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749篇
  免费   12801篇
  国内免费   11911篇
医药卫生   292461篇
  2024年   1162篇
  2023年   4324篇
  2022年   3598篇
  2021年   3392篇
  2020年   3534篇
  2019年   3875篇
  2018年   3925篇
  2017年   2540篇
  2016年   3211篇
  2015年   3662篇
  2014年   10077篇
  2013年   7154篇
  2012年   21388篇
  2011年   23513篇
  2010年   10748篇
  2009年   9281篇
  2008年   16503篇
  2007年   16823篇
  2006年   15829篇
  2005年   15392篇
  2004年   13418篇
  2003年   11989篇
  2002年   9729篇
  2001年   7998篇
  2000年   9343篇
  1999年   7700篇
  1998年   6473篇
  1997年   6245篇
  1996年   5894篇
  1995年   5217篇
  1994年   4719篇
  1993年   3622篇
  1992年   3309篇
  1991年   3033篇
  1990年   2495篇
  1989年   2222篇
  1988年   1393篇
  1987年   1212篇
  1986年   1012篇
  1985年   978篇
  1984年   794篇
  1983年   673篇
  1982年   664篇
  1981年   549篇
  1980年   414篇
  1979年   312篇
  1978年   199篇
  1977年   90篇
  1965年   113篇
  1964年   8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胃造口术发生周围皮下感染的300例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27.0%,溶血性链球菌60株占2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6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7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均为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尤其是阿奇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 追踪调查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应用情况,了解其卫生指标和要求的适用性,为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卫生监督机构、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的标准应用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涉及8个省市,共获得有效问卷356份。多数卫生监督和检测机构均备有该标准文本,每月至少应用标准一次的机构仅占20%。有68.0%的卫生监督机构认为该标准的适用范围需要调整,有44.1%的机构认为该标准的指标要求需要与其他标准进行协调。结论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标准整体合理,使用频率较高,但部分条款不适应现在的要求,应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糖蛋白130(gp130)及其相关炎症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调控gp130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研究组选取47例RA患者样本,对照组选取40例健康献血者,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IL-6、IL-6Rα、gp130、IL-11、IL-27及MMP-9的表达,并通过抗人gp130单克隆抗体(McAb)处理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诱导向破骨样细胞(OLC)分化的过程,同时检测OLC细胞表面gp130表达水平以及TRAP阳性细胞数,IL-6、MMP-9及STAT3磷酸化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RA患者血清IL-6、IL-11、IL-27含量及IL-6Rα/gp130比值显著升高(P0.05),RA患者组PBMC经RANKL诱导后高表达gp130、IL-6和MMP-9,且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用抗gp130 McAb处理RA患者的PBMC后,上述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0.05),同时,其STAT3磷酸化水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RA患者IL-6、IL-11、IL-27均通过其受体gp130参与了RA发病发展的进程。初步实验表明,gp130不仅高表达且是RA患者体内破骨细胞分化的关键因子,应用抗gp130 McAb调控gp130功能的异常表达为临床干预治疗RA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64.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退化.眼疾也会增多。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对于防止眼疾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易患的眼疾。1.老花眼。40岁之后,由于水晶体老化失去弹性,调适能力降低,导致看近物时模糊。门诊时常见许多未到40岁却已有老花眼症状的患者,经检查后,发现许多都是所配戴眼镜度数不正确所导致。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入NICU的1 057例重症细菌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多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发病日龄(7 d)、羊水污染(Ⅱ、Ⅲ度)、感染类型(医院感染)、住院时间(≥14天)、机械通气、Apagar评分(7分)、胎膜早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天)、更换抗菌药物(≥3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12个因素是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换抗菌药物(≥3种)、Apagar评分(7分)、感染类型(医院感染)、机械通气、羊水污染(Ⅱ、Ⅲ度)是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NICU新生儿重症肺炎多种菌感染。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 分析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不同儿童结核病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结核病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结核病分类、T-SPOT.TB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利用卡方检验对年度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将结核病住院患儿分为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同时对2015-2017年T-SPOT.TB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诊断为结核病的住院儿童707例,男孩448例(占63.4%),女孩259例(占36.6%);城市患儿312例(占44.1%),农村患儿395例(占55.9%);年龄范围1~16岁,1~岁组169例(占23.9%),3~岁组211例(占29.8%),6~岁组259例(占36.6%),12~岁组68例(占9.6%);肺结核229例(占32.4%),肺外结核478例(占67.6%)。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性别、城乡、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3~、6~岁儿童组。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结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占比呈下降趋势。各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别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12~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布分别为淋巴结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组T-SPOT.TB试验阳性率(82.26%)高于肺外结核组T-SPOT.TB(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结核病住院患儿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核多见于3~12岁儿童。肺结核患儿T-SPOT.TB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肺外结核患儿。  相似文献   
70.
降钙素原(PCT)作为一个较大程度上代表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尤其是在指导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和改善预后方面已达成共识。PCT也可用于鉴别真菌感染、病毒感染。PCT有其局限性,它可以在非感染性疾病中升高,也可以在感染性疾病中保持较低水平。但换一个角度看,对临床判断也很有帮助。PCT针对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肥胖、免疫抑制等特定非感染人群有着重要临床价值。综合分析后解读PCT可将其局限性变废为宝。PCT不能等同于细菌感染,更不等同于抗生素,早期识别是否为细菌感染,以及控制感染源比早期适当抗生素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