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冲管液在预防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普外科120例接受鼻肠管肠内营养的胃癌术后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温开水30ml脉冲式冲管方法,实验组使用胰酶混合5%碳酸氢钠30ml脉冲式冲管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的堵管率及堵管发生时间。结果 实验组肠内营养堵管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酶混合碳酸氢钠溶液冲管能有效的推迟鼻肠管堵管发生时间,降低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堵管率,减轻护士的负担,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 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急诊外伤所致开放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美容缝合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 FGF)创口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SS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 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处理急诊外伤所致开放性伤口美容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VSS及VAS评分,减少瘢痕产生,在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针康法)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康组、电针组、康复组各27只。以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针康组、电针组造模后4 h开始给予电针"百会""水沟""内关"穴干预,每天1次,共14 d。针康组、康复组分别于造模后给予康复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14 d。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和局部脑血流量(rCBF),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周围组织CD34+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在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4个时间点(插线后5 min、3 d、7 d、14 d)的rCBF均显著降低(P<0. 01),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大(P<0. 01);模型组大鼠术后3个时间点(3、7、14 d)的CD34+阳性表达细胞均显著增加(P<0. 01),缺血侧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CD34+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 01,P<0. 05)。与模型组比较,针康组的rCBF在干预3、7、14 d时显著升高(P<0. 01),电针组、康复组的rCBF在干预7、14 d时显著升高(P<0. 01);针康组、电针组、康复组大鼠干预3、7、14 d时缺血侧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 01),CD34+阳性表达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 01,P<0. 05),缺血侧脑组织VEGF、VEGFR2、bFGF和CD34+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 01,P<0. 05)。与电针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rCBF在干预3、7、14 d时显著升高(P<0. 01),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 01),VEGF、VEGFR2、bFGF和CD34+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 05,P<0. 01)。结论:针康法在减少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增加rCBF及CD34+阳性表达细胞、促进毛细血管新生方面优于单纯电针疗法、康复疗法,这可能与针康法增加了大鼠缺血侧大脑血管新生相关因子VEGF、VEGFR2、bFGF、CD3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的表达特征,初步筛选对力竭运动应激有意义的心房肌蛋白质。方法:1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采用三级递增运动负荷跑台训练建立动物力竭运动模型。提取心房肌组织全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结果:经图像分析,对照组平均检测到382±24个蛋白质点,运动组平均检测到352±17个点。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共有47个蛋白质点发生了变化。12个点在运动后消失,运动后表达量上调3倍以上的点有25个,下调超过2/3的有10个,其中上调量在5倍以上的有14个,下调超过4/5以上的有6个。对运动后表达差异大的4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鉴定出心肌型-α肌球蛋白重链、乌头酸水合酶、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和甘露糖结合蛋白C前体4种蛋白质。结果表明,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房肌的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中西药物、腰椎牵引、手法治疗、骶管注射、电针及各种理疗等。如何合理选择、规范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近年来选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6.
龚丽  欧阳文  秦倩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9):1153-1155
0 引言 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性疼痛和围手术期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北美放射治疗与肿瘤学会年会上指出的过去200年来应用于术后止痛及缓解慢性癌痛的阿片类镇痛药在体外竟可促进癌症复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流行病学研究也提示,阿片类药物在对抗肿瘤转移和复发中扮演了"反面角色".  相似文献   
77.
目的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根据人性假设理论,将护理人员归纳为4种假设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根据不同的人性实施不同的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和优化人性的措施。结果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护理差错事故从0.5%降为0。结论正确认识和充分把握人性,弄清人性本质和劳动态度及责任心的关系,预见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和优化护士的人性构成,是从根本上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良方。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健康管理.在干预前及干预1,3,6个月,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Bat...  相似文献   
79.
衣原体(CT)、支原体(Mycoplasma)都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中以解脲支原体(Uu)最为常见,少部分为人型支原体(Mh).由于抗生素不适当的应用,CT、Uu和Mh对抗生素治疗的耐药性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1].所以探讨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23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了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术后使用PCA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5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的镇痛评价均为0~3分,且无痛苦表情,能够安静合作。在使用镇痛泵期间,经心电监测,患者均无出现明显呼吸抑制,其中3例出现尿潴留,3例出现恶心呕吐,5例出现腹胀便秘,经相应治疗后,症状缓解,不影响继续使用自控镇痛,均康复出院。结论:应做好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从而有效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