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99篇
  免费   8298篇
  国内免费   5244篇
医药卫生   104641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981篇
  2022年   2108篇
  2021年   3935篇
  2020年   2905篇
  2019年   2477篇
  2018年   2699篇
  2017年   2651篇
  2016年   2735篇
  2015年   4188篇
  2014年   5231篇
  2013年   5382篇
  2012年   7797篇
  2011年   8304篇
  2010年   5867篇
  2009年   5059篇
  2008年   6101篇
  2007年   5729篇
  2006年   5341篇
  2005年   4620篇
  2004年   3465篇
  2003年   3411篇
  2002年   2778篇
  2001年   2008篇
  2000年   1638篇
  1999年   1335篇
  1998年   807篇
  1997年   710篇
  1996年   616篇
  1995年   556篇
  1994年   532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357篇
  1990年   291篇
  1989年   264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185篇
  1986年   139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10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对抗大肠癌细胞的单克隆噬菌体单链抗体进行初步鉴定和测序分析。方法 :采用细胞ELISA ,免疫组化 ,DNA序列测定和计算机分析方法 ,对 5个单克隆噬菌体抗体 (CH2 73,CH2 0 5 ,CH2 0 9,CHA12 ,CH72 3)进行初步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5个抗体均对人大肠癌细胞、人胚肾上皮细胞和其它某些人肿瘤细胞反应 ,也与人正常肝细胞有弱阳性反应 ,但不与鼠源性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反应。细胞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了ELISA结果的正确性。大肠癌免疫组化对大肠癌组织有特异性的结合反应 ,而不与正常大肠组织反应。测序结果为CH2 73ScFv全长 732bp ;V ,D ,J分别属于VH3 30 D1 2 6 JH3 linker V1 13 JL2 ,GenBank序号为AY0 2 8777和AY0 2 8996 ;CH2 0 5全长 36 6bp ,V ,D ,J分别VH1 4 6 D6 13 JH3,GenBank序号为AF35 936 5 ;CH2 0 9,CHA12和CH72 3的ScFv基因完全相同 ,全长 72 3bp ,其VH DH JH与CH2 73ScFv基因中的VH DH JH 完全一致 ,V ,D ,J分别属于VH3 30 D1 2 6 JH3 linker L2 Jκ2 ,GenBank序号为AF36 3774。结论 :噬菌体抗体具有结合人大肠癌组织和细胞的活性 ,为进一步开发临床应用人源抗肿瘤抗体和小分子抗体片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手术创伤对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影响。【方法】搜集外科重症监护室 (SICU) 335例患者的术后资料 ,分析不同手术组SIRS发病率 ;手术时间、失血量与SIRS持续时间的关系 ;SIRS持续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术后SIRS发病率为 75 8% ,大手术高达 92 4 % ;无并发症患者失血量与SIRS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r1=0 783,P<0 0 1) ,手术时间与SIRS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r2 =0 398,P <0 0 1) ;随着SIRS持续时间延长 ,并发症发病率显著增高 (P<0 0 5 )。【结论】术后SIRS发生、发展与手术创伤密切相关 ;监测SIRS进程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83.
用常压液相炭化法制备中间相沥青,并用熔融法检验中间相沥青的可纺性,研究了汽油裂解残油和催化裂化重柴油参混比的不同对中间相沥青的制备速率,产率,中间相含量,显微结构以及可纺性的影响,指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肝细胞凋亡及坏死在急性肝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大鼠创伤模型,采用 Annexin-V-Flous、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PI)双标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创伤后各时间点肝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数量变化,结合光镜、电镜和电泳观察细胞凋亡与坏死,并与肝功能变化相比较。结果创伤后早期肝细胞即发生凋亡和坏死,坏死肝细胞的数量进行性升高,与肝功能变化显著呈正相关;凋亡肝细胞在创伤后3h达高峰,部分凋亡肝细胞发生继发性坏死,其数量与肝功能变化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细胞坏死与凋亡是严重创伤后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坏死肝细胞是肝功能损害的直接因素,凋亡肝细胞通过发生继发性坏死加重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5.
成人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arolline hydroxyapatite,CHA)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抽取健康成人骨髓组织,置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分为CHA复合细胞组和单纯细胞组,不同时间用倒置相关显微镜,HE染色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并进行细胞微量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结果:成人骨髓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时复合或不复合CHA均生长良好,表现出典型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CHA利于细胞的贴附,生长与增殖,并对细胞的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CHA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成骨细胞复合CHA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Rs)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连续入院行PCI的冠心病300例。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正常剂量组(10mgt.i.d p.o,甲组)、强化剂量组(20mgt.i.d p.o,乙组)、对照组(丙组)。6个月后分别比较甲乙丙三组的再狭窄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心功能。结果300例患者中男性228例、女性72例。住院期间甲乙丙三组比较:心绞痛9%VS8%VS9%;再次急性心肌梗死(AMI)O%VS2%VS1%;再次缺血性血运重建(TVR)3%VS2%VS3%;心源性死亡4%VS6%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三组比较:心绞痛12%VS9%VS20%;再次AMII%VSO%VS1%;心源性死亡2%VS4%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再狭窄率3/33(9.1%)VS2/30(6.7%)VS12/32(37.5%);TVR3%VS2%VS11%,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剂量ATRA防治再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7.
作者认为恶性肿瘤引起的瘙痒有二种特点:(1)患者难以忍受;(2)抗组织胺药物无效。  相似文献   
88.
神经外科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以期为麻醉和手术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科17例全麻手术病人,分成颅内疾病手术组(A组)与脊柱、脊髓疾病手术组(B组),于术前、麻醉(诱导完成)、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6个时程连续监测SEP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并记录。结果麻醉后SEP潜伏期延长5.96%,波幅下降24.00%,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结论麻醉抑制S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但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89.
AIM: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serum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 level and curativ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RT)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esophageal carcinoma were enrolled. Serum samples for TGFβ1 analysis were obtained before and at the end of RT.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serum TGFβ1 level.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 status and changes in serum TGFβ1 level.RESULTS: Serum TGFβ1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before R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s (P < 0.001). At the end of RT, serum TGFβ1 level was decreased in 67.82% (59/87) of the patients.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at 1,3 and 5 years was 48.28% (42/87), 19.54% (17/87)and 12.64% (11/87), respectively. Main causes of death were local failure and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In patients whose serum TGFβ1 level decreased after RT,the survival rate at 1, 3 and 5 years was 61.02% (36/59),28.81% (17/59) and 18.64% (11/59),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rate at 1 year was 17.86% (5/28) in patients whose serum TGFβ1 level increased after RT, and all died within 18 mo (P < 0.01).CONCLUSION: Serum TGFβ1 level may be a useful marker for monitoring disease status after RT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肺癌的安全性、疗效和给药途径.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首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今又生(R)),2~5天后,行BAI灌注化疗药物;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再次进行基因治疗和/或BAI.治疗后常规使用螺旋CT定期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5例患者均完成上述治疗,并接受随访2~11个月.有效率(CR PR)46.7%(7/15),1例肺部肿块消失,6例肺部肿块缩小,3例纵隔淋巴结缩小,1例胸水减少,仅1例观察到肿瘤长大,14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93.3%(14/15).p53治疗后6例出现发热(38℃~40℃),未观察到基因药物的其它严重副作用,无严重操作有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p53基因治疗与BAI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BAI的治疗效果.经皮瘤内注射p53是否为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