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将9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41.3±1.2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都麻羊半同胞羯羊随机分成3组,饲以稻草基础日粮,分别补饲25%(AH25)、50%(AH50)与75%(AH75)的苜蓿(AH),进行瘤胃内环境的测定及发酵指标的组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三组不同苜蓿补饲水平混合粗饲料的瘤胃液相pH为6.53~6.93,NH3-N浓度在9.42~43.27mg/dL,总VFAs浓度在69.4~107.28mmol/L,菌体蛋白浓度在73.56~132.23mg/dL,NH3-N浓度、总VFAs浓度与菌体蛋白浓度均随苜蓿补饲水平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加.以AH25作参照的瘤胃发酵指标的多项指标组合效应指数(MFAEI),AH75组为1.2127,仅为AH50组1.0306的1.18倍.表明当山羊稻草基础日粮苜蓿补饲水平超过50%时,提高稻草纤维物质利用率的组合效应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不同青贮时间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将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按照70∶30质量比例混合青贮,采用黔北麻羊瘤胃体外发酵法测定其在青贮第1~142 d的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结果: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青贮饲料在瘤胃内的产气量呈下降趋势;潜在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以42、142 d较低,与第1 d相比潜在产气量分别下降21.42%、20.29%,有机物消化率分别下降20.81%、16.31%,差异显著(P0.05);快速产气部分以42 d最高(1.28 mL),差异显著(P0.05);慢速产气部分以21 d最高(45.34 mL),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混合青贮饲料在瘤胃内的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其品质略有下降,但延长了饲料的保存期。综合分析,建议在青贮21 d后应尽早饲喂。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黔北麻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择18只体况良好、体重[(27.08±2.92)kg]和年龄相近的黔北麻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每只羊分别添加5、10g/d的RPMet。预试期14d,正试期7d。结果表明:1)各组山羊生长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Ⅱ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其他养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血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各组瘤胃pH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现有饲养标准的基础上,饲粮中添加10g/dRPMet可提高黔北麻羊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且不影响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44.
为开发蛋鸡保健和鸡蛋品质改善功能性饲料,以青蒿、茶叶、金荞麦茎叶、杜仲叶4种天然植物混合作为为保健及改善剂,与常规饲料原料组合成为功能性饲料,并进行了对比饲养试验。选用160日龄同批金凤蛋鸡1 800羽,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为期300天的初试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99.5%基础日粮+0.5%天然植物鸡蛋品质改善剂日粮;选用160日龄京粉2号蛋鸡2 000羽,分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为期330天中试试验,对照组饲喂市售蛋鸡饲料,试验组饲喂功能性保健饲料。初试结果:试验组蛋鸡产蛋量比对照组高6.85%(P0.05),蛋黄色泽高10.26%(P0.01),哈氏单位高13.36%(P0.01),血斑和肉斑降低1.9个百分点(P0.01),蛋黄比例提高6.5个百分点(P0.01),料蛋比及其它蛋品指标均有改善(P0.05)。中试结果:喂给天然植物鸡蛋品质改善功能饲料的蛋鸡产蛋量比饲喂市售蛋鸡饲料高7.97%(P0.05),产蛋率提高6.7个百分点(P0.05),产蛋期死亡率降低1.9个百分点(P0.05),蛋壳强度高5.21%(P0.05),蛋黄色泽高13.33%(P0.01),哈氏单位高14.86%(P0.01),血斑和肉斑降低1.7个百分点(P0.01),蛋黄比例提高7.3个百分点(P0.01),料蛋比及其它蛋品指标均有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研究生产的天然植物鸡蛋改善功能饲料具有提高产蛋量、改善鸡蛋品质、减少产蛋期蛋鸡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为研究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混合青贮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试验以贵州省常见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按70∶30比例混合青贮,测定青贮第0、14、21、28、42、72、84、100、114、128、142d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果:从0~142d,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青贮饲料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下降12.00%(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降低17.87%、17.70%(P<0.05);粗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上升29.31%(P<0.05)。结果表明:青贮过程中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蛋白质流失,但也降低了纤维素水平,增加了青贮饲料的可消化性。  相似文献   
47.
试验旨在探讨通过饲喂低水平日粮阴阳离子差(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DCAD)饲粮并以其作为发酵底物对山羊瘤胃发酵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以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饲粮DCAD水平为高(+121;记为A)和低(-170;记为B),检测瘤胃pH;同时将这2个DCAD水平饲粮作为体外发酵底物(记为C、D),共形成4个饲喂饲粮-发酵底物组合,即A-C、A-D、B-C、B-D,以此进行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检测累积产气量、产气参数、有机物消化率、体外发酵液pH、氨态氮浓度,综合评价低DCAD饲粮在反刍生产实践中的效应。结果显示:饲喂A和B日粮,瘤胃pH差异不显著(P0.05)。B-D组合在2h时瘤胃体外累积产气量(GP)显著高于A-C、A-D组合(P0.05),其余4个组合GP没有显著差异(P0.05)。潜在产气量a+b以B-C、B-D组合较高,显著高于A-C组合(P0.05)。4个组合间有机物消化率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A-C、A-D组合瘤胃体外发酵液pH高于B-C、B-D组合(P0.05),均处于正常范围。除2、12h外,4个组合对体外发酵液氨态氮浓度在大多数时间点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喂低DCAD饲粮对山羊瘤胃发酵没有产生明显负面影响,这可为生产实践合理应用低DCAD饲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对喀斯特地区围产期奶牛体内代谢、健康状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将30头荷斯坦经产干奶牛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DCAD水平分别为+81、+20和-32 mmol.kg-1DM。结果表明:尿液pH随DCAD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血浆Ca、C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a、K、P,葡萄糖、尿素氮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低血钙、胎衣不下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各组奶牛对DMI、奶产量和奶成分影响不大(P>0.05)。结果提示,在喀斯特地区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是可行的,可引起奶牛体内代偿性轻度代谢酸中毒,增加血Ca水平,有利于改善健康状况,对奶牛产后泌乳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9.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6头体质量、产奶量相似的2胎次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每组4头,进行为期21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的精饲料为基础精饲料,试验Ⅰ组为用5%的功能大豆寡肽蛋白饲料(FSOPF)取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试验Ⅱ组为用10%的FSOPF分别取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与5%的豆粕,试验Ⅲ组为用15%的FSOPF分别取代基础精饲料中5%的鱼粉与10%的豆粕,3个试验组的其它精饲料组分同基础精饲料,各组的粗饲料相同.分别在试验前3d与正试期的最后3d测定试验牛只的产奶量、乳常规指标(乳蛋白、乳脂肪、乳糖、全脂乳固体与非脂乳固体)以及体细胞数.结果表明:FSOPF能减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的下降,改善乳常规指标,降低乳体细胞数.本研究结论:FSOPF可以取代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日粮中的进口鱼粉,其适宜用量为在精粗比为(40~45):(60~55)下,占精饲料的10%.  相似文献   
50.
固态发酵黄酒糟菌种组合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黑曲霉、康氏木霉、米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对黄酒糟进行双菌和三菌组合固态发酵试验,以各菌种组合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为指标,拟筛选出最佳菌种组合。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绿色木霉+米曲霉组合(接种比例1∶1∶1),其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25.8%)极显著高于未发酵黄酒糟的真蛋白含量(19.8%,P<0.01),为最优菌种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