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90篇
  免费   14095篇
  国内免费   7999篇
医药卫生   167484篇
  2024年   444篇
  2023年   1654篇
  2022年   4324篇
  2021年   5414篇
  2020年   4831篇
  2019年   2621篇
  2018年   2745篇
  2017年   3901篇
  2016年   2935篇
  2015年   5479篇
  2014年   7467篇
  2013年   9144篇
  2012年   13201篇
  2011年   14004篇
  2010年   13019篇
  2009年   11751篇
  2008年   11953篇
  2007年   11563篇
  2006年   10400篇
  2005年   8164篇
  2004年   5946篇
  2003年   4741篇
  2002年   3607篇
  2001年   3398篇
  2000年   2470篇
  1999年   869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从细胞内钙调节和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力衰竭大鼠模型 ,对照观察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和α1 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干预心衰对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肌浆网钙泵 (SERCA2a)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 (C组 )相比 ,心衰组 (F组 )SERCA2a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 ,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P <0 .0 1) ;特拉唑嗪组 (T组 )心肌细胞凋亡率、SERCA2a活性与F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卡维地洛剂量依赖地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 ,增高SERCA2a活性。SERCA2a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负相关 (r =-0 .814 ,P <0 .0 0 1) ,与 +dp/dtmax、-dp/dtmax显著正相关 (r =0 .691、0 .64 5 ,P <0 .0 0 1)。结论 SERCA2a活性异常 ,可能参与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增加SERCA2a活性 ,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可能是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卡维地洛的上述效应与α1 受体阻滞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992.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钴卟啉 (CoPP)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 (HO) 1高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HO 1。结果 对照组BUN、Cr升高 ,SOD下降 ,MDA升高 ,HO 1中度提高 (14 4.5± 13 .6) ,肾组织结构紊乱。实验组除HO 1含量大幅提高外 (62 9.4± 78.9) ,尚能显著逆转上述改变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oPP预处理诱导HO 1在肾缺血之前高表达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OFRs)而减轻大鼠肾IRI。  相似文献   
993.
在海蛰深加工中,采用热杀菌,当温度达到50℃以上时,海蛰就会变曲;采用紫外线杀菌,在高湿(60%以上)的环境中,杀菌效果急剧下降;采用化学药剂杀菌,又易引起药剂残留.通过对海蛰丝加工过程中采用臭氧水杀菌工艺的研究,克服了杀菌工艺的缺点和不足,为海蛰产品深加工提供了新的杀菌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应力遮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下颌骨功能状态下及坚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 ,探讨可能发生的应力遮挡作用 ,为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下颌骨体部骨折在骨愈合的不同时期及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时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法分析 ,计算各种工况下的应力遮挡率。结果 :骨折愈合的早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98.90 %、99.63 % ,钛板为98.65%、99.58 % ;骨折愈合的中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6.8%、22.96 % ,钛板为5.12 %、20.99 % ;骨折愈合的后期 ,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5.73 %、14.14 % ,钛板为4.47 %、13.71 %。结论 :小型接骨板用于下颌骨体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时 ,在骨折愈合的各个时期均存在明显的应力遮挡作用 ;钢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钛板 ;接骨板固定位置的选择对骨断层的应力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ML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霍奇金病(HD)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3例,31例采用综合治疗,7例采用单纯化疗,38例1,3,5a生存者分别为5,14,12例,存活患者中以临床Ⅰ,Ⅱ期者占绝大多数,死亡患者中以Ⅳ期为多。结论:早期明确ML的诊断并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综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分期对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日本血吸虫亲免素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亲免素基因编码序列的结构及进行初步的功能预测.[方法]用5'端和3'端锚定PCR从尾蚴文库中扩增,以获取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亲免素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ORF);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认其是否为亲免素编码基因并进行结构功能的初步分析和预测.[结果]用5'端和3'端锚定PCR从尾蚴文库中获得了亲免素基因5'端和3'端所缺序列,得到的亲免素基因cDNA的总序列长为1 438 bp,其ORF长1 296 bp,编码431个氨基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其为日本血吸虫亲免素基因的完整cDNA序列.并用RT-PCR从日本血吸虫尾蚴mRNA扩增出亲免素基因的ORF.[结论]成功获得了日本血吸虫亲免素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吴安华 《中国医院》2004,8(8):19-22
2001年和2003年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调查结果均显示,医院横断面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在54%以上,联合用药较为普遍.国内监测结果也表明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临床医师在面对病人开处方抗菌药物之前,须思考的问题: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物的适用症?是否了解选用的抗菌药物,选用何种药物?是否有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是否属于特殊宿主或针对特殊病原体的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密切观察抗菌药物治疗是否有效?针对局部感染是否需要穿刺或外科手术引流病灶?是否已出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是否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且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左旋精氨酸对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复制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30只日本雄性大耳兔 ,随机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和左旋精氨酸 +缺血再灌注组(Larg组 )。对比观察各组血浆SOD活力 ,NO、MDA含量 ,肺组织湿干重比 (W /D) ,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 (IQA)及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Larg组血浆NO含量和SOD活力较S组、IR组明显升高 (P <0 .0 1) ,MDA、W/D、IQA较IR组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5 ,P <0 .0 1) ;IR组镜下见有肺组织水肿 ,肺泡损伤严重 ,内皮细胞线粒体水肿或空泡化 ,毛细血管内炎性细胞浸润 ;而Larg组肺组织上述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在体兔肺缺血前预先用L Arg处理 ,可减轻随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L Arg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9.
c-met和PCNA在肝再生动物模型肝脏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肝再生动物模型中肝细胞c met蛋白和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建立肝再生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肝脏细胞中PCNA和c met蛋白的表达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肝再生组PC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 (uc=3.77,P <0 .0 5 ) ,c met表达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uc=0 .0 2 ,P >0 .0 5 )。肝再生组中c met蛋白在肝部分切除术后 12h表达降低 ,于术后 3d降到最低值 ,后逐渐上升 ,7d恢复正常 ;而PC NA表达于术后 1d开始增加 ,术后 3d达到最高峰 ,7d后降至正常 ,差异均有显著性 (Hc=17.3~ 19.4 ,P <0 .0 5 )。④结论 PCNA在肝脏中的表达提示肝脏切除后 ,剩余肝脏可迅速再生。检测c met的表达有助了解肝脏再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方法 :采用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 (random dotstereogramssynoptophone,RDSS)检测 6 2例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范围和旋转融合恢复力。结果 :①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是 (11.79± 3.4 0 )°~ (8.2 3± 1.91)°,内旋融合力是 (9.38± 3.4 0 )°~ (6 .4 8± 2 .72 )°。②RDSS不同视锐度的各组间比较 ,仅 2 0 0″和 6 0″内旋融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14 1) ,其余内旋、外旋融合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③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恢复点为 (5 .77± 1.89)°~ (3.6 7± 1.17)°,内旋融合力恢复点 (3.6 9± 1.2 1)°~ (2 .35± 1.4 0 )°。结论 :①双眼外旋、内旋融合力范围随立体视锐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即视差越大 ,旋转融合力越大。②不同立体视锐度 ,其外旋、内旋融合力表现不同 ,能反映出与旋转融合功能的关系。临床可采用RDSS对双眼旋转融合力及范围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