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20nm粒径的胶体金,颗粒均匀,在检测时颜色清晰,易于辨析。胶体金标记牛标准IgG的最适稳定量为22ug/mL。标记后免疫胶体金用含有1%BSA和0.02%叠氮钠的0.01mol/L的PBS作为稳定剂,可使制备的免疫胶体金在4℃条件下保存3个月以上。制作的检测膜片可以在15min内显示结果,且结果可长期保存。用本方法和琼脂免疫单扩散法对10份牛初乳样品和6份牛初乳制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牛初乳及初乳制品稀释倍数与检测膜片显色同免疫单扩散法测定的结果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但灵敏度比琼脂免疫单扩散法低。本法不仅操作过程更为简单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设备;而且检测试剂的制备简单,稳定性高,更适合于作现场实验,因此本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参考GenBank上已发表的口蹄疫病毒(FMDV)全长基因组序列,设计了覆盖基因组全长的数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1株Asia1型(简称As01)FMDV进行分段克隆及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利用软件进行拼接。结果表明,该毒株的FMDV基因组[不合poly(C)]全长8180nt,其中编码区为6987nt,5’和3’非编码区(UTR)分别为1078nt和95nt,3'UTR之后为20nt的poly(A)尾巴。将As01株与其他FMDV参考毒株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As01株与Asia 1/Jiangsu/China/2005、Asia 1/Isr 1/3/63、ZB/CHA/58等Asia 1型FMDV遗传进化关系较为密切,而与O型和A型FMDV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牛IL-2重组质粒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G-H环多肽免疫小鼠的佐剂效应.作者构建了含有信号肽序列的牛IL-2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BoIL-2,并体外鉴定其表达,同时原核表达并纯化了Asial型FMDV G-H环多肽.采用不同组合的pcDNA3.1-pBoIL-2、FMDV G-H环多肽分组免疫小鼠,并设阴、阳性对照,通过间接ELISA试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实时定量PCR试验对各免疫组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G-H+pcDNA3.1免疫组比较,G-H+pcD-NA3.1-pBoIL-2免疫组特异性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滴度、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和细胞因子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牛IL-2真核表达质粒可以显著提高G-H环多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GPV野毒株鉴定及其致病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送检的小鹅瘟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NS1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后确定是GPV。用该对引物对从鹅细小病毒野毒感染的病鹅分离的GPV野毒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该结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出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1.9kb片段。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GPV野毒株的感染潜伏期为8天,病程为1-3天,致死率达100%;对雏鹅半数致死量LD50为3.4。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纯化的rHis-BoIFN-γ蛋白为免疫原免疫4~6周龄BALB/c鼠,3次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纯化的rGST-BoIFN-γ作为检测抗原,以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进行筛选,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试验共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rBoIFN-γ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均为IgM,轻链为κ链;其中腹水效价2株均达到5×104以上;通过Western blot结果表明,4株单抗均可特异性的结合rGST-BoIFN-γ蛋白,而不与GST标签蛋白反应。间接ELISA试验证明,4株单抗只与rBoIFN-γ反应,而不与GST蛋白和rGoIFN-α、rGoIFN-γ、rBoIFN-α等细胞因子发生交叉反应。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显示,4株单抗均与真核细胞BHK21表达的rBoIFN-γ反应产生强荧光反应,证明了单抗能够与接近天然的BoIFN-γ反应,证实了单抗的特异性。阻断ELISA检测结果表明,3D10株单抗能够与牛外周血诱导产生的天然干扰素发生反应,证实了该单抗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GPV VP1-VP3非重叠序列重组原核表达多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细小病毒感染(Goose parvovirus infection,GPVI)俗称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或Derzys's病,在世界养鹅国家持续不断,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原因相当复杂,除了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安全的基因工程疫苗外,在一定程度上与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有关。GPV全毒苗在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Asial型口蹄疫病毒VP2蛋白进行抗原表位作图,设计了7个相互重叠15个氨基酸、覆盖整个VP2蛋白的重叠短肽,经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融合表达.用Asial型口蹄疫感染血清对7个融合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初步鉴定出VP2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位于氨基末端的第1-44氨基酸区域,并且证实O型、A型、C型口蹄疫标准血清和感染SAT2型口蹄疫康复期的牛血清也能识别融合蛋白F1(1-44 aa).在此基础上,针对F1(1-44 aa)短肽,设计了6个相互重叠5个氨基酸的短肽片段,进一步鉴定出了VP2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位于氨基末端的第6-15氨基酸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