文从社会发展、经济效益、产品生产、资源投入和生态环境5个方面选取28项指标,发展和完善了中国奶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基于该指标体系,利用NUFER-animal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17年中国奶业绿色发展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剖析了产业绿色发展的限制因素,阐明了优化途径。结果表明:中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稳步提高,从2.0kg?cap.?1?a?1增加到12.5kg?cap.?1?a?1;奶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从2.4t?head?1?a?1增加到7.0t?head?1?a?1,种养系统氮素利用效率由8.4%提升至14.4%;单位牛奶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均呈下降趋势,生产单位牛奶的蓝水足迹由0.5 m3?kg?1降低到0.2 m3·kg?1,耕地资源投入量由18.5 m2?kg?1降低到3.3 m2?kg?1;养殖系统氨挥发量指标由21.9 g(N)?kg?1降低到7.0 g(N)?kg?1,但仍远远高于欧美国家水平;牛奶生产和加工成本逐年增加,利润却低于欧美等先进国家的水平。空间特征分析表明:农牧交错带和东部沿海地区产品生产、资源投入和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北方地区牛奶及奶制品的生产、消费水平均高于南方地区。发展种养一体化产业链融合绿色发展技术与模式、构建产销一体化产业链融合绿色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和形成全产业链质量追踪服务体系与国民消费信任机制是促进中国奶业振兴和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轻简化设施栽培是食用菌种植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加速食用菌生产减药化进程、提高栽培效益,根据近2年食用菌主产区轻简化设施栽培的主要虫害调查结果,分析虫害的主要来源,归纳出一套物理防控原则及具体措施。调查结果显示,食用菌轻简化设施栽培的害虫主要种类有双翅目、蜱螨目、鳞翅目、弹尾目等。分析指出害虫主要虫源为:(1)设施外水沟、仓库等栖息地的成虫迁移、入侵;(2)设施内土壤蕴含的虫卵和幼虫;(3)物料和人员等媒介携带的虫卵。根据轻简化设施栽培食用菌的特性提出虫害物理防控3点原则(产前预防、产中阻断、采后清理)及12个控制节点。控制节点采取的具体措施有:(1)产前预防的地面处理、设施规划设计、环境卫生维护和菌袋安全;(2)产中阻断的防虫网与风机、黄板与诱虫灯、生长发育保护和人员进出准则;(3)采后清理的规范采收、废料处理、空棚消杀和虫害记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漏斗形马勃在7种不同基础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采用7种基础培养基进行试验,通过液体和固体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及菌落直径为指标,确定漏斗形马勃的最佳基础培养基。[结果]最适合漏斗形马勃生长的基础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渣4%、蛋白胨0.3%、蔗糖2%、KH2PO41%、Mg SO40.05%。在28℃和摇床转速150 r/min条件下,液体培养5 d后的菌丝体干重为16.56 g/L。在28℃固体培养7 d,菌丝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6.47和2.27 g/L,菌落直径为4.49 cm。[结论]该研究为漏斗形马勃培养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五种药用植物提取液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石菖蒲、酸浆、矮茶子、鸡屎藤和串果藤5种药用植物,以乙醇为溶剂提取其有效成分,并将提取液分别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植物都具有抑菌作用,但不同植物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效果有差异。石菖蒲和酸浆提取液对3种细菌都具有较强抑制能力,且对高温稳定。矮茶子、鸡屎藤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串果藤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其抑菌能力不及石菖蒲和酸浆2种植物。  相似文献   
18.
枸杞的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缩短枸杞的干燥时间、节约干燥成本,运用微波试验装置,通过选择不用的干燥功率和物料铺放厚度,研究了枸杞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干燥作用于枸杞干燥降速干燥阶段可以大幅缩短枸杞干燥周期,微波组合干燥较自然晾晒缩短时间约65h,约占自然晾晒干燥周期的72%;干燥功率和物料层厚度是影响微波干燥时间的重要因素,微波功率越大,物料层厚度越小,则物料干燥时间越短;不同的微波干燥参数对干后产品品质有不同影响,微波功率为1k W,当物料层厚度平铺为2cm时,干燥后产品多糖保存率和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在烟草工业生产中,储叶柜的利用率是影响制丝线生产效率的关键工序。该文通过统计卷烟厂储叶柜生产运行中的利用率,并分析了影响利用率的相关因素,通过分析排柜方法和换柜时间,选取最优排柜规则和换柜时间,且经正常生产运行实测得到"合理使用公用柜,进柜方案与出柜方案兼顾考虑"的最佳排柜原则和14min30s的最佳换柜时间,储叶柜利用率由54.2%提高到68.3%。该方法使生产效能提高显著,为烟草生产企业及类似行业和单位技术人员提高产能和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山东省农科院著名蔬菜专家何启伟牵头、省内8家单位协作完成的“新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技术工程研究与开发”科研项目,日前获得了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技术工程研究与开发”项目,对日光温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是改造和创新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